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装饰

佟才录

关键词:儿童医院, 工作效率, 娜塔莎, 奥地利, 诊疗, 医生, 巡视, 外科, 情绪, 内科, 科室, 检查, 患儿, 病房
摘要:娜塔莎是奥地利圣安娜儿童医院的新任院长。一次,她到各科室巡视时发现,无论是内科、外科还是病房,很多孩子在就诊或检查时总是哭闹不休,不但影响了其他患儿的情绪,也会降低医生诊疗的工作效率。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相关文献
  • 从洪迈《夷坚志》看宋代医患关系

    引子:《夷坚志》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洪迈撰写的志怪小说集。其中记载了宋代有关医药卫生的形形色色的医疗故事。涉及到中医药的经典摘论、医家轶事、方剂学以及卫生习俗等内容,是我们了解宋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文本资料。

    作者:李占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院装饰

    娜塔莎是奥地利圣安娜儿童医院的新任院长。一次,她到各科室巡视时发现,无论是内科、外科还是病房,很多孩子在就诊或检查时总是哭闹不休,不但影响了其他患儿的情绪,也会降低医生诊疗的工作效率。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赤脚医生

    本期封面图片是1976年6月26日邮电部发行的这套4枚的赤脚医生邮票。邮票中的赤脚医生,有的在给农村儿童预防接种,有的在风雨之夜涉水出诊,有的攀山越岭采摘草药,有的在田间地头为劳作中的农民诊治疾病。

    作者:王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电图与医学美学

    【前记】“科学求真、医学求善、艺术求美。”“科学是艺术的顶峰,艺术是科学的永恒。”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当两者达到至臻至善的交融顶点,医学的本真才能得以被唤醒与回归。

    作者:默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在天堂,她一定会谅解的

    时间如潺潺的流水,静静地淌于身边;而时钟上的指针,总是慢慢地移动着,慢得让我常常忘记它不倦的脚步。曾几何时,青涩的我刚刚毕业,年轻、幼稚、自命不凡,以为每种疾病终一定会被治愈。但是,当见识了凡人种种,看过生命的无常后,也知道了医学上终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和束手无策,而医生,也无法次次改变生死。

    作者:张宁;靳晓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被迷信的生物技术

    理解医学的一个层面的含义就是我们要知道“人为什么会得病?”“我们怎么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麻醉剂的发明

    麻醉剂的发明是医学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正如第一个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效果的威廉·T·G·莫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医生墓碑上所写的那样,“因为他,手术的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术是一场酷刑;在他之后,科学战胜了疼痛”。麻醉剂的发明使人类的尊严和人性的光辉得到维护和彰显。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心理卫生学先驱--记黄嘉音先生

    在上世纪30-50年代早期,中国心理学家黄嘉音名闻遐迩,他的文字、专著重重叠叠,也渐渐地影响着当代的人们。可以说,现今80岁以上的知识人士,都知晓黄嘉音先生及其《西风》系列杂志和书刊。尤其他在心理卫生学知识的普及和介绍方面,更是独树一帜。我们作为心理卫生的专业人士,在回顾、追踪往事时,就要提到黄嘉音先生其人其事,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深思念。

    作者:王祖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义务论与功利论逻辑传统的反思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内涵在于通过“人本”价值观的教育,使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价值观,终实现医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单一的义务论和功利论逻辑指导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又终会偏离和违背“人本”价值观教育的初衷和本意,导致个体在行为选择上动机和效果的失衡以及在价值观上义和利的偏好失衡,而这正是构成当前医学生职业生涯中个体失范,社会声誉走低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对当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教育进行反思和优化工作加以改善。

