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柯尊寅

关键词:儿科, 临床,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摘要:婴幼儿由于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有很大差异,有时,同种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成年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婴幼儿来说,后果很严重,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功能失调,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以及皮疹、瘙痒,精神和心理障碍如焦虑、不安、烦躁等. 导致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药物剂量过大、给药途径和使用方法不当、药物效用的重复使用、错误的药物联合使用、药物自身方面的原因等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稀有血型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多民族地区稀有血型队伍建设和临床用血管理经验. 方法 对近几年来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对稀有血型的筛查、招募、宣传、服务、临床用血等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稳定,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和突发事件用血. 结论 尊重宗教信仰的特殊宣传和引导、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等多制度多措施并进,是保证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健康稳定和临床用血的关键.

    作者:殷响玲;阿孜古丽·依麻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运用莫沙必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探究

    目的 针对儿科临床治疗消化不良使用莫沙必利所具备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4年2月到2015 年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1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每组50 例,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莫沙必利进行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接受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患儿治疗总体有效概率为98%,参照组则为86%,两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 儿科临床治疗消化不良使用莫沙必利所具备的效果非常理想,不良反应非常小,患儿预后良好,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广泛的使用.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120 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甲组患者应用传统基础护理,乙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 对比治疗效果、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结果 干预后乙组患者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甲组,疗效明显比甲组好(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对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中医在月经不调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纳入病例800 例,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2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应用中医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江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方法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临床检验的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 年7月收治的80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3组,A组使用快速尿素酶法,B 组使用病理组织切片嗜银染色法,C 组患者分别使用嗜银染色法与快速尿素酶法进行检验,对3组检验结果与准确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检验法之间的差异. 结果 临床快速尿素酶法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4.7%,其临床准确度为90.4%. 嗜银染色法与快速尿素酶法的检验结果,具有相关性,其检出率不同,A组与B组的检验结果相比,有明显差异,( X2 =6.23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验中,应将嗜银染色法与快速尿素酶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检验,可以有效的控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国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社区开展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结核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某社区150例人群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90),对照组不予以与结核病相关的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予以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干预组人群对调查问卷的各个内容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对结核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常见症状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结核病中应用,提高了人们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瞒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胡麻籽提取物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胡麻籽提取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临床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高脂饮食构建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应模型,将正常大鼠,高脂模型大鼠,应用胡麻籽提取物的低剂量(0.24克/毫升),中剂量(0.51克/毫升)和高剂量组(1.0克/毫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含量进行对比. 为方便区分,将正常大鼠、高脂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分别列为A、B、C、D和E组. 结果 和 B组相比, D和E组血清当中TG和TC明显减少,HDL-C的含量明显提升,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数也明显减少,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胡麻籽提取物疗法,收效良好,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血脂作用显著,是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朴海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110例符合条件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5例,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①经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 ②经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10/5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64%(2/55),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 ③经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1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7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效果,降低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传统开腹与腔镜手术治疗65例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穿孔修补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3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治疗.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 例( 3%)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例(12%),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传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对其采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80%,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同病情的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就明显高于慢传输型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秋勇;韦东;郑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的患者98例,分析和观察这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康复痊愈. 其中有23例患者遗留有角膜薄翳,1例患者患有角膜新生血管,1例患者有角膜白斑. 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显效,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达吾提;吐尔逊阿依亚合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老年肾肿瘤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在老年肾肿瘤治疗中,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做好全面防范措施.

    作者:顾德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 -01——2014 -11 在本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孕妇1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8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对2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及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1).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刮痧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研究

    本文对刮痧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适应证、作用功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包括神经调节作用、抗炎排毒作用、提高免疫力作用、自体溶血作用等方面就刮痧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刮痧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作者:苏真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方法 对196例疑似 MP感染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其咽分泌物直接镜检观察,同时于发病7d后,测血清MP-IgM,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和血清MP-IgM法检出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1.3%和39.3%,二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直视活体检测法简单易行、准确快捷,是一种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检测很好的新方法.

    作者:石龙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后镇痛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在手术前15 分钟进行静脉注射,量为0.1ug/kg;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在手术前15分钟进行静脉注射,量为0.1ug/kg.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具有更明显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更低,P<5%. 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作者:陈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产科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通过查找分析引起产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积极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樊德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腰椎牵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示观察组95.00%,对照组81.6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分析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定向药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的腰椎牵引治疗术,该法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定位碎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疗效初步观察

    目的 研究输尿管中段结石运用超声定位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 结果 80 例患者中,79 例完全排出,占98.75%,其中69 例一次性成功,占87.34%;6例二次成功,占7.59%;4例三次成功,占5.06%,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结论 临床上运用超声定位碎石对输尿管中段结石进行治疗时,不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一次性碎石率,降低复发的风险.

    作者:闫丽华;魏丽艳;李克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食物交换份结合食物生糖指数应用于糖尿病饮食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使用食物的生糖指数结合食物交换份应用于糖尿病饮食教育中,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将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粤站点内2个社区内社区居民共200人随机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使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指导饮食,试验组给予生糖指数结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指导,两组都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8个月后复予评价总结. 结果 试验组血糖、血脂和等代谢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两组较干预前血糖控制情况及对糖尿病知晓率均有改善. 结论 在传统的糖尿病饮食食物交换份中结合食物的生糖指数,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得食谱,让患者更易幢、更乐意接受饮食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傅晟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