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勤
目的:评价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62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6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技术,观察组采用DR摄影技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图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可接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图像清晰,辨识度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荆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FOLFOX与XELOX方案用于ⅡⅢ期结肠癌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50例2013.5至2014.2ⅡⅢ期结肠癌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组,FOLFOX组采取FOLFOX治疗,XELOX组则采取XELOX方案治疗.比较结果.结果:XELOX组治疗效率、生存的中位时间、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存质量相比较FOLFOX组更好,P<0.05.XELOX组不良反应少于FOLFOX组,P<0.05.结论:XELOX方案治疗ⅡⅢ期结肠癌辅助化疗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1.5T磁共振典型伪影图像.结果:磁共振伪影发生率为1.30%,共出现8种磁共振伪影.其中射频伪影(RF artifacts)、卷褶伪影(wrap around artifacts)、主磁场不均匀伪影、磁化率伪影(susceptibility)各2例,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4例,截断干扰伪影(gibbs artifacts)、梯度系统故障产生伪影(gradientartifacts)各3例,各种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共8例.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中,根据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应积极采用措施,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MRI图像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光;丁亮;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便秘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对产后便秘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患有便秘的产妇共计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4.1%,护理满意度98.5%;对照组35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总有效率77.1%,护理满意度83.7%.结论:产后便秘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丽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暑严重的病人有何临床表现,并通过集束化治疗观察研究他们的病情变化.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位严重中暑患者中随机抽选42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过病人的同意之后,对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这42位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我们将会对这两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集束化治疗方案,对照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常规的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观察病人的临床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约都在在39.1℃到40℃的范围内)、昏迷不醒、休克、心跳速率失常等.从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一些.结论:通过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集束化治疗方式对治疗重症中暑病人的病症更为可靠一些,治疗有效程度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许长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8例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9)和探析组(n=39),比对组患者应用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探析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3,P=0.0846),治疗后比对组患者PASI评分明显高于探析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2674,P=0.0161).比对组患者用药后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探析组患者用药后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0.9291,P=0.0734).结论: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红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卡贝缩宫素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8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处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分娩后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分娩患者采取卡贝缩宫素能够提高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有效控制采取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徐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给生命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也同样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问题.对恶性肿瘤的护理来讲,不但与医院密切相关,而且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在恶性肿瘤护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不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恶性肿瘤护理效果,文中探究我国恶性肿瘤护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采血、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升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能力及水平提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术后康复效果及速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罗才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98例在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患者,甲组(n=51)为良性病变患者,乙组(n=47)为恶性病变患者,同时选取46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参考组,比较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水平.结果:甲、乙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血清CRP联合检测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判断其预后.
作者:白嘉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住院重症患者5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凝血检测,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指标对比显示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合理用血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能有效的减少凝血时间,提高用血的合理性,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基于此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较对照组73.3%显著较高,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3.3%较对照组1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丽;柳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梗塞又称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脑血栓以及脑栓塞,一旦发病患者,后期恢复概率较低,超过50%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常规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传统护理中主要针对患者治疗中的基本需求提供护理,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在治疗早期采用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全面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本文作者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作者: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家属的护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申小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视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1例视为参照组.为所有受检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患者的肾脏直径、实质厚度,对比两组患者的肾脏肾实质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低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肾脏直径、实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受检者,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肾脏肾实质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低血流速度数值较低,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根据患者的肾脏状态作出判断,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齐欢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医院放射科X线器械设备的更新,为提高X线照片质量,加强临床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定期检修器械,提高投照技术和暗室的管理,提高患者和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沟通和配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影像参考.
作者:李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于患有肢体骨折的病人实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病人四肢出现的肿胀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在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肢体骨折的病人2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各100位.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比较两组病人四肢肿胀程度以及有关护理的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满意程度是78.0%,康复护理组的满意程度是91.0%.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对于医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病人四肢的肿胀程度,具有医学临床上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谈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ICU(重症监护室)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失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以及平均治疗时间,探讨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23%、平均治疗时间为(5.98±1.27)天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循证护理在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陈建清;麦燕贞;杨静;周雨希;陈雪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微创手术治疗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
作者:王谋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