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刘晓阳
医院内部感染是影响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医院内部感染增加了医疗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病死了,医院感染成为了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医院感染大多是有医院内部直接或者间接的手卫生问题导致的,也就是说通过手传播是出现医院感染的关键途径.由此可见控制手卫生成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是,基层医护人员仍存在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预防院内感染意识淡薄等问题.特此本文针对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做出如下简单阐述.
作者:吴小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讨论参与管理模式在医疗防护监管体系中的使用成效.方法:从本院选取100位自愿参与实验的病人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比1:1,对照组的一切护理干预措施都沿用医院原有的防护监管机制,观察组则根据参与管理方案执行医疗防护工作.确保两组病人的各项基础数据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研究两种模式的不同成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内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率分别为82%和98%,百分比小于0.05,符合统计学原理.结论: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采用参与管理模式所收获的成效明显高与原有的机制,既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支持力度,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医患纠纷、病人不满情绪等现象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护理效率.
作者:许飞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实践.方法:择选本院内科ICU所收治的11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平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5例.干预组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方案.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病患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感染情况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内科ICU感染控制工作中,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护理质量,控制感染情况实际发生率,促使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高中的学习中,医学方面也渗透在几大学科之中.如,高中所学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在我们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学习和培养了医学方面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实践基础.因此,在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实践能力.这也是为我们今后身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
作者:刘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患有创伤性骨折的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评分为(96.12±2.64)分,住院时间为(18.02±1.71)d,患者满意度为(98.31±2.02)分,对照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评分为(78.26±3.27)分,住院时间为(26.17±1.81)d,患者满意度为(90.26±1.72)分,干预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采取心理护理,可以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并发症明显减少,进而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艳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更好地恢复,预防出现并发症危及患者的健康,从而提高胸外科开胸手术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从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分析了呼吸道管理在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并从护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措施.
作者:贾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据报道,近十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人口逐年快速增长,用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服务费用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是其他年龄组的6倍.随之而来的医疗服务资源成为应对难题,需特别关注亟待解决.本文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服务带来的挑战做分析并提出一定建议,以期对此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作者:麻新梅;刘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眼科手术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2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眼科手术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从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得知,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医院器械感染、无菌操作、手术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合理控制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保证手术安全操作的同时预防手术感染.与此同时还需求医院健全完善眼科手术管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仅用兰索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作者:孟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点射频热凝技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点射频热凝术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何福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图像引导放射治技术(IGRT)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例腹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并由锥形束CT评价左右(x)、前后(z)、头脚(y)各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与分别由x、z、y轴旋转形成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评价摆位误差.结果:本组对象均接受413次锥形束CT扫描,x误差(0.14±0.06)cm,z误差(-0.02±0.11)cm,y误差(0.07±0.12)cm,u误差(0.75±0.21)°,v误差(-20±0.26)°,w误差(0.21±0.18)°,方向摆位误差依次为y>z>x.结论: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采用IGRT可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升放射治疗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依据现状作相应的距离调整,以大化提升放射治疗精度.
作者:李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层医院可谓承担着各个县、乡镇众多农民的基础医疗保健任务,其中影像学科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保健工作.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新形势下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的概况,随之分别从配备硬件设施、搭建人才队伍、制定科室制度三方面对医学影像学科的建设进行简单探析,后从医德修养、团队精神和规范管理三个层面对影像学科的管理提出一些意见,以期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影像学科的整体实力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晓明;薛泽凡;安龙辉;冯瑞;王孟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方式,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现将就诊于我院的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按照患者的诊治的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样本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观察实验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HBVDNA定量测定情况、肝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可采取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
作者:任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选取78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3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有39例,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49%),同时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有着优异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汝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乳腺癌患者75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共计82个病灶,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经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确诊乳腺癌病灶62个,可疑病灶10个,误诊8个,漏诊2个,诊断准确率为87.80%,误诊率为9.76%,漏诊率为2.4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但部分病灶体积较小,无典型声像图特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肿瘤纵横比、回声分布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原正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康复护理对策.比较结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骨性关节炎炎症吸收的时间、恢复关节功能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策效果好,可改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水平.
作者:赵丽娟;陆景华;李学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临床上,腰间盘突出症属于慢性疾病,也是顽疾,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患者久治不愈,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并且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人群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此外,针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不彻底,患者的复发率高,导致患者对治疗工作失去信心,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此种情况,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方面应该选择中医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且辅助以中药治疗等综合疗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腰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以实现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彭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76例,根据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组,10例)、中度营养风险组(M组,24例)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组,42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不良临床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H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L组和M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临床情况.
作者:俞少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疾病的防治,而是转化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或恶化这种疾病.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类颜损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更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解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综合治疗痤疮、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左媛媛;竺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