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勇;韦东;郑利
目的 观察并探讨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1 年5月至2013 年4 月收治的存在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中抽取141例进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 对照组选取血脂康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择达日布八味丸对患者实行治疗. 观察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准. 结果 中医证候的治愈总体有效率为,研究组97.18%,对照组85.71%,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检验血脂的指标中,研究组总体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4.29%,研究组显著优出对照组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蒙族药物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格根塔娜;乌云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方法 通过对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结果在290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记录后发现,其中有6大类的药物不合理运用想象较为严重. 超剂量扩大范围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72 .41%;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81.03%;药物联合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4.48%;不明药物成分重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1%;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晰的不合理用药放生率为6.55%;任意减少或延长药物服用时间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0.34%. 结论 在进行用药之前对药物的性能进行了解,避免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孙立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以找出肝血管瘤治疗的佳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2012 年7 月到至今收治的58 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并对58 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在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血管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常见,占72.41%(42/58),肿瘤发生部位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血管瘤以单发病灶常见,占74.14%(43/58),单发病灶中右叶病灶多于左叶病灶,多发病灶以双叶多发常见. 结论 肝血管瘤在肿瘤大小、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临床治疗方面,我们要分析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肿瘤的大小、肿瘤的位置等,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肝血管瘤治愈率.
作者:杨文雄;郑永;康利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将80 例18 岁至65 岁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人. 对照组: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5ml+0.9%氯化钠注射液5mL;观察组: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5ml+舒芬太尼10μg(2mL) +0.9%氯化钠注射液3mL. 比较麻醉前、后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镇静、运动阻滞评分及镇痛作用时间. 结果 麻醉前、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5min,1、2和4h 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麻醉10 -30min,观察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丛阻滞麻醉,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减少静脉镇痛镇静药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
作者:胡俊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方法 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仅使用蓝光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二联活菌颗粒0.15g,每天3次;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每日2次抚触,每次15-20min;3组均连续治疗6d,治疗后经皮黄疸仪测定经皮黄疸指数. 结果 治疗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与B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治疗A组(P<0.05). 结论 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触及枯草二联活菌颗粒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浅析倍他乐克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所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倍他乐克,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率( CR)和左室舒张末压内径( LVDd)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EF、CR和 LVDd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 .05 ). 结论 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凯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由于其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逐渐被应用于教学中.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且是一门形态学课程,把虚拟仿真技术合理地应用于传统解剖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方杰;晏廷亮;何文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建立微信群的教学方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将手术室实习的87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4名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43名护生采建立微信群的教学模式,并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及理论、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学习兴趣及出科考核成绩,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 建立微信群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手术室的带教质量.
作者:周笑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13例,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9%,低于观察组92.3%,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江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在对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监测及腹泻症状监测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观察二者变化规律,并制定出肠道传染病专业预警方案. 方法 以随机法选择2013年08月——2015年08月腹泻症状检测工作中获取的所有数据,病例数为5809 例,报告率是1.33%;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中获取的病例数为1608例,发病率是0.11%,在开展两者间错位相关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再对2组数据时间先导性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两组数据存在着相关关系,展开错位相关研究后发现,相关系数值高的是前移一星期肠道传染病监测中的发病率和腹泻症状报告率,其停滞时间约一个星期.结论 对于腹泻患者而言,通过予以腹泻症状监测,即可提前一个星期预测病症,而预警分析各项监测数据,还能判断肠道传染病病情的流行趋势.
作者:户丽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间入院治疗的172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相关情况比较,在切口长度、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使用止痛剂的比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微创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过程中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92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后者在其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中医康复护理措施,使得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神经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骨科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化管理的效果. 方法 总结分析了2014年1月2015 年1 月102 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方法. 结果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我科的处理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证,完全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在医院感染事件控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郭惠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D)进行方法归纳和经验总结.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间我科室进行的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28例,采用二步法进行PTGD. 结果 28例行PTGD患者中,成功26例,2人一次性穿刺不成功,终止置管治疗,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 PTGD是一项简便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高危、高龄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 这种病常将目标锁定在少年或青壮年,虽然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或仅有轻度心前不适、心悸,但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至猝死者也并不鲜见. 它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因此,做好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兰春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兔膝关节OA动物模型测定内髁内侧退变区软骨中PPARγ及VEGF的表达,与正常兔膝关节中 PPARγ及VEGF的表达对比,了解这两个重要的炎性介质因子在膝关节退变的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 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经典的 Hulth 法制作兔膝关节 OA动物模型处死,取左膝股骨内髁退变区软骨约10 mg用GAPDH的电泳条带的光密度比值方法,作为 PPARγ及 VEGF的蛋白表达量,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行. 结果 PPARγ在正常的兔膝关节软骨中,明显高于动物模型组,而VEGF明显低于动物模型组. 结论 PPARγ和VEGF在动物模型组的异常表达的是骨性关节炎病程中重要的炎性因子.
作者:吕强;寇博;陈海军;祁海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适当的护理干预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中发挥的良好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就诊的4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及时的雾化吸入,合理供氧,胸背叩击排痰,以及教育引导等.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疗效,降低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治疗满意度.
作者:董新华;杜遵河;张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初步明确褪黑素对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一定浓度的佛波酯( PMA)联合褪黑素处理K562 细胞48 小时,显微镜观察K562细胞形态改变,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实验观察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K562细胞巨核分化中CD41和CD61的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 褪黑素可以抑制PMA诱导的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
作者:吴春红;马晨欢;黄倩;陈诗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 月期间收治的198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 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98.99%)明显高于对照组(84.85%),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考虑将阿奇霉素作为首选治疗方式,该药物可提高患儿治疗疗效,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古丽娜尔·肯加拜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