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效果观察

徐世莉;周欣娟;季建安

关键词:创伤骨科, 无痛病房, 护理, 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骨科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患者自愿参加无痛病房为研究组,不愿参加为对照组,每组各30 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状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期的疼痛程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创伤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状况,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区体系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 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①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观察组满意度为97. 78%,对照组满意度为80.00%,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方法 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仅使用蓝光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二联活菌颗粒0.15g,每天3次;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每日2次抚触,每次15-20min;3组均连续治疗6d,治疗后经皮黄疸仪测定经皮黄疸指数. 结果 治疗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与B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治疗A组(P<0.05). 结论 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触及枯草二联活菌颗粒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脊柱外科全麻手术后交接单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全麻脊柱外科手术后改良交接单设计与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脊柱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14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责任护士应用改良后的术后交接单(由交接单1与交接单2组成),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记忆性床边交接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交接班和健康宣教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交接班用时、护士病情了解率、漏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相关健康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后的脊柱外科全麻手术后交接单能节省交接时间;护士掌握患者病情,保证患者交接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减少交接漏项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能较全面掌握相关健康知识.

    作者:王文泽;姜晓丽;齐宝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36例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心脏病类型以及患者发病之前是否进行剧烈运动、饮酒、吸烟、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 结果 在危险因素方面,饮酒、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都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不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有2 例. 在心脏病类型方面,共19 例肺源性心脏病,占比52.78%,急性冠脉综合征7例,占比19.44%,肥厚性心脏病10例,占比27.78%. 结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应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到院就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2%,而试验组为96.6%,对比得知,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姜忠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术后针灸干预对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采用针灸技术对骨科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 将40 例老年术后谵妄患者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20例. A组予氟哌啶醇口服1.0 -2.5mg,每天2 至3 次;B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2 组均5 天为一疗程. 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分,并记录2组谵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CGI-SI评分差值比较. 结果 两组术后24h(T1)、48h(T2)、72h(T3)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CGI-SI分值在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CGI-S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术后针灸技术干预能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董慧领;陈庆国;张惠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6 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各组患者28例,其中A组主要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B组则采取胰岛素持续泵入 +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有所改善,但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B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 A组(P<0.05). 结论 妊娠糖尿病治疗中,通过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持续泵入联合运用的给药方式,更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作者:黄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5年张家港市幼托机构及学校秋季急性传染病风险评估报告

    秋季时节,极易爆发急性传染病事件,尤其是幼托机构和学校. 因此,必须找幼托机构和学校秋季急性传染病的风险因素,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降低幼托机构和学校的秋季急性传染病事件发生率.

    作者:邹艳;杜国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对其采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式,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80%,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同病情的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就明显高于慢传输型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秋勇;韦东;郑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我科收治的24例(30耳)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均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剂喷鼻,温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鼻咽部,口服广谱抗生素及标准桃金娘油、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如果未能治愈再行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或鼓膜切开鼓室置管等有创治疗. 结果 所有病人经过药物综合治疗或有创治疗后全部治愈,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 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经过药物的综合治疗和必要时的有创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长征;刘逵;范克玉;汤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加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加湿加温下联合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轻、中度哮喘患者50例,在氧驱动下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及肝素. 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变化. 结果 治疗哮喘有效率92.59%,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联合雾化能快速缓解老年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控制病情,是一种较为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祖木热提·阿不都热合曼;木尼热·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导痰祛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中医导痰祛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导痰祛瘀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血流变指标变化. 结果 50例患者经导痰祛瘀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良好控制患者血糖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收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74例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7 例,腹腔镜组37 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慧;孟祥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新制度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创新思考

    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等方面,阐述内控制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公立医院目前内控制度的现状,并通过内控制的建立、业务活动流程的设立和实施,提出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议和设想,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实现公立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科医生职业防护的体会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生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 统计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口腔科医生职业暴露情况. 结果 我院口腔科医生3 年中均有不同程度被车针、扩大针等锐器损伤或被血液、唾液污染,明确发生职业暴露的12例,其中锐器伤8例,占66.7%,血液、唾液污染4例,占33.3%;12例职业暴露者中,乙型肝炎职业暴露9例,占75%,丙型肝炎职业暴露3例,占25%. 12例暴露者进行了积极的处理,随访,未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 对于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相关组织,共同调查,分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总结分析,落实进一步防控措施,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刘淑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9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 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3 例健康者,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采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效能. 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及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0.0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提高至82.3%,特异度降低到50.36%. 结论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虽然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但也降低了诊断的特异度,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方法.

    作者:白子军;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某高校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对我校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的237名新疆维吾尔族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呈现基本良好的水平;男女生在学习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能力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和探讨了形成的原因,为高校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提供客观数据和理论建议. 学习适应性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 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缺乏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更加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文献尤其少见.

    作者:张立雪;吴彩梅;张纬;张延霞;宋易航;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孕前优生体检及叶酸片预防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当前我国导致婴儿死亡的大原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的限制和经济的压力,使得出生缺陷成为了家庭的沉重压力.出生孕前优生体检及叶酸片的发放是我国的惠民政策,笔者在文中对出生缺陷进行了浅析,并对当前我乡孕前优生体检及叶酸片的发放进行了阐述,以求为计生事业提供一点思考.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医生和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对肾穿刺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医生和护士对肾穿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方法 将2015 年4 月和2015 年5 月肾穿刺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护士实施健康教育) ,实验组52例(医生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配合、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知识掌握的情况. 结果 医生实施的健康教育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护士施行健康教育的并发症,术中配合、患者的满意度、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护士实施健康教育. 结论医生实施肾穿刺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护士实施肾穿刺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唐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稀有血型管理体会

    目的 总结多民族地区稀有血型队伍建设和临床用血管理经验. 方法 对近几年来新疆伊犁州中心血站对稀有血型的筛查、招募、宣传、服务、临床用血等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稳定,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和突发事件用血. 结论 尊重宗教信仰的特殊宣传和引导、人文关怀和精细化管理等多制度多措施并进,是保证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健康稳定和临床用血的关键.

    作者:殷响玲;阿孜古丽·依麻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