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仁古·依斯坎旦尔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抽取91例HBsAg阳性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产妇分为比照组(n=45)和探讨组(n=46),比照组产妇分别于胎儿出生后0、1个月以及出生后6个月各接种一次乙肝基因疫苗,探讨组产妇在孕28周时行宫内阻断治疗,分别于孕28周、32周以及孕36周时各肌肉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然后分别于胎儿出生后0、1个月以及出生后6个月各接种一次乙肝基因疫苗.结果:探讨组胎儿出生时HBV-DNA、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比照组胎儿,探讨组胎儿HBsAb阳性率明显较比照组胎儿高,2组各观察项目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婴儿HBsAb阳性率明显较比照组婴儿高,HBsAg阳性率明显更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乔玉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GOS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评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参加病例研究者均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接收到本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33例,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日常生活功能评分(Barthel),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治疗组的抑郁、恐惧、人际敏感、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起到调整病人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晓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更好地恢复,预防出现并发症危及患者的健康,从而提高胸外科开胸手术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从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分析了呼吸道管理在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并从护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措施.
作者:贾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输注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化学药物(化疗)为治疗血液肿瘤的常见手段,但化疗过程中,副作用即毒性反应较为常见,如血管闭锁、硬化、静脉炎等,另外,发疱类化疗药物的渗透更易导致皮下坏死.外周静脉中心处静脉置管是一种通过经外周静脉埋入导管,将末端置入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化疗药物经过PICC的管道输入血管后能及时稀释药物,消除血管壁刺激,从而减少药物所引发的静脉炎和外渗性伤害.目前,部分患者不接纳PICC,多选择在外周浅静脉置钢针.本文对某本科收治的50例化疗但不接受采用PICC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呼吸道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占全球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的2.4%.[1]从1873年Billroth完成首例全喉切除术以来,手术一直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随着喉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喉部肿瘤的手术范围也越做越大.气管造瘘口成型术,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因术式需要上提气管修复造瘘口,就需要把附着气管的甲状腺两侧剥离,甲状腺处于游离状态,且甲状腺附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有成对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有时还有甲状腺中动脉;甲状腺上下动脉均有分支,这些分支在甲状腺的上下左右以及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都互相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3].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易大出血,情况紧急且多见,因此护理人员需掌握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高林红;龚顺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6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麻醉应用丙泊酚,实验组麻醉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中镇痛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丙泊酚,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镇痛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减少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术毕苏醒时间,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田田;杨夏;裴亚丽;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1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对应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着重针对抗生素临床选择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查探究.结果: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涉及的110例患者里面,有100例患者用了与之相对应的相关抗生素,只用了一种抗生素的患者为20例,占总比例的20%,用了两种抗生素的有30例,占到了总比例的30%,用了三者及三者以上抗生素的患者50例,占总比例的50%.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切实有效的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对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意义比较具有优势,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孙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76例,根据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组,10例)、中度营养风险组(M组,24例)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组,42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不良临床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H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L组和M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临床情况.
作者:俞少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仰卧综合征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进行麻醉前扩容,麻醉完成后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o-30o,妥善固定后协助医师尽快完成手术.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比对照组更优,BP,HR,SPO2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优,其中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S的发生率实验组1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母婴意外.
作者:冀金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肝脏和胆囊手术患者的肝脏和胆囊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45例肝脏和胆囊手术,和所有的病人被分为一组观测团队与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在肝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变量.观察组死亡率为20%,对照组死亡率为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用传统疝修补术为患者治疗,观察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把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1.30±7.85min)、住院时间(4.25±1.21d)、术中出血量(23.34±5.60ml)都优于对照组;术后1d、4d、7d的VAS评分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结论: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比使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效果更好且能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0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5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1.04±0.31)次/天、头痛持续时间(3.92±0.21)min/次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2.51±0.88)次/天、头痛持续时间(6.42±0.37)min/次,,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63±2.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59±2.53),(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发作时长,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洪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6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参展组静脉滴注纳洛酮,试验组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评估2组治疗疗效、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较优(P<0.05);试验组昏迷期、共济失调期、兴奋期患者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较短(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因此能够大力实践及推及.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2组患儿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保证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通过分泌型和膜结合型IFN-γ和TNF-α来选择、识别肿瘤干细胞和未分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肿瘤生长并诱导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当NK细胞介导的肿瘤分化被阻断时,通过IFN-γ和TNF-α的增加,肿瘤开始生长并转移.查阅NK细胞免疫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付世强;任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1组为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两组各纳入病患30例.结果: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急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洁;周静;高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阻塞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晓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于慢性阻性性肺气肿能够明显提高健康知晓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对比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00例;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观察组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护责任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研究.
作者:郁春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