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喉癌术后并发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高林红;龚顺敏

关键词:喉癌术后, 甲状腺动脉, 大出血, 急救护理
摘要: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呼吸道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占全球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的2.4%.[1]从1873年Billroth完成首例全喉切除术以来,手术一直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随着喉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喉部肿瘤的手术范围也越做越大.气管造瘘口成型术,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因术式需要上提气管修复造瘘口,就需要把附着气管的甲状腺两侧剥离,甲状腺处于游离状态,且甲状腺附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有成对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有时还有甲状腺中动脉;甲状腺上下动脉均有分支,这些分支在甲状腺的上下左右以及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都互相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3].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易大出血,情况紧急且多见,因此护理人员需掌握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面神经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针灸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西医治疗)与实验组(32例:西医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率(56.25%)、有效率(37.50%)、总有效率(93.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面神经炎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农民工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焦虑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护理模式不断改变,尤其重视患者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在国内知网上有关焦虑的影响因素文献较多,但针对农名工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焦虑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男性农民工的关注度较低.有文献报道,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有大部分存在焦虑的负性情绪,患者的行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患者的遵医行为较低,为有效改善此状况,认真分析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焦虑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从探讨患者焦虑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运用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改善功能性功能障碍提供有效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林;刘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学生膳食营养调查及评价研究

    调查我校与邻校两个中学校1000名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从调查结果中分析现在中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和不良健康情况,结果显示中学生膳食营养存在较大问题,部分营养素摄入量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营养状况与健康状况,需给予针对性干预,改善学生营养健康情况.

    作者:甘博润;刘伟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调查

    从临床实践来看,针对窒息或者呼吸衰竭等一系列比较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抢救,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经口气管插管,然而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口腔护理的难度,趁着这个机会,细菌或者病毒呈现出爆发式的大量繁殖,这样就从根本上为口腔和肺部感染提供了契机,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痛原因及治疗

    本研究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静脉瘀血以及人流等方面对慢性盆腔痛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方面着手指出治疗慢性盆腔痛的有关措施,对于治愈慢性盆腔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麻醉护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对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麻醉技术发展情况,这些国家的发展比较早并且很成熟的麻醉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我国的麻醉护理现状,把将要开展的适合我国国家发展的麻醉技术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刘志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肿瘤的X线与超声诊断

    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疗效和预后取决于是否能得到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而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细微,普通X线检查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用数字X线机较普通X线机的检出率提高26.6%、漏诊率减少13.9%,其中以平坦型食管癌提高检出率高.本文就食管癌的X线与超声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侯朝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儿科护理的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于在儿科相关护理工作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容诊治的70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讨论其相关护理工作中的有关安全隐患,并对儿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影响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有关影响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结果:缺少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是发生相关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制订有关方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管理,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数量,减少儿科护理当中相关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向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服务和印象.结论:通过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安全意识,给患儿创设一个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100例,针对所有产妇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产妇.其中针对对照组产妇所进行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产妇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针对两个组的产妇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和整体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对照组产妇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而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方面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以上内容两个组别之间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提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确保产妇的整体护理满意程度有效提升,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这样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何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及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探讨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患儿的大便进行采集然后进行病原的微生物检验,对患儿病原的微生物种类进行统计,从而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导致患儿发生急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有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根据检测统计的结果发现,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的患儿例数为51例,所占的比例为85%.其中年龄段在半岁到一岁之间的患儿,其阳性所占的比例相对是高的,各个年龄段之间检测阳性所占比例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根据发病季节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夏季,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细菌的感染;而在秋冬季节,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病毒的感染.根据患儿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预防.结论:在临床的诊断中导致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多,通过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能够较快的找出致病的原因,并根据检测的结果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黄德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在普外科中,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尚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手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服务中的重要服务内容,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深静脉血栓护理的效果.本文叙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阐述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

    作者:武秀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的新进展

    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是一种现代护理服务的趋势.它不仅关乎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着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就对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对临终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兰宇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急诊组和常规组,分别为43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急诊组采取临床急诊的治疗方式,比对急诊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33例(76.74%),急诊组LVEF水平(49.52±5.41)%显著高于常规组(45.51±5.04)%,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急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更加良好.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研究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2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两个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口服甲钴胺胶囊;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组,治疗工作的显效性更突出,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应用.

    作者:杨路;李凤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选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SPECT)针对所有30例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法,针对30名正常人进行了相对应的检查和分析.针对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有无症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其中症状组有20例患者,无症状组有10例患者,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运动功能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1)症状组患者在肝管显像时、胆总管显像时以及肠显像时,都要比正常人组出现十分显著的迟缓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组在肝峰时和肝半排时,都比正常人组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迟缓现象,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佳显像时与正常人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上来看,无症状组与正常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在各个参数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的研究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胆道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肝脏的排泄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情况,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这样的内在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具有可行性的治疗办法.

    作者:冯超鹏;石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在淋巴瘤的治疗上,以化疗为主,化疗的不良反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及局部静脉炎,不但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也有精神上的创伤.通过临床实践,对以下护理要点加以重视,经问卷调查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冰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的8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均于2018年3月--2018年9月入院治疗,随机将其平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有40例患者,研究组中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常规组采用静脉推注呋塞米治疗.探究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且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中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数据均优于常规组的数据,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患者的心衰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血压的波动变化也较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陈敏;孟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营养风险筛查在儿童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76例,根据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组,10例)、中度营养风险组(M组,24例)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组,42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不良临床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H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L组和M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临床情况.

    作者:俞少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0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5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1.04±0.31)次/天、头痛持续时间(3.92±0.21)min/次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2.51±0.88)次/天、头痛持续时间(6.42±0.37)min/次,,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63±2.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59±2.53),(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发作时长,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洪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高智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