    作者:李隼;张柏茂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真正的生命英雄

    一个业内人士不敢相信、甚至有些不甘相信的奇迹,因为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在江西这片被习惯性划归为“落后梯队”的地方发生了:全国新生儿外科微创治疗水平、病人治疗数量之“顶峰”,如今出现在了江西省儿童医院,这里能做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医院无法开展的许多高难度的新生儿外科微创手术,一些手术甚至开创世界之先河,全国各地的患儿家长慕名前来,一个个原本危在旦夕的小生命在这里重获新生。1月28日,这位创造了“江西奇迹”的人物--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黄金狮代表江西走上了北京的领奖台。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各省(市、区)卫生计生委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传递健康,传承希望--2015年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推选活动中,他被评为“科技之星”,也是十位当选者中唯一的一位儿科专家。荣誉的外表是光鲜夺目的,走近黄金狮,你还会触摸到更多感动、励志、温暖、朴实的情感和故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诺尔曼·白求恩的国际人文主义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广泛赞誉的国际主义战士。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在这一方陌生的土地上呕心沥血,不计名利,不畏艰苦,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了大批伤员;并且将自己的所学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中国人民,开创了战地输血的先河,创办了卫生学校,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毛主席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王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懂了错了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自幼目睹外婆受疾病的煎熬,觉得医生能治病救人,神圣而崇高。长大后如愿成为一名大夫,行使救死扶伤的天职。近年,医疗环境有很大变化,伤医事件频发。作为医生,我谈点疾病诊治过程中病人容易误解的点滴,以增进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医学特殊性、局限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共建和谐就医环境。文中的医患对话均是日常工作中百分之百的真实情景重现。

    作者:王金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横亘古今的疾病隐喻--需要现代科学与人文之光照亮的古老的恐惧阴影

    人类的思维模式,与特定时期及社会背景相结合,形成了特定时间空间的疾病隐喻,使疾病标签化。这决定了疾病隐喻是随社会文化和科技的时空发展不断变化的。对疾病的偏见可对病患造成无形的道德谴责与社会压力,并可能深化为社会歧视,甚至压迫和伤害。这种现象源于人类的恐惧。恐惧的情绪反应以及应激反应是编码于基因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以对抗潜在伤害,正是这种机制使人类安全度过无数次疾病流行、自然灾害等考验,并逐渐发展,故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在科技和人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的今天,反思疾病隐喻,努力摆脱恐惧的阴影成为了亟待解决但仍未解决的问题。只有科技和人文高度发达的未来才能彻底使疾病摆脱隐喻,使病患摆脱病耻感,使社会摆脱对疾病的恐惧。

    作者:杜晓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驴背上的村医

    他,身高只有1.26米、体重不足100斤,不能干重体力活,可他却用敦实的肩膀扛起了几千乡邻的健康;他经常骑着小毛驴、挎着20多斤重的药袋出现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为乡亲们诊病治病,一晃就是20多年;他给人看病,不但不要出诊费,遇到家里困难的,还要倒贴药品,所以至今他家依旧清贫如洗;他,就是库伦旗额勒顺镇苏日图嘎查唯一的村医哈申通拉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唯美影像:从专业走向出众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大学毕业到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回首往事,有过成功后难以言喻的喜悦,也有过失败后不愿回首的沮丧、失落和悲伤。一次次地重新振作,一路走来,足迹旁洒满汗水,且行且思量。于闲暇之余,感悟着成长的欢乐;于细微工作之处体会着医学的困惑与不确定性。

    作者:郑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咱村的神医阿木哥

    阿木哥,是名已有40余年党龄的老同志。他不仅医术好,医德、人品也好,他是一名基层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村医阿木哥姓刘,长我几岁,刚出生时算命先生说他命中缺木,所以家人给他取了“阿木哥”这名。

    作者:沈世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温馨一刻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医生

    乡下行医的那些事,那些质朴的脸庞永远温暖着我,陪我走过行医的路……我是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女孩,一天到晚闹小毛病,从小到大,我的宝贝就是一大纸盒的药,无论到哪里我都带着。如此,妈妈让我报考了医科大学,学以致用。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腿”村医的“有爱”人生

    在重庆市西北部苍翠绵延的华蓥山麓下,有个名叫“瓦店”的小村庄,这里因为山峦挺拔显得景色迷人,也因为沟壑密布而显得险峻崎岖。放眼望去,很多地方石壁如刀削,小道如羊肠。就在这个地方,有一名双腿截肢的女村医,行医15年来,靠着支撑身体的小板凳,靠着丈夫温暖而坚实的脊背,“走”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走”遍了全村和附近村庄的700多户人家,行医6000多人次,十几年如一日用心用爱守护着山村百姓的健康。她就是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瓦店村的“无腿”女村医李菊洪。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协和人永远是年轻--《妇产科的男神们》炼成记

    脱下白大褂,他们是普通男人,是爷爷,是父亲,是儿子穿上白大褂,无关年龄,他们只有一个名字--男妇产科大夫!

    作者:谭先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