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惠
目的 探究绿色通道在异住妊娠破裂急救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自行入院,观察组则接受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出血量、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腔出血量1523.67±39.84ml低于对照组的2017.52±74.36ml,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6.35±0.72天少于对照组的7.82±0.65天,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探究绿色通道在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急救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将同期收治的1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将这期间在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120例人群作为健康组,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99、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人群与良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可以作为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有助于肺癌患者的及时检出、及时治疗,预防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广高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COPD常规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半年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肝硬化为慢性过程,有多系统受累表现,晚期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死亡率高[1].研究表明,到位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2].饮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实施饮食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看图对话卡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肝硬化患者掌握饮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14年06月开始对肝硬化患者采用看图对话卡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孙岳;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结合我院血透室实际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血透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空气栓塞、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心力衰竭等,须对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针对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管理和防范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桑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及评价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以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12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R扩增及基因测序原理分析及评价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基因突变类型.结果:42例(33.33%)肺癌患者EGF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26例(64.90%)患者外显子19发生突变,13例(30.95%)患者外显子21发生突变,仅3例(7.14%)患者外显子20发生突变,其中外显子19均为碱基缺失型突变,外显子20及21均为碱基替换型突变.结论 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怡霖;倪兵;高艳;张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5例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05例病人均行肠内营养治疗,根据治疗时间不同把105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观察组在进入ICU48h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在进入ICU48h以后行肠内营养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达标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达标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危重病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达标时间,利于患者营养吸收,及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疗程20天.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减少误吸的发生.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4例急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急诊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结果 对照组急诊患者的满意度(73.81%)显著低于实验组急诊患者的满意度(95.24%);两组急诊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文;丁生英;孔超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胰腺囊实性病变患者48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疾病38例,恶性疾病1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CT与增强CT扫描与检测.结果 良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轻度局限性肿大或弥漫性肿大;而恶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明显弥漫性肿大,炎症侵及胰周,胰腺或胰周组织坏死.恶性患者的BF、BV值明显低于良性患者,而PS值明显高于良性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能有效反应疾病状况,对于胰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成清;唐瑞;唐爱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深入探讨将细节化护理管理作用于肝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细节化护理作用于肝癌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何学兰;解梅;陈亚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特布他林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三药联合治疗急性期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小.
作者:佘秀菊;张忠玺;余文庆;周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血液透析室实施血液净化护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估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估量表(HAMA)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血液净化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 科学、正确、规范的留置导管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结论 我院ICU对危重患者实施留置导管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菊红;杜凤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螺内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联合螺内酯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内分泌激素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人体测量学指标、血清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各项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2组BMI、腰臀比均下降,空腹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促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睾酮(T)内分泌激素均下降;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螺内酯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且无低血压等副作用(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螺内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单用而降双胍更具优越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车婷婷;周景英;付传发;谢志群;龙崇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现察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尿潴留的出现例数为2例,比例为4.0%.其留置尿管的开放天数为14天,夹管天数为1天.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机率,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丽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中老年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中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结果 观察组的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评分、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时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中老年食管癌术后的认知障碍,镇静效果满意,且不会延长苏醒时间,效果满意.
作者:王超;钱兵;孙晓群;金静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对其进行腹腔镜切除术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6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5天,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血糖情况均控制良好.结论 对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血糖的检测是在手术的后期比较核心的内容,也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龚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2月至6月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高磷血症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血磷、Hb、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指导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高磷酸血症的预防知识,降低高磷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至11月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冰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