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万四红
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4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均实施针灸治疗.结果:对比治疗前,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E2、FSH均显著改善(P<0.05).本组探究中,更年期综合征总有效率95.65%(44/46).结论: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李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5±2.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9±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推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海仁古·依斯坎旦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35名护理实习生运用情景模拟方式带教,对35名护理实习生运用传统法带教结果 通过老师的带教和情景训练,情景模拟组护生的应变能力、协作能力、专科知识及操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评估分值都比传统带教组护生要高,结果 数值有对比差异.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心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琴;杨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疗效和预后取决于是否能得到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而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细微,普通X线检查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用数字X线机较普通X线机的检出率提高26.6%、漏诊率减少13.9%,其中以平坦型食管癌提高检出率高.本文就食管癌的X线与超声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侯朝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心内科主要治疗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和心绞痛等疾病.由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给药方案较为复杂,很容易出现临床用药不当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分析了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措施.
作者:吴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护理模式不断改变,尤其重视患者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在国内知网上有关焦虑的影响因素文献较多,但针对农名工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焦虑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男性农民工的关注度较低.有文献报道,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有大部分存在焦虑的负性情绪,患者的行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患者的遵医行为较低,为有效改善此状况,认真分析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焦虑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从探讨患者焦虑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运用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改善功能性功能障碍提供有效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林;刘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取肛肠治疗仪和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临床上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44例患者.参照组采取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3.18%)显著高于参照组32例(72.73%),研究组术后肛门狭窄、肛门渗液以及残余外痔的几率2例(4.55%)明显低于参照组8例(18.18%),且对比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崔玉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六味地黄丸是目前广受大众欢迎的一类中成药,由于其药性平稳、药效平和,在国人日常保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凡是药物就有其用药指征,不可盲目和随意选择.加之,在地黄丸家族中,市面上在售的各种地黄丸种类繁多,大众往往不知所措.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地黄丸家族的分类,并介绍每种成药的药物组成及功效分析,确保大众在选择上能够适合自己,一人一方.
作者:宋付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点射频热凝技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何福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内固定,实验组采用非刚性内固定,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操作角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非刚性内固定用于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其效果好于传统螺钉内固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书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髋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晋玉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到我院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以及CT平扫,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畸形以及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CT平扫,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本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与B组各随机纳入43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24h、7d、14d 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低于A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蔡林;张嵘峥;文见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普外科中,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尚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手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服务中的重要服务内容,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深静脉血栓护理的效果.本文叙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阐述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
作者:武秀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病人需要长期输液来缓解疾病,在以往,需要多次扎针,不仅使患者身体上遭受疼痛,而且也对皮肤有很大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负担,也很有可能造成手部组织肿痛,使得再次扎针造成困难.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医学中的大力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近些年发展站起来的一种护理的操作技术,它的广泛使用,让输液变得不再痛苦,也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静脉留置针这种技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并且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仅没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可知,静脉指针技术对护士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并且还应该掌握静脉指针的操作要领,以及封针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应该对静脉指针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解决措施.由于胸外科的大部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因此,静脉留置针这种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广泛的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医学上.
作者:吴林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40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的ADL评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的差异性十分显著,统计学为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会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是一种现代护理服务的趋势.它不仅关乎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着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就对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对临终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兰宇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