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患者75例以及实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实验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加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加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可以分析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实现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永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鼻窦内镜术对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鼻腔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鼻腔道阻力与嗅觉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3.27%、97.96%,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鼻腔道阻力与嗅觉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2个月后,观察组的鼻腔道阻力小,嗅觉功能评分低,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鼻腔道气流阻力低,且能有效改善嗅觉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许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院可谓承担着各个县、乡镇众多农民的基础医疗保健任务,其中影像学科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保健工作.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新形势下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的概况,随之分别从配备硬件设施、搭建人才队伍、制定科室制度三方面对医学影像学科的建设进行简单探析,后从医德修养、团队精神和规范管理三个层面对影像学科的管理提出一些意见,以期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影像学科的整体实力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晓明;薛泽凡;安龙辉;冯瑞;王孟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研究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ICU躁动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2例)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照组(n=22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肖静娜;麦诗;李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临床上,腰间盘突出症属于慢性疾病,也是顽疾,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患者久治不愈,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并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人群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此外,针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不彻底,患者的复发率高,导致患者对治疗工作失去信心,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此种情况,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方面应该选择中医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且辅助以中药治疗等综合疗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腰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以实现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彭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综合身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5人,对照组35人.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综合身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身心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功效.方法:选出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7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72例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BI)总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BI总分、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开颅血肿消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平日的生活能力,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刘晓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当前药物科在逐步普及用药管理,通过实验对比,探究药剂科在运用用药管理后对抗菌药物的合适应用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方法:我院从2017年开始实施了用药管理,随机选取在2017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并且已经出院的患者200人,作为观察组,统计这些患者中对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情况.选取2016年的患者200人,同样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在单词用药剂量、联合用药例次等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剂科进行用药管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减少患者过度用药以及用药不合理的状况,并且可以节省患者的用药经费,值得被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赵海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参照组(n=37),以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0%、护理满意度为97.30%均优于参照组的24.32%、78.38%,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洁阳;叶飞宜;严展英;叶燕红;梁子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对于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77.14%)、治疗依从性(97.14%>85.71%)相对更高(P<0.05),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45±3.95)分<(52.28±4.11)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9.14±4.26)分<(50.17±4.51)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情志护理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
作者:范世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基础服务,系统个体化护理组施行系统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值;知识知晓分值;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中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社交评分.结果:系统个体化护理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个体化护理组知识知晓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中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社交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系统个体化护理组生活质量中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社交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者实施系统个体化护理效果好,可改善生活质量中睡眠、精力、躯体活动、社交评分.
作者:陈转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病人需要长期输液来缓解疾病,在以往,需要多次扎针,不仅使患者身体上遭受疼痛,而且也对皮肤有很大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负担,也很有可能造成手部组织肿痛,使得再次扎针造成困难.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医学中的大力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近些年发展站起来的一种护理的操作技术,它的广泛使用,让输液变得不再痛苦,也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静脉留置针这种技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并且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仅没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可知,静脉指针技术对护士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并且还应该掌握静脉指针的操作要领,以及封针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应该对静脉指针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解决措施.由于胸外科的大部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因此,静脉留置针这种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广泛的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医学上.
作者:吴林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长期的有效的环境卫生监测,可以对目前环境卫生情况做好较好的判断,而由于环境卫生的影响发生的疾病情况也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中环境卫生监测的作用进行如下的综述.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满意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8月我院接诊的88例神经外科疾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护理风险管理与单一护理,评估2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更少(6.81%vs.70.46%)(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5.45%vs.70.45%)(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意外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提升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疼痛是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常见症状之一,若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疼痛,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恢复和术后功能锻炼,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运用镇痛药物,个体化疼痛管理,心理干预,患者自控镇痛进行探究.以期通过疼痛管理,从而使患者在普外科手术后获得更低的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现将当前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管理现状和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赵建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GOS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评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加上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长、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用量、HbA1c、餐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指标相比较照组有优势,P<0.05.实验组头晕、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加上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作者:黄惠娇;黄小红;林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高中的学习中,医学方面也渗透在几大学科之中.如,高中所学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在我们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学习和培养了医学方面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实践基础.因此,在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实践能力.这也是为我们今后身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
作者:刘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钢板放置位置,对外踝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外踝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对照组经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观察组经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不存在,P>0.05.结论:外踝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均存在一定的利弊.所以,治疗前需结合患者的病情、骨折分型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确定钢板放置位置,以此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儿的大便进行采集然后进行病原的微生物检验,对患儿病原的微生物种类进行统计,从而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导致患儿发生急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有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根据检测统计的结果发现,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的患儿例数为51例,所占的比例为85%.其中年龄段在半岁到一岁之间的患儿,其阳性所占的比例相对是高的,各个年龄段之间检测阳性所占比例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根据发病季节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夏季,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细菌的感染;而在秋冬季节,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病毒的感染.根据患儿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预防.结论:在临床的诊断中导致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多,通过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能够较快的找出致病的原因,并根据检测的结果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黄德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