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素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髋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晋玉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和有关护理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存活组,另一组编为死亡组,存活组有40名患者,死亡组有20名患者,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均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实行CT检测,对相关影响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患者在实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并讨论有关护理方法策略.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当中,有20名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3.33%,在存活组的40名患者当中,患者肌力恢复四级的几率是17.5%,肌力恢复三级的几率是35.0%,肌力恢复二级的几率是47.5%.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为三分到六分,存在患者形成脑疝,且相关脑血肿部位为深部,患者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且以上所提到的六项和其组类进行对比,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是比较普遍的,且存在很高的病发几率,患者血压较高,氧气不足,血容量不够,体温长时间处于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都能够诱发脑水肿.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格拉斯哥评分为三分到六分,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等影响原因,都与患者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程度有关联,存在可预测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作者:郝鑫;张军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我们这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1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对应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着重针对抗生素临床选择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查探究.结果: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涉及的110例患者里面,有100例患者用了与之相对应的相关抗生素,只用了一种抗生素的患者为20例,占总比例的20%,用了两种抗生素的有30例,占到了总比例的30%,用了三者及三者以上抗生素的患者50例,占总比例的50%.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切实有效的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对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意义比较具有优势,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孙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季节性腹泻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大便常规检验,观察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本次检验结果中,发现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均不具有季节性特征,一年四季均会发生(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沙门菌与副溶血弧菌多发于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与春季和冬季发生几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有效判断出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胡灵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断脐对母婴结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阴道试产的足月产妇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断脐时间为娩出1分钟内,观察组断脐时间为胎儿分娩1分钟到脐带停止搏动.结果:两组产妇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h出血量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胎儿出生5min后的Apgar评分,出生1天的血红蛋白并未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胎儿出生4天后、出生6个月之后的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胎儿晚断脐不但不会给产妇产后出血量带来影响,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儿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含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圆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研究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ICU躁动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2例)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对照组(n=22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躁动患者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肖静娜;麦诗;李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前(2016.01月-12月)后(2017.01月-12月)分别选择100件手术室医疗设备,纳入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对比设备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管理良好事件发生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合格率为99.0%,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5人,对照组45人.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护理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6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参展组静脉滴注纳洛酮,试验组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评估2组治疗疗效、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较优(P<0.05);试验组昏迷期、共济失调期、兴奋期患者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较短(P<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内科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症状消失与完全清醒时长,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因此能够大力实践及推及.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记录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接受治疗时所使用的护理方法以及其护理效果,为更好地服务照顾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我们将从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病人作为本次活动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他们接受治疗的日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入院日期为单号的病人编入观察组,与之相对的,双号入院的病人就分入对照组.接着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我们要进行强化护理,给他们更为悉心的照顾.而对对照组的病人就只进行一些一般的护理.结果:通过对比后的护理效果,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百分之百,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8%,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对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应该强化护理措施.
作者:田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措施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6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麻醉应用丙泊酚,实验组麻醉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中镇痛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丙泊酚,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镇痛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减少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术毕苏醒时间,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田田;杨夏;裴亚丽;刘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面部皮肤美容中采取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恢复情况.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9月~2016年8月接受的178例进行皮肤美容的患者,将其按照患者所存在的皮肤问题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89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毛细血管扩张的问题,实验组患者存在皮肤粗糙松弛以及色素沉着的问题,所有患者均接受强脉冲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80例(89.89%)、预后满意度86例(96.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例(71.91%)、71例(79.78%),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面部皮肤美容患者中采取强脉冲光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满意度.
作者:刘葵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病人需要长期输液来缓解疾病,在以往,需要多次扎针,不仅使患者身体上遭受疼痛,而且也对皮肤有很大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负担,也很有可能造成手部组织肿痛,使得再次扎针造成困难.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医学中的大力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近些年发展站起来的一种护理的操作技术,它的广泛使用,让输液变得不再痛苦,也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静脉留置针这种技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并且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仅没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可知,静脉指针技术对护士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并且还应该掌握静脉指针的操作要领,以及封针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应该对静脉指针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解决措施.由于胸外科的大部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对皮肤的破坏,对血管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因此,静脉留置针这种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广泛的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医学上.
作者:吴林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本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与B组各随机纳入43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24h、7d、14d 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低于A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蔡林;张嵘峥;文见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检验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医学当中发挥的作用也随之加大.检验医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医学科目,涉及了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和检验仪器的操作运用,可以说医学的发展和仪器的改进是检验医学取得进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从当前医疗行业当中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其在临床医学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检验医学发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薛泽凡;侯晓明;周沁晔;高雅琼;冯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肝脏和胆囊手术患者的肝脏和胆囊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45例肝脏和胆囊手术,和所有的病人被分为一组观测团队与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在肝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变量.观察组死亡率为20%,对照组死亡率为5%,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图像引导放射治技术(IGRT)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例腹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并由锥形束CT评价左右(x)、前后(z)、头脚(y)各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与分别由x、z、y轴旋转形成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评价摆位误差.结果:本组对象均接受413次锥形束CT扫描,x误差(0.14±0.06)cm,z误差(-0.02±0.11)cm,y误差(0.07±0.12)cm,u误差(0.75±0.21)°,v误差(-20±0.26)°,w误差(0.21±0.18)°,方向摆位误差依次为y>z>x.结论: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采用IGRT可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升放射治疗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依据现状作相应的距离调整,以大化提升放射治疗精度.
作者:李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鼻骨骨折复位术患儿的应用.方法:择选本院所收治接受鼻骨骨折的复位术临床治疗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平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干预组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常规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患儿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指标评分、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儿童鼻骨骨折的复位术临床治疗,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能提升患儿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可促进患儿早入疾病转归.
作者:高然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ICU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良好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静脉注射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临床治疗.然而美中不足的是ICU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应用i C u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关性的血液感染.如果患者因为中心静脉导管而出现了相关性的血液感染,则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更严重的则是导致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因此我们在临床应用ICU中心静脉导管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n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避免血液感染的情况发生.
作者:牛思航;郭文斌;原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