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比较

吕亚玲

关键词:糖尿病, 诊断,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摘要:目的 比较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生化检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尿液检验联合血常规检验.观察两组糖尿病检出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检测有效率明显较常规检验高,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学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透析疗效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透析疗效.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的11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5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实验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得到更好的改善(P<0.05).结论 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

    作者:宋小飞;欣怡;龙林;何亚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感染科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创建及其在感染科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感染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患儿22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感染科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之前收治的患儿220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护理差错率(坠床+给药错误),以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并根据临床病例,总结以家庭为中心的感染科患儿护理模式的创建经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为3.18%,对照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31,P=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74,P=0.00).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创建在感染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媛媛;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血管疾病诱因与心内科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诱导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分析在治疗该病过程中实施优质心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66例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被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所有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将应用以往常规心内科护理模式的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模式上增加优质护理方法的作为观察组,后比较分析两组所达到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诱导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中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96.4%、护理满意程度达到98,8%,均远远高于对照组达到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即分别为78.3%、84.3%,结果 得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可诱导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含自身情绪的变化、外部环境相关气候的变化以及自身运动情况的突变等,对患者展开优质的心内科护理以及实施合理的预防措施,不仅可有效减小其疾病的复发的可能性,还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让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会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因组不稳定性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研究现状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以上为散发性结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一种异性疾病,主要包括三条基因组不稳定性途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深入探讨散发性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途径,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潘理会;李育庄;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认知功能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2组,33例以药物展开治疗为A组,38例于药物治疗的同时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B组,对比2组症状改善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B组PANSS评分显著较A组低,P<0.05,2组治疗后WCST对比显著差异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对精神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不会对认知功能产生明显损害.

    作者:曹桂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情感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强化情感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者围术期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强化情感沟通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比较2组围术期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MAP(81.23±1.54) mmHg、HR(79.42±1.63)次/分、VAS评分(2.17±0.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SAS评分(42.15 ±0.68)分、SDS评分(43.65±0.2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评分(83.15±1.39)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术前强化感情沟通可明显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气垫床对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褥疮的预防性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气垫床对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褥疮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54例,根据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采取常规褥疮预防护理措施)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气垫床预褥疮)各27例.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后皮肤发红、灼热与潮湿的发生率,以及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皮肤发红、皮肤灼热与皮肤潮湿的发生率0.00%、3.70%、7.41%均低于对照组29.63%、33.33%、33.33%(P均<0.05).研究组舒适率为95.59%,高于对照组66.67% (P <0.05).结论 采用气垫床预防长期卧床职业病患者褥疮形成具有显著的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下腔静脉器植入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时满意率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优质护理的情况下,发生肺栓塞及局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对照组发生此并发症为10例,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30d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温冬梅;邵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急诊科护士的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共100名,对100名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以及离职倾向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后发现,参与研究的急诊科护士,其职业认同感的评分较低,而离职倾向则较高,这也进一步表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应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管理,尽量减少急诊科护士离职的人数,稳定急诊科的护士队伍,并加强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江丽娜;陈建敏;汪静;罗雅生;勒姚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浅谈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护理

    目的 分析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后(ENBD)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1例ERCP术后EN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胆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用于ERCP术后ENBD患者,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唐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内膜息肉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均进行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检出率分别为95.65%、94.38%,均高于二维超声的84.78%、6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董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在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伴有恶心呕吐患者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灌肠联合耳穴埋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分级以及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0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研究组呕吐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P <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可以显著的改善慢性肾衰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入我院内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铋剂四联疗法)和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进行统计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汝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1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无痛胃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焦虑情绪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焦虑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无痛胃肠镜操作不良反应,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作用.

    作者:季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究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均等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持续性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80.00%,(P<0.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配合率分别为94.00%、78.00%,(P<0.05).实验组、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00%、16.00%,(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指标都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对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治疗配合度和降低医疗纠纷具有积极影响,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蔡荣华;方业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舍曲林联合盐酸硫必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舍曲林合并盐酸硫必利治疗强迫症(OCD)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30例强迫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舍曲林合并硫必利组)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组)各15例,疗程12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 治疗12周末,两组YBOC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0.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合并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强迫症疗效肯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84例(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显效率,血脂指标以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率64.28% (54/84),对照组治疗显效率44.94% (40/8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C、TG、LDL-C、HDL-C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副作用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8.98%,差异著(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应华;张青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莱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分为3组,即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其中,研究1组为慢性HBV携带患者,研究2组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3组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每组纳入患者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IL-4、IL-I2以及IFN-γ水平)以及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患者的IL-4、IL-I2以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2组患者血清中ALT水平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3组以及参照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中的TBLL水平明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血清中的ALB浓度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进行检测,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可对患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良好的预测,同时给予患者对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意义,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邢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 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的护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7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根据文献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再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精神症状基本消失,RPR滴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结论 由于神经性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特别是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患者到院就诊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性梅毒疾病的认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楠楠;何绵玲;周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痰病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44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改善程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无明显差异,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肺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