白亮东;胡述光;郝改红
输液护理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做的效果不够理想的部分,经常发生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本文对急诊科输液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针对性的探讨研究了有关改善急诊科输液护理质量的建议措施.
作者:姚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8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针对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42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42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14.29%;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秦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晓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相关疾病认知度及就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50例角膜异物伤病患,根据健康宣教情况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361例,研究组389例.研究组予以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对照组不予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回访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前、后对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及就诊依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角膜异物的就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推行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可大明确提高患者对角膜异物的相关认知程度,增加就诊依从性,提倡推广.
作者:梁毅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栓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奥扎格雷钠治疗,联合组采取川芎嗪+奥扎格雷钠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给予川芎嗪联合奥扎雷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建议将此用药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静脉穿刺中难度大的是小儿静脉穿刺及头皮针的穿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所以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小儿头皮针的穿刺及护理经验,供各位同行探讨,旨在提高我们静脉穿刺水平.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多巴酚丁胺可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力衰竭,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药物之一,它的优点是疗效好、副作用少、毒性较小等,但多巴酚丁胺为酸性物质,可引起血浆pH值改变,进而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引起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诱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杨柳;肖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外伤重症患者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所实施的诊断方式,纳入标准磁共振组与CT组(n=70).在分别实施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后,比较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检出率为85.71%,磁共振组检出率为98.57%,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检出率较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膝关节损伤位置、类型,对其诊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纳为试验对象,并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案意愿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进行区别护理(常规组:传统护理;创新组:传统护理+聚焦解决模式).而后由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创新组患者在上述所有相关指标的数据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总好感度分别为72.73%(常规组)和96.97%(创新组).结论 在传统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可在显著改善其心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好感度,值得推广.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呼吸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所接收并诊治的9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实验组,各组均有47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匹多莫德雾化.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治疗组,且组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并联合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平;王海燕;管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由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7.73%,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呼吸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持续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疏肝益气养营汤治疗,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均来自我院,78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择取时间为2015.02.08至2018.06.01,实施分组处理后,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疏肝益气养营汤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脏功能指标,评价疏肝益气养营汤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价值表征均出现(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疏肝益气养营汤,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可明显提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
作者:鲍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试验并分析在治疗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时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手外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及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1周愈合率、二次手术率、愈合时间等数据.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1周愈合率分别为33.33%与93.33%,试验组患者的1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6.67%与6.67%,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合时间短,优越性突出,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平;肖永春;赵晓辉;陈超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68例CRF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肾衰宁片与肾衰宁片治疗方式,评估2组不同时期各指标、治疗状况、并发症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Scr、BUN指标更好(p﹤0.05);实验组治疗状况更好(97.06%vs.70.59)(p﹤0.05);2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均为出现肝功能损害、恶心、腹痛、发热、过敏等不适反应(p﹥0.05).结论 在CRF临床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肾衰宁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状况,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传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61例中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管理、控制身心不适、保持健康行为、建立治疗信心等自我效能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付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对其院内感染预防方面进行分析.方法 在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选取2014年至2017年的护理中的感染与预防管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会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应该分为两组,在2014年至2015年,在本院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的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观察组;而在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静脉配置和中心,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在各环节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记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具有较多的优点,根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在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更为严格,在消毒合格率、药液运输等方面,实施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明显优于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P<0.05)结论 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而也降低了院内感染的情况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胡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且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所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李小波;王东林;陈巩;郭龙龙;李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ENB)是一种约占鼻腔3%-5%的少见神经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现该病并非罕见.ENB主要发病部位与嗅粘膜分布一致,起源于筛骨骨板、鼻中隔上1/3、上鼻甲及前组筛窦粘膜的嗅神经上皮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异位嗅粘膜的存在,其他鼻窦腔、鼻咽、蝶鞍、鞍旁及嗅沟等亦可发病.本病的男女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存在两个高峰发病期,分别为11-20岁及50-60岁.
作者:尹鹏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申小换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