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红;马晨欢;黄倩;陈诗琦
目的 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后并发癫痫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脑卒中类型和性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3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60%的患者为早发型癫痫,有40%的患者为迟发型癫痫;经治疗后,共计27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 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和脑卒中的发作时间、类型以及部位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吉国泰;孙鸣;腾准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可避免侵入性操作,已在临床研究应用[1] ,因其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上海市已将其列为中期引产的常规措施[2];但存在引产时间长,米索前列醇用量大. 我站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乙烯雌酚终止12-20 周妊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药指纹图谱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鉴定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所应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及其他方法. 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弥补了性状、理化、显微鉴别不足. 以指纹图谱作为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共识.
作者:魏晓琳;王建龙;赵海南;王茜;李涛;唐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65例下肢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 月中收治的65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活血化瘀汤药的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防后的效果差异以及满意程度. 结果 采取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文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下肢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茂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 年8 月——2015 年8 月我院急诊接收并行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1例为A组;选取同期行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的另31例为B组,再在选取同期行卡托普利舌下含服联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31例为C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A、B两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A、B两组( P<0 .05 ). 结论 急诊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海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5 ±5.2周,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 ±5.2周,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德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玄菊解毒含漱液治疗妊娠期冠周炎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 例妊娠性龈炎患者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 A 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B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基础上,联合玄菊解毒含漱液含漱治疗,疗程为一周. 采用视觉模拟尺法,让患者分别评价治疗前后自发性疼痛和吞咽疼痛的强度,对其止痛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A组)对疼痛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玄菊解毒含漱液组方精简,剂型优越,对于妊娠期冠周炎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作者:杨里娜;徐倩容;左渝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每组52例,治疗组A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 B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B改善程度显著大于治疗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发性心梗、脑卒中等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B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应使用20mg/d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起到快速降脂、抗炎等作用,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营养学也应社会需求逐步发展起来. 多年来,营养学在带给社会大众健康生活的讯息之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力求解密更多人类营养学信息,将更多的营养学知识带给大众. 分子营养学作为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其他众多学科交叉和创新的结果,已经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不断在营养学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齐雪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 年1 月——2015 -1 月以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原因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统计、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25例患者实施了宫腔填纱手术,有2例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其止血有效率为92%,有15 例患者实施了 B -Lynch外科缝扎手术,其止血有效率为100.0%. 结论 宫腔填纱手术和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是两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齐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后采用针灸技术对骨科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 将40 例老年术后谵妄患者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20例. A组予氟哌啶醇口服1.0 -2.5mg,每天2 至3 次;B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2 组均5 天为一疗程. 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分,并记录2组谵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CGI-SI评分差值比较. 结果 两组术后24h(T1)、48h(T2)、72h(T3)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CGI-SI分值在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CGI-S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术后针灸技术干预能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董慧领;陈庆国;张惠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整理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 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 有21例出现误诊,误诊率为32.34%,治愈率为94.12%. 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为疗程长且预后差,相处于特发性气胸,而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患者在临床误诊以及治疗时更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应该借助于胸部X线片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气胸.
作者:陶永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蜈蚣龙蛇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蜈蚣龙蛇汤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水平以及血沉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程度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更高,P<0.05. 结论 蜈蚣龙蛇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作者:孙家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1 年5月至2013 年4 月收治的存在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中抽取141例进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 对照组选取血脂康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择达日布八味丸对患者实行治疗. 观察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准. 结果 中医证候的治愈总体有效率为,研究组97.18%,对照组85.71%,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检验血脂的指标中,研究组总体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4.29%,研究组显著优出对照组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蒙族药物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格根塔娜;乌云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探讨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增加针刺太溪、复溜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常规治疗方法与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措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针刺方法效果更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爱田;胡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内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哮喘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目前常用的治疗,西医多吸入激素类药物,中医更多使用中药或用针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帖敷等方法治疗. 我院于采用穴位拔罐疗法联合吸入治疗轻中度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肺功能及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得到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烁;耿立梅;闫红倩;刘新发;于向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9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 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3 例健康者,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采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效能. 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及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0.0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提高至82.3%,特异度降低到50.36%. 结论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虽然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但也降低了诊断的特异度,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方法.
作者:白子军;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生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 统计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口腔科医生职业暴露情况. 结果 我院口腔科医生3 年中均有不同程度被车针、扩大针等锐器损伤或被血液、唾液污染,明确发生职业暴露的12例,其中锐器伤8例,占66.7%,血液、唾液污染4例,占33.3%;12例职业暴露者中,乙型肝炎职业暴露9例,占75%,丙型肝炎职业暴露3例,占25%. 12例暴露者进行了积极的处理,随访,未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 对于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相关组织,共同调查,分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总结分析,落实进一步防控措施,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刘淑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方法 符合条件男性76例,其中开放治疗44例,封闭治疗32例,综合性康复训练的比较. 结果 开放疗区SANS总分明显低于封闭疗区,差异有显著性(P<0.01). 开放疗区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以及兴致缺乏平均值明显低于封闭疗区(P<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通过综合康复训练显著提高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太今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疗效分析. 方法 对98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8 例病人中出血部位在下鼻道20例,中鼻道18 例,嗅裂区29例,鼻中隔黎氏区15例,鼻中隔嵴突处出血3例,上颌窦1例,出血部位不明者12例. 1次治愈95例,2次治愈3 例;总有效率100%,随访3个月以上,2例同侧鼻腔再次出血,1例对侧鼻腔再次出血,出血量少,均在前鼻镜下填塞或保守治疗止血. 结论 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发现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赵学海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