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慧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创建及其在感染科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感染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患儿22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感染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之前收治的患儿220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护理差错率(坠床+给药错误),以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并根据临床病例,总结以家庭为中心的感染科患儿护理模式的创建经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为3.18%,对照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31,P=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74,P=0.00).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创建在感染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媛媛;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急诊科护士的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共100名,对100名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以及离职倾向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后发现,参与研究的急诊科护士,其职业认同感的评分较低,而离职倾向则较高,这也进一步表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应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管理,尽量减少急诊科护士离职的人数,稳定急诊科的护士队伍,并加强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江丽娜;陈建敏;汪静;罗雅生;勒姚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ICU住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医护合作ICU镇痛和镇静策略与常规ICU镇痛和镇静策略,每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药物使用量、非计划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药物总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非计划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小于实验组,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娜娜;岳妮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48例血液透析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后,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低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达红;罗珍卢;李涤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在提高泌尿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膀胱切除术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底板更换能力,患者出院30d后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采用我院自设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更换底板能力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17.1±1.37)分VS(7.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出院30d随访,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8.3±1.26)分VS(6.2±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8.41% VS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菊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2.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为82.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倪雪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以MRA影像对大脑前动脉交通前的A1段及交通后的A2段的内径进行测量并分析,为临床脑血管病影像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60例成人3.0T 3D TOF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大脑前动脉A1段内径及大脑前动脉A2段内径.以统计学分析探索双侧A1段内径有无差异、A2段内径有无差异,以及双侧A1段内径差和双侧A2段内径差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大脑前动脉A1段存在双侧内径差异(V =989.5,P=0.002),左侧A1段内径较大.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内径差与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的内径差之间存在差异(V=1112,P=0.000),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内径差较大.结论 大脑前动脉A1段左侧内径较大.相对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内径差异,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的内径差异有所减小.
作者:柳海斌;慕青;马瑞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核医学科检查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核医学科检查的120例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并对全部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的方式,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护理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护理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3%,常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0.00%,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核医学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吴佳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1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无痛胃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焦虑情绪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焦虑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无痛胃肠镜操作不良反应,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作用.
作者:季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神经内科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偏瘫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Fugl-Meyer以及Barthel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神经内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运动动能,较低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将常规检验方法和生化检验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及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行检验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检查对象,依据检验方式差异性予以分组处理,予以常规检验方法的患者为参照组(n=30),予以生化检验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n=30),观察及记录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有效合计率、检查满意合计率.结果 实验组检查结果有效合计率与参照组统计值相对比,形成P<0.05数据显著差异,实验组检查满意合计率与参照组统计值相对比,形成P<0.05数据显著差异.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方法呈现出优于常规检验方法的效果和价值,有推广意义存在.
作者:芮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伴有恶心呕吐患者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灌肠联合耳穴埋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分级以及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0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研究组呕吐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P <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可以显著的改善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入我院内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铋剂四联疗法)和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进行统计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汝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抑郁等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12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5.05±7.21)分、(37.34±4.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能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作者:任少平;江洪;孙海燕;黄新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莱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分为3组,即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其中,研究1组为慢性HBV携带患者,研究2组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3组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每组纳入患者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IL-4、IL-I2以及IFN-γ水平)以及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患者的IL-4、IL-I2以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2组患者血清中ALT水平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3组以及参照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中的TBLL水平明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血清中的ALB浓度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进行检测,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可对患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良好的预测,同时给予患者对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意义,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邢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后(ENBD)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1例ERCP术后EN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胆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用于ERCP术后ENBD患者,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唐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研究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30)给予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方法,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清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也明显比对照组的20.00%要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郁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择本科室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间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研究,据患者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30,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及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疾病认知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为96.55%,健康信念率为94.83%,自我效能率为91.38%,疾病认知率为96.5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义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的护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7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根据文献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再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精神症状基本消失,RPR滴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结论 由于神经性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特别是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到院就诊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疾病的认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楠楠;何绵玲;周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