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陈永坤

关键词:氨茶碱, 环丙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患者75例以及实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实验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加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加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可以分析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实现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肿瘤患者放疗后皮肤护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析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6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参展组静脉滴注纳洛酮,试验组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评估2组治疗疗效、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较优(P<0.05);试验组昏迷期、共济失调期、兴奋期患者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较短(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因此能够大力实践及推及.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强呼吸道管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更好地恢复,预防出现并发症危及患者的健康,从而提高胸外科开胸手术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从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分析了呼吸道管理在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并从护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措施.

    作者:贾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1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对应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着重针对抗生素临床选择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查探究.结果: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涉及的110例患者里面,有100例患者用了与之相对应的相关抗生素,只用了一种抗生素的患者为20例,占总比例的20%,用了两种抗生素的有30例,占到了总比例的30%,用了三者及三者以上抗生素的患者50例,占总比例的50%.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切实有效的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对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意义比较具有优势,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孙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文研究资料是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本医院治疗后出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抽签法分组,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取家庭护理,对照组采取,评定两组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评分值,研究两组服药依从合计值.结果:试验组护理6个月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评分值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指标,P<0.05,存在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服药依从合计值高于对照组指标,P<0.05,存在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社会功能.

    作者:程咏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科室所收治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为48例病患.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基础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病患切口的感染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护理管理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这足以表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与手术切口的感染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需制定手术室的专项护理管理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口感染防范措施.结论:对于手术切口的感染防范工作来说,采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提升护理管理效果与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手术切口实际感染率.为能够更好的达到这一管理效果,还需逐步完善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制度与切口感染防范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赵晴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团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照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校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大一学生中SCL-90筛查结果中有阳性的50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名学生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名.其中,实验组采用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个别心理治疗,对比两组学生社交焦虑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结果:经两组学生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对照组组改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改善社交焦虑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效果比对照组理想,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的过程中,团体心理治疗与个别心理治疗方式各有优势,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加以选择,以增强心理健康改善的效果.

    作者:裴昌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麻醉手术疼痛应用罗哌卡因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手术疼痛应用罗哌卡因疗效.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大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比其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和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术后1天6.01±1.02分、术后2天5.22±1.14分、术后3天4.52±1.47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麻醉手术疼痛患者术后清醒时间15.22±1.54min,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麻醉手术疼痛应用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明确,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作者:林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机能异常与临床

    目的:调查与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肾脏内分泌机能的系统功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愈率,通过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400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他们的治疗程度各不相同,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肾脏内分泌机能皆有所好转.结论: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时,重要的环节就是肾脏内分泌机能的治疗.想要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一定要对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加以重视,以达到较高的康复概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给予适当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之间入院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普外科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之后产生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情况发生率以及感染的分布情况,另外还要对术后感染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我院所有参与研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有80例引发感染情况的患者,感染类型主要包括: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等.病原体的分布主要包含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另外,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类型、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任金磊;耿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选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加上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疗效、血糖控制理想的时长、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用量、HbA1c、餐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指标相比较照组有优势,P<0.05.实验组头晕、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加上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作者:黄惠娇;黄小红;林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16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80.17%,出现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或肌阵挛症状的占2.58%,反复或持续发热发生率为58.62%,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74.51%;死亡4例,占3.45%.结论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热持续时间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作者:颜振刚;赵庆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现阶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探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使用上的注意事项以及用药误区,避免因为错误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10月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病人1000人,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例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具体情况,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安全性能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有251人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25.1%,主要运用在儿科,占总使用例数的521.%;呼吸科占总使用例数的36.7%.在所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使用广泛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251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中,有73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有着相互的药物作用.结论:在本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日后的临床政治中,需要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监督和科学指导,防微杜渐,避免因为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不易于病患的身体恢复.

    作者:祁瑞哲;郭炜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0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5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1.04±0.31)次/天、头痛持续时间(3.92±0.21)min/次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2.51±0.88)次/天、头痛持续时间(6.42±0.37)min/次,,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63±2.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59±2.53),(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发作时长,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洪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讨论参与管理模式在医疗防护监管体系中的使用成效.方法:从本院选取100位自愿参与实验的病人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比1:1,对照组的一切护理干预措施都沿用医院原有的防护监管机制,观察组则根据参与管理方案执行医疗防护工作.确保两组病人的各项基础数据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研究两种模式的不同成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内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率分别为82%和98%,百分比小于0.05,符合统计学原理.结论: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采用参与管理模式所收获的成效明显高与原有的机制,既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支持力度,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医患纠纷、病人不满情绪等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护理效率.

    作者:许飞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均实施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且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后异位妊娠共14例、黄体破裂共18例、急性盆腔炎共16例、流产共6例、卵巢囊肿破裂共4例、子宫破裂共2例,其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0.00%,且出现4例误诊、2例漏诊.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且具有安全、重复性好等优势.

    作者:李晓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5例进行研究,抽签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7),分别施加常规对症治疗和此基础上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8.10±1.00)d,PaCO2(48.25±11.02)mmHg,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aO2(83.27±21.26)mmHg,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6%、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慧;崔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组对比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80例气管哮喘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观察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支气管患者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估;临床症状、住院时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韩秀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季节性腹泻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大便常规检验,观察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本次检验结果中,发现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均不具有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会发生(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沙门菌与副溶血弧菌多发于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与春季和冬季发生几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有效判断出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胡灵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