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

伍晓华;邹彩琼;何丽生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头部固定, SAS, FVAS
摘要: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研究组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AS、F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VA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的是SAS评分(34.31±6.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8±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FVAS评分(2.2±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应用头部固定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区域价值链视角下的西藏昌都藏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本文是通过对西藏昌都市药品生产企业GMP检查、医疗机构制剂室GPP检查、基层藏药配制室登记条件检查数据及结果,分析了西藏昌都医药产业面临着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业优化升级困难、产业链延伸不充分等问题,并从区域价值链视角提出昌都市医药产业升级过程的建议,希望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进而做大做强昌都特色优势产业.

    作者:普尺;乔维龙;贡觉扎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研究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医院治疗效果较好,出院后转入社区继续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例,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同时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预防及降低二次复发率,值得进一步全方面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4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数值、术中出血量数值、术后排气时间数值、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配合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实施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汪一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为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乳糜胸、气管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乳糜胸、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姬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空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早期空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与PN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应尽快采用空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对自身营养状况加以改善,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马丽娜;曹建华;纳薇;陈艳萍;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 通过观察并分析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204例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产妇102名.实验组全程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常规组沿用一般性护理模式.统计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生4例(3.9%)产妇产后出血事件,常规组发生17例产妇产后出血事件(16.7%),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产妇在产后2h及24h之内的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产妇,取得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全程采取预见性护理,将产后出血率从16.7%下降到3.9%,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有助于缩短产妇身体机能全面恢复所需时间,预见性护理具有独特的临床推广经济价值.

    作者:刘丹;陈海妮;朱艳;张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1.5T磁共振常见伪影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究磁共振伪影的成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1.5T磁共振典型伪影图像.结果:磁共振伪影发生率为1.30%,共出现8种磁共振伪影.其中射频伪影(RF artifacts)、卷褶伪影(wrap around artifacts)、主磁场不均匀伪影、磁化率伪影(susceptibility)各2例,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4例,截断干扰伪影(gibbs artifacts)、梯度系统故障产生伪影(gradientartifacts)各3例,各种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共8例.结论: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中,根据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应积极采用措施,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减少伪影的产生,提高MRI图像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光;丁亮;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析肛裂患者应用肛裂切除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松解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23例肛裂患者参与本次试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2例)与对照组(161例),分别采取肛裂切除松解术和传统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80.1%)更高,并发症发生率(14.2%)较对照组(38.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采取肛裂松解术对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许鹏;陈斌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对综合性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的总数为100例,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0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5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恶化.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夏绍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心源性休克的治愈率,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选取三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三名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是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治疗手段以及周密的护理措施.

    作者:赵晓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晓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46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接受呼吸内科临床诊断,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3592.47%;参与治疗后患者的PEF、PaO2、PaCO2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这是值得后期临床推广.

    作者:管春芳;王海燕;刘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手术治疗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

    作者:王谋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以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热毒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3种溶媒中吸光强度、酸度、形态以及微粒的不同,同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酯、头孢拉定以及头孢他啶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加样回收率实验,根据色谱条件测峰面积后算出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结果为1.5%;热毒宁注射液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PH降低明显;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紫外线扫描大波长以及大吸收度异常为明显,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大吸收波长以及大吸光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微粒在3种溶媒中的微粒数出现增多,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情况;将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出现少量沉淀;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分别出现有沉淀、少量沉淀以及沉淀情况出现.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增多的情况,且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会出现配伍禁忌.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9).参照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实验组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参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05%,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4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症状转归,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李晓强;吴力娟;许英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生发酊治疗脱发浅析

    在分析脱发现象发病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外治中医理论,有针对性地选取了部分中药配制外用生发酊,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疗效,证实了配方的实际有效性,初步探讨了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期待能进一步研究中草药外治法的作用机理,不断提高中药外治脱发的治疗效果,为发扬中医药优势、开发更好的配方而努力.

    作者:许冬平;乔建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导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办法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以从2013年10月份到2017年9月份期间于我科进行过呼吸机治疗的18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其病例信息,对上述患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进行计算分析,对导致该病发生的一系列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得知,在所有病人当中,患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人有40名,其概率达到22.22%,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导致病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包括食物的反流,以及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再者是长期使用呼吸机,然后是抗酸剂的使用,后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述致病因素的对应发病率分别为36.96%、31.46%、38.16%、25.74%、23.74%;经过测量,上述项目的OR值为5.45、4.13、3.39、3.23、2.98.结论 使用过呼吸机的病人当中,有很多患者都会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种病,该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在进行具体治疗时,需要让病人采取半卧位,增强身体机能,改善健康质量,在使用抗菌药消炎药时要把握好适应症,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用药,尽量不要让患者持续性的使用呼吸机,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作者:雷君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研究组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AS、F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VA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的是SAS评分(34.31±6.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8±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FVAS评分(2.2±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应用头部固定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伍晓华;邹彩琼;何丽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1月我科室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依据预检分诊管理制度进行分组,对照组(n=40,患者自主选择)及观察组(n=40,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等.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确诊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候诊时间:0.21±0.13 h VS 0.68±0.29 h,P<0.05;确诊时间:1.26±0.42 h VS 3.39±0.38h,P<0.05).观察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00%(40/40)、95.00%(38/40)、97.50%(39/40),对照组就诊满意度、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80.00%(32/40)、80.00%(32/40)、87.50%(35/4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在急腹症患者分诊中,能够缩短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提高就诊满意度及分诊准确率,有效救治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