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金桂
从临床实践来看,针对窒息或者呼吸衰竭等一系列比较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抢救,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经口气管插管,然而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口腔护理的难度,趁着这个机会,细菌或者病毒呈现出爆发式的大量繁殖,这样就从根本上为口腔和肺部感染提供了契机,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基础服务,护理常规联合心理干预组施行护理常规联合心理干预.比较结果.结果:护理常规联合心理干预组满意值、心理的评估质量、心功能的评估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分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心力衰竭者实施护理常规联合心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的评估质量、心功能的评估水平.
作者:夏月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对于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77.14%)、治疗依从性(97.14%>85.71%)相对更高(P<0.05),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45±3.95)分<(52.28±4.11)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9.14±4.26)分<(50.17±4.51)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情志护理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
作者:范世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带状疱疹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之一,发病特点为病患会感到神经突发性剧烈疼痛,皮肤出现带状的成片水疱.严重的带状疱疹会麻痹病患整个面神经,进而出现失明,或引发肺炎、脑炎、肾炎等.通常情况下,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缩短病期、减轻病患痛苦、防止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目的.现阶段,西医临床领域内针对带状疱疹的诊治主要采取病毒预防手段,补充营养、止痛、预防癫痫、抗抑郁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在临床上,很多专家将中西医治疗方式相结合,发现治疗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主要为清开灵和阿昔洛韦.清开灵药物是安宫牛黄丸演变而来,是一种由牛黄、水牛角、黄芩、金银花等组成的中药复方药剂,其中的牛黄含有大量维生素D、胆红素、麦角甾醇,具有清心、利胆功效;黄芩药物有抗炎、清热驱火的功效;金银花有抗病毒功效,因此将几种药物结合后用于带状疱疹的疗效甚好,也可用于其他病毒性疾病,临床疗效甚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单一使用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浩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阻塞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于慢性阻性性肺气肿能够明显提高健康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心率、呼吸频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梅;王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晚期肿瘤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疼痛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患者.在这当中,相对于对照组主要应用的是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主要就是在此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模式.同时对所选择的这两组患者所呈现的NRS评分合理比较.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终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并且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也大于对照组.结论:相对晚期肿瘤患者来讲,应用相应的疼痛护理模式有着很好的效果,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将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且还可以将患者实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王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运用到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功效.方法:选出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7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72例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BI)总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BI总分、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开颅血肿消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中施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平日的生活能力,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刘晓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成功地将机器人应用在临床医学,激发了学者们对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机器人的热情,将机器人引入这一领域,会突破旧的诊疗模式,促使新的一轮口腔诊疗变革,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开始普及,它们依靠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医学方面被逐渐应用,笔者将综述机器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郭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十堰市某医院于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炎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且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运用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而观察组则运用预成纤维桩,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可以提高修复效果.
作者:师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观察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自我护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血糖自我监测、规范化注射胰岛素、糖尿病防控措施掌握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掌握糖尿病知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韩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不同疗程对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治疗疗程为4周,研究组治疗疗程为6周,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9%和78.57%,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酸、烧心和胸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4周疗程比较,奥美拉唑持续使用6周更有助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显著增加.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给予适当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之间入院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普外科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之后产生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情况发生率以及感染的分布情况,另外还要对术后感染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我院所有参与研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有80例引发感染情况的患者,感染类型主要包括: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等.病原体的分布主要包含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另外,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类型、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任金磊;耿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我院支气管哮喘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夜间症状积分(0.13±0.05)分、日间症状积分(0.36±0.22)分、TNF-α(36.91±4.19)ng/L、IL-8(12.27±1.62)ng/L、IL-6(28.94±3.66)ng/L、肺部体征消失时间(5.43±0.51)d、气喘缓解时间(2.67±0.18)d、咳嗽缓解时间(2.19±0.32)d、总有效率(94.00%)、IgG(0.15±0.01)g/L、IgE(0.12±0.11)g/L、IgA(0.96±0.76)g/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邓学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也带动了医疗的发展,医学与科学实现了紧密的融合.医学与科技融合后医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因而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由于医学与科技的紧密关系,所以要针对医学强化相关技术的研发,以提升医学水平.
作者:卞孝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1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对应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着重针对抗生素临床选择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查探究.结果: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涉及的110例患者里面,有100例患者用了与之相对应的相关抗生素,只用了一种抗生素的患者为20例,占总比例的20%,用了两种抗生素的有30例,占到了总比例的30%,用了三者及三者以上抗生素的患者50例,占总比例的50%.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切实有效的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对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意义比较具有优势,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孙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小儿消化不良者100例纳入本研究,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观察组患儿的评分显著更低,观察组患儿门诊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的家长仅1例,较对照组的7例明显少6例,其家长满意度达到了98%,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患儿消化不良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楠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8年09月,均实施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且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后异位妊娠共14例、黄体破裂共18例、急性盆腔炎共16例、流产共6例、卵巢囊肿破裂共4例、子宫破裂共2例,其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0.00%,且出现4例误诊、2例漏诊.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且具有安全、重复性好等优势.
作者:李晓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