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
目的 本文将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等医院的脑血栓患者之中,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取的脑血栓患者为62例,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中包括32例脑血栓患者,而对照组中包括30例脑血栓患者.本文将会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在患者的住院时间、ADL评分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脑血栓的患者来说,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贺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92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分别应用CT诊断与MR诊断,对比病理结果.结果:经CT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79.35%,经MR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98.91%,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结果,CT诊断发生的漏诊率率明显多于MR诊断漏诊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MR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楼;黄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观察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医院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方法,就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体质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文中将具体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及早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增加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心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心率及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心率及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宇;叶兆添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6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4.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1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治疗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明显,安全系数高,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优选择.
作者:汤国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为风湿病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90例风湿病患者,以1:1比例法分为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45例.实验1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g/d,实验2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mg/kg,对比2组风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1组风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2组,P<0.05.组间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可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更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建议大剂量应用.
作者:谢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1例作为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4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慈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CT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CT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少量腹水、腹膜均匀光滑增厚.(癌性腹膜炎)大量腹水、壁腹膜为不规则形态、结节状增厚.超声检查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增厚、少量腹水、壁腹膜增厚不明显.(癌性腹膜炎)腹水、结节状增厚征象模糊、壁腹膜不规则.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膜炎患者诊断中,采用CT方法检查.可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早产儿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促进今后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石阡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的28名早产儿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早产儿,经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临床护理,终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医护工作者应对早产儿常见的问题进行精心护理,促进是产儿的成长.
作者:毛友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以及与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热毒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3种溶媒中吸光强度、酸度、形态以及微粒的不同,同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酯、头孢拉定以及头孢他啶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加样回收率实验,根据色谱条件测峰面积后算出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结果为1.5%;热毒宁注射液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PH降低明显;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紫外线扫描大波长以及大吸收度异常为明显,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大吸收波长以及大吸光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微粒在3种溶媒中的微粒数出现增多,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情况;将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出现少量沉淀;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冲管情况下,与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以及头孢他啶配伍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不冲管的情况下,分别出现有沉淀、少量沉淀以及沉淀情况出现.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应注意微粒增多的情况,且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类抗生素以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会出现配伍禁忌.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旨在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站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凹陷性疤痕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2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29%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29%而言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使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氟保护剂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龋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氟保护剂防护,实验组采用假氟化防护,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龋齿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27.50%),再矿化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5.00%),组间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氟保护剂用于小儿龋齿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急诊科所面对的大部分都是环境复杂、病情危重的患者,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对当前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从护理理念、护理水平、自我保护等几个方面探讨研究了有关加强和改善急诊护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作者:姚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健康教育组与对比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根据数字表分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认知、康复知识认知、护理满意、疾病恢复评分得出结果.结果:健康教育组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组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治疗的认知,有利于改善病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基于此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较对照组73.3%显著较高,且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3.3%较对照组1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丽;柳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重症监护病人与病人,快速变化,先进的医疗器械,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工作强度大,使ICU护士承受强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让其具备良好且强大的心理素质,如若不然,很有可能会使ICU护士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生理或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他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为此,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应对ICU护士的应对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魏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适合心肌梗死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医院一年中(2016年8月—2017年10月)随机抽取5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中53例(91.4%)心肌梗死患者好转并成功出院,5例(8.6%)心机梗死患者死亡.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门诊在进行护理过程时必须要有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保障才可以让其顺利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8月份在某医院就诊的10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各为50名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而在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将使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监控.后,通过这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和质量进行打分,进而分析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之后,对他们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他们的评分数据在93分左右,而对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来说,他们的护理质量评分在82分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门诊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综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中,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推广借鉴.
作者:兰安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86例患者,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1.39%,实验组97.67%;两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对照组76.74%,实验组93.02%.两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实验组效果更显著.
作者:杜贵鹃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