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肉瘤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状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多在对照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本文将80例ICU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监测和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病人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影响.
作者:李弘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脑梗死患者当今医疗的治疗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难治愈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等进行概述,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中的偏袒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是患有脑梗死疾病,选取了5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我们将传统的常规护理应用在常规组中,实验组中则使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设置专业的调查问券,有家属和病患共同完成,目的是对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关注患者的肌力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自理,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结果:经过数据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处融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我们对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了,实验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生活,对家属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这就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放轻松,与医护人员和谐相处,对患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氟保护剂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龋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氟保护剂防护,实验组采用假氟化防护,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龋齿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27.50%),再矿化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5.00%),组间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氟保护剂用于小儿龋齿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谈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选至2015年10月-2018年2月,将其分成2组: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73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用重大,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泌尿外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由于护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泌尿系统的感染所导致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泌尿外科疾病的治愈情况和患者的康复情况与临床的有效护理有着直接的关联[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质量和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的趋势,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便成了人们日益增高的需求,使得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沟通对于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式.同时有助于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终也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我修养.本文分析如何有效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和人性化护患沟通的技巧,以及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作用.
作者:赵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观察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医院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方法,就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体质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文中将具体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及早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且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所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作者:李小波;王东林;陈巩;郭龙龙;李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静配中心是医院的重要机构,一般来说,在静配中心工作的人员都是由药学技术人员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组成.静脉用药的调配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将药学技能以及护理技能相互结合,才能按照国际的标准进行严格的配备.全静脉营养药,细胞毒药物,抗生素等静脉用药都需要在静配中心进行调配,要求进行调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成熟的专业技能.本文主要分析护理人员在静脉中心成立初期起到的作用,然后对他们的岗位转变进行简单的阐述.
作者:贾丽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理成本在一次性护理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统计2017年1月—2017年12月常用一次性耗材每月的申请数量和实际使用数量,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用一次性耗材每月申请数量,统计每月实际使用量,比较两年间每种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结果:2017年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在81.6%—92.4%之间;2018年一次性护理耗材的使用率在89.8%—98.2%之间,明显优于前一年(P<0.05).结论:在一次性护理耗材管理中采取护理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浪费护理资源,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李得霞;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行无痛分娩,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分娩情况上,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P<0.05;而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无痛分娩既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改善其妊娠结局,从而保证母婴健康,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旭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门诊在进行护理过程时必须要有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保障才可以让其顺利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8月份在某医院就诊的10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各为50名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而在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将使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监控.后,通过这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和质量进行打分,进而分析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之后,对他们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他们的评分数据在93分左右,而对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来说,他们的护理质量评分在82分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门诊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急救效率以及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胸痛急诊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开始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化的急救护理可有效提升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救的效率,提升急救成功率,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心理素质,提升整体的急救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钰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86例患者,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1.39%,实验组97.67%;两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对照组76.74%,实验组93.02%.两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实验组效果更显著.
作者:杜贵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健康体检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体检效率、质量等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在体检效率、质量等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5%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体检效率、质量、体检者满意度等,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叶秋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桧木是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古老树种,其提取物(桧木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变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观图谱的形式,了解其主要成分,并以柏木脑等为例,分析桧木精油具有抗衰功能的原因.研究结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清除自由基方面,包括柏木脑、烯类化合物等三个维度;减少脂质过氧化方面,包括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两个维度.
作者:黄雪妮;石榆锋;赵芷嘉;李东昱;陈玉兰;蒋筱;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石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再根据病人罹患的不同病症种类,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和护理前后效果,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有利影响,值得采用.
作者:徐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35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患的抢救效率.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分诊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和急救总时间分别为(1.1±0.3,2.7±0.6)min、(7.9±2.1,23.3±2.8)min、36.9±3.9,64.9±4.8)min,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路径合理运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倡推广.
作者:赵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