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洲;孙文彬
目的 探讨分析腰椎间突出症采用CT检查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CT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所列举的12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检查、住院观察等,120例患者得到确诊,2例误诊,包含1例转移癌,1例蛛网膜下囊肿. 结论 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 CT进行检查,均可做出正确的诊断,此种检查方式属于疾病一种较为重要的检查方式,但同时也存在误诊的状况,导致误诊其较为主要的原因包含体格检查、临床疾病史、CT扫描定位等,以及对高度依赖CT检查等等.
作者:鄢超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本院近三年呼吸内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148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5.0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41株,占70.24%,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 结论 本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陈庆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针对基础疾病及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单用胺碘酮.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 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方法 分析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2014 年年底实有工作人员数量、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数据. 结果 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80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85人,占72.85%;中级及以上职称者36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3.80%. 结论 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应通过制定合理编制政策和人才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作者:孙永波;金丽君;李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我科收治的24例(30耳)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均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剂喷鼻,温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鼻咽部,口服广谱抗生素及标准桃金娘油、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如果未能治愈再行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或鼓膜切开鼓室置管等有创治疗. 结果 所有病人经过药物综合治疗或有创治疗后全部治愈,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 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经过药物的综合治疗和必要时的有创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长征;刘逵;范克玉;汤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常见职业危害因素,提高护士对职业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执业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切实将职业危害程度降到低.
作者:赵娟;陈翠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采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6 例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6 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亚临床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后,左旋-甲状腺素片孕9 月时给药剂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TSH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 FT4 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及时补充孕妇体内甲状腺功能,预防妊娠不良结局.
作者:杨力;李玉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详细地对比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两者之间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参考. 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鼻中隔偏曲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按术后止血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全部采用鼻中隔缝合,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则采用鼻腔填塞.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情况、头痛、睡眠状况、流泪、疼痛几方面的情况. 以及术后一月内患者有无感染、鼻中隔穿孔、粘连等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在出血情况、头痛、睡眠状况、流泪、疼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一月内观察组的患者无感染、鼻中隔穿孔、粘连等并发症对照组的患者有3例感染,12例出现血肿. 两组均没有鼻中隔穿孔和粘连. 结论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常见的疾病,而鼻中隔缝合具有术后出血少、患者疼痛轻并发症相对少的特点. 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志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院环境是一个特殊的公共性区间,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作为医院重要的从业人员,护理人员是较为特殊的工种,需要每天处理和接触多种感染液、病人分泌物等等,从而成为感染高危人群. 为此,强化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杨正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通过采集相同来源大鼠的血清及脑脊液,甲醇提取并衍生化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对两者的差异进行研究. 结果 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的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存在区别,在鉴定出的84种化合物中,74种(占88.1%)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糖类、氨基酸等能量物质在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脑脊液. 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之间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为今后代谢组学样本取样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王亚琼;陈卫;钟水生;张华峰;邢以文;顾炳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 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可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且起效快、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120 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甲组患者应用传统基础护理,乙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 对比治疗效果、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结果 干预后乙组患者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甲组,疗效明显比甲组好(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对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等方面,阐述内控制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公立医院目前内控制度的现状,并通过内控制的建立、业务活动流程的设立和实施,提出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议和设想,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实现公立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这两种尿液检验方法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择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的160 例患者,取其尿液样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尿样使用试纸法与镜检法两种方法检测,组间检测结果予以比较. 结果 在假阳性率上,试纸法为4.55%,镜检法为4.35%;在假阴性率上,试纸法为59.09%,镜检法为56.52%. 两种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 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尿蛋白以及尿隐血这三个方面,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其它的指标差异并不明显,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 结论 镜检法与试纸法的检测结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尿检时可以同时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郝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针灸推拿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婴幼儿由于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有很大差异,有时,同种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成年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婴幼儿来说,后果很严重,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功能失调,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以及皮疹、瘙痒,精神和心理障碍如焦虑、不安、烦躁等. 导致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药物剂量过大、给药途径和使用方法不当、药物效用的重复使用、错误的药物联合使用、药物自身方面的原因等等.
作者:柯尊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现代社会颈腰椎疾病越来越普遍的发生,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不乏严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给患者在身体和经济上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以牵引疗法为主配合针灸、药浴熏蒸、液体疗法为辅的治疗心得,对某些已达到手术程度,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手术的病人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道路. 同时,不足之处,也希望得到广大同行的指正.
作者:马强;于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适当的护理干预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中发挥的良好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就诊的4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及时的雾化吸入,合理供氧,胸背叩击排痰,以及教育引导等.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疗效,降低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治疗满意度.
作者:董新华;杜遵河;张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2011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210例,根据是否发生再次出血分为出血组( 47 例)和未出血组( 163 例). 分析凝血(正常或异常)、凝血块(规则或不规则)、出血量(超过60 ml 或低于60ml)、出血距手术时间(小于6小时或超过6小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影响. 结果 出血组凝血异常病例所占比例高于未出血组的凝血异常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组凝血块规则所占比例低于未出血组的凝血块规则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组出血量低于60ml患者所占比例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组距离手术时间低于6小时的病例所占比例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与其凝血功能、凝血块、出血量和距离手术时间有关.
作者:金晓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mRNA水平IL-21 的表达,探讨IL-21 在RA患者外周血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40 名RA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和10名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提取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 的表达. 结果 RA组IL-2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期患者IL-21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 结论 IL-21 在外周血mRNA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以及判断RA疾病活动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推测IL-21 的升高促进RA患者TNF-α的上调和Th17细胞的增殖,为临床上针对IL-21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高犁;姜晶;钱惠忠;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