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性抵抗的发生与复发的相关性

彭敏

关键词:脑梗死, 生化性抵抗, 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摘要:目的 对抗血小板的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和复发过程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当中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有190例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5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年以后的脑梗死的复发率和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抵抗总发生率要低,其中对照组为43.16%,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过程是存在药物生物抵抗的,这时,患者更加容易脑梗死复发,所以需要注重脑梗死药物的临床使用,可以联合其他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该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眼压及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眼压及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家属协助方式按摩眼球,研究组采取自行按摩方式按摩眼球,观察比较按摩干预前后的眼压水平,并统计手术成功情况.结果:①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家属协助按摩,患者自行按摩眼球的作用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芙蓉;刘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病人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后营养指标情况.结果:在NIHSS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在营养指标上,观察组血糖、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病人效果显著,即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和营养指标水平,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屈德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症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但整体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景娟;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探究

    目的:对普外手术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2组,每组患者各40人,研究1组使用青霉素,研究2组使用头孢菌素和喹诺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后,研究2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时应根据患者手术、切口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抗菌药物,避免过分依赖抗生素和耐药菌的出现,合理配置药物资源,减轻患者费用和机体的负担,终实现临床优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智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究卡贝缩宫素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卡贝缩宫素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8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处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分娩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分娩患者采取卡贝缩宫素能够提高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有效控制采取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徐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全部研究对象平均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当中.在对照组中,对其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对其实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对比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在两组中的表现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中的护理总有效为75%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同时,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为8.33%,小于对照组中的21.67%,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几率,所以存在积极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赖化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3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发生于开腹胆道手术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其中4例损伤较轻,手术后出现胆汁漏,行腹腔引流而痊愈,7例发现损伤处置T管引流而痊愈,4例胆总管端端吻合,16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2例行左右肝管汇合部与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4例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29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手术中发现胆管较小损伤(<3mm)慎用单纯修补,应积极实施T管引流.手术中发现胆管横断,新鲜缺损<1.0CM,胆管端端吻合术.新鲜损伤>1.0CM及所有陈旧性损伤,手术后数天发现胆管损伤或重建手术失败者,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为首选术式.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腹部手术时意外造成胆管损伤,通常是肝外胆管的损伤.主要见于胆道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此外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时也可发生.另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也有致胆管损伤的.

    作者:程磊;王晋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其抢救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本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30例,以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进行治疗的患者15例为研究组,以实施之前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在抢救效果、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情况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抢救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t=2.512、3.395、8.036,P=0.018、0.002、0.000);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0.00%和93.33%,再次发生急性发作、心衰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6.67%,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66、4.62,P=0.0309、0.0317).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胸痛患者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抢救和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秀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 比较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6-D)对某医学院校49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呈中等水平.本科学历的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高.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生的特点提高岗位胜任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青建;辛小林;张雷;田建丽;任忠敏;王艳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62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DR摄影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图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图像清晰,辨识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荆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ENB)是一种约占鼻腔3%-5%的少见神经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现该病并非罕见.ENB主要发病部位与嗅粘膜分布一致,起源于筛骨骨板、鼻中隔上1/3、上鼻甲及前组筛窦粘膜的嗅神经上皮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异位嗅粘膜的存在,其他鼻窦腔、鼻咽、蝶鞍、鞍旁及嗅沟等亦可发病.本病的男女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存在两个高峰发病期,分别为11-20岁及50-60岁.

    作者:尹鹏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对比探讨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6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4.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1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治疗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明显,安全系数高,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优选择.

    作者:汤国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13例战创伤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采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给药,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13例患者HR(86.95±6.44)次/min、SBP(105.95±4.19)mmHg、DBP(82.69±3.14)mmHg,与急救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13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抢救成功率92.31%、并发症发生率15.38%.结论: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应用到战创伤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穿刺与抢救成功率,改善心率及血压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邓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消化道疾病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98例在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患者,甲组(n=51)为良性病变患者,乙组(n=47)为恶性病变患者,同时选取46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参考组,比较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水平.结果:甲、乙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判断其预后.

    作者:白嘉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脾养血法治疗慢性手足湿疹20例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法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氟米松乳膏外涂,观察组采用健脾养血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养血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许冬平;靳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数据库设计方法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并且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引发了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当今经济竞争过程中,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解经济信息的关键,本文就对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曾凡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胃热盛型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对肺胃热盛型寻常痤疮治疗中枇杷清肺饮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肺胃热盛型寻常痤疮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服用消痤丸治疗,实验组服用枇杷清肺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皮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皮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7%(P<0.05).结论:在肺胃热盛型寻常痤疮治疗中应用枇杷清肺饮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李寅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ICU医护人员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重症监护病人与病人,快速变化,先进的医疗器械,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工作强度大,使ICU护士承受强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让其具备良好且强大的心理素质,如若不然,很有可能会使ICU护士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生理或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他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为此,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应对ICU护士的应对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魏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验的2867份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为两个组类,一组分为静脉血组,另一组分为末梢血组.一组进行静脉血采集,另一组进行末梢血采集.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远优于末梢血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血采集所获得的血常规结果更为精确,误差小,外界影响因素少,出现感染的几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昌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