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军;李颖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高血压病空巢老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152例高血压病空巢老人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使高血压空巢老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方面的不良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 .01 ). 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是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空巢老人患者相关知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娟;李娟;张家明;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方法 通过对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结果在290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记录后发现,其中有6大类的药物不合理运用想象较为严重. 超剂量扩大范围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72 .41%;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81.03%;药物联合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4.48%;不明药物成分重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1%;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晰的不合理用药放生率为6.55%;任意减少或延长药物服用时间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0.34%. 结论 在进行用药之前对药物的性能进行了解,避免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孙立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收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74例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7 例,腹腔镜组37 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慧;孟祥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当前我国在无偿献血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推动我国献血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我科微生物室对我院2014 年全年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作者:张春梅;董玲;杨建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予西药+针灸治疗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判断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皮损结痂时间及进展时间都短,疼痛后遗症少. 结论 针灸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较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好,后遗症少.
作者:张敏;尹红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 型糖尿病患者新的炎症指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 方法 对164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 PSG) ,根据是否有OSAHS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93例及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71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计算并比较两组NLR. 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淋巴细胞数目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计算NLR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NLR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13 ±1.244对1.57 ±0.605,P<0.001). 结论 OSAHS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新的炎症指标:NLR.
作者:王龙;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 从2011年1月——2014 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资料,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33例、重物击打伤3 例. 结果 22 例恢复良好,10 例轻度残疾,4 例重度残疾2 例植物生存,2 例死亡.结论 动态CT检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作者:荆玉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 年1 月——2015 -1 月以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原因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统计、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25例患者实施了宫腔填纱手术,有2例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其止血有效率为92%,有15 例患者实施了 B -Lynch外科缝扎手术,其止血有效率为100.0%. 结论 宫腔填纱手术和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是两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齐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耳鼻喉教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耳鼻喉教学的正常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证耳鼻喉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建构式教学法开始得到了较多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构建式教学法在耳鼻喉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作者:徐婧瑶;于红霞;高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适当的护理干预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中发挥的良好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就诊的4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及时的雾化吸入,合理供氧,胸背叩击排痰,以及教育引导等.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疗效,降低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治疗满意度.
作者:董新华;杜遵河;张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使用食物的生糖指数结合食物交换份应用于糖尿病饮食教育中,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将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粤站点内2个社区内社区居民共200人随机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使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指导饮食,试验组给予生糖指数结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指导,两组都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8个月后复予评价总结. 结果 试验组血糖、血脂和等代谢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两组较干预前血糖控制情况及对糖尿病知晓率均有改善. 结论 在传统的糖尿病饮食食物交换份中结合食物的生糖指数,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得食谱,让患者更易幢、更乐意接受饮食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傅晟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从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选取我院的4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死的部位,其中广泛前壁28 例,占70. 0%,局限前壁7例,占17.5%,下壁3例,占7.5%,下壁合并右室、正后壁2例,占5.0%. 超声提示心包积液13例,占32.5%,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3例,占7.5%,胸片提示胸腔积液15例,占37.5%.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延展6例,占15.0%,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3 例,占7.5%,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细菌性肺炎1例,占2.5%;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胸痛在24 -48h 缓解,均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结论 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超声和胸片检查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明确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玉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5 ±5.2周,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 ±5.2周,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德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医院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 年5 月——2014 年12 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在DL-Bt64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培养阳性者进行常规的细菌分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培养的阳性率为11.6%,革兰氏阳性菌53.3%,革兰氏阴性菌占42.9%,真菌占3.8%. 所检出病原菌主要分布在 ICU、感染科、呼吸科和肿瘤科等. 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 结论 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分析,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有效防止抗菌药物滥用,控制细菌耐药的增加.
作者:张新春;陈小波;王开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玻璃酸钠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应用塞来昔布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应用玻璃酸钠集合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功能训练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岳国兰;郝青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骨科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患者自愿参加无痛病房为研究组,不愿参加为对照组,每组各30 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状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期的疼痛程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创伤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状况,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徐世莉;周欣娟;季建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全面了解延庆县育龄妇女贫血的情况,并提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 方法 抽取受检者静脉血,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HB,HCT,MCV,MCH,MCHC等六项血液学指标的分析. 结果 在586例受检人群中,贫血的检出率为12.3%,并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结论 缺铁性贫血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也是反映妇女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孕产妇女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能造成严重损害,应积极治疗,加强护理,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对其采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80%,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同病情的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就明显高于慢传输型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秋勇;韦东;郑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