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响玲;阿孜古丽·依麻木
目的 分析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影响. 方法 对我院2013年运用的普通药学服务模式和2015年运用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观察两种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不同影响. 结果 观察组采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药品差错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依从性、合理服药时间等方面要均优于普通药学服务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药学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不同,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8)及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出血,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验结果. 方法 对于本县2009年5月——2012年3 月的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查材料进行计算并分析,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实行检验与评价. 结果 从微生物方面来看,2012年检查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落和耐热大肠菌落不合格所占比率优于2009 年的情况,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 .05. 从水质合格率情况来看,四年间水质合格率逐渐提升,2012 年的饮用水合格率显著高于2009 年.结论 本县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相对来说比较差,但是随着卫生管理力度的加大,水质合格率总体上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增强对饮用水的管理,提高净涤与消毒工作的效率.
作者:黄浩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药炮制在我国获得了越来越成熟的发展,在本文中通过地黄的炮制来探讨了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以及方法.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及应用价值. 结果 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12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为依据:优良率达到92.5%. 结论 对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解剖复位,强化内固定效果,方便患者早期接受功能锻炼且发生软组织并发症概率偏低,患者满意程度高.
作者:崔洪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 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90 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给予对照组微波治疗,观察组实施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宫颈糜烂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卢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通窍化瘀方对脑梗塞急性期PT、APTT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把本院收治的100 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 例,病例入院诊治时间为2012 年8 月——2015 年1 月,全部患者均满足脑梗塞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基于此采用通窍化瘀方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流变学. 结果 实验组患者PT和APTT均比对照组长,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P均 <0.05). 结论 采用通窍化瘀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PT、APT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对我校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的237名新疆维吾尔族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呈现基本良好的水平;男女生在学习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能力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和探讨了形成的原因,为高校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提供客观数据和理论建议. 学习适应性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 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缺乏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更加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文献尤其少见.
作者:张立雪;吴彩梅;张纬;张延霞;宋易航;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兔膝关节OA动物模型测定内髁内侧退变区软骨中PPARγ及VEGF的表达,与正常兔膝关节中 PPARγ及VEGF的表达对比,了解这两个重要的炎性介质因子在膝关节退变的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 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经典的 Hulth 法制作兔膝关节 OA动物模型处死,取左膝股骨内髁退变区软骨约10 mg用GAPDH的电泳条带的光密度比值方法,作为 PPARγ及 VEGF的蛋白表达量,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行. 结果 PPARγ在正常的兔膝关节软骨中,明显高于动物模型组,而VEGF明显低于动物模型组. 结论 PPARγ和VEGF在动物模型组的异常表达的是骨性关节炎病程中重要的炎性因子.
作者:吕强;寇博;陈海军;祁海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额老年阴道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雌三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为7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对患者进行6 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48%;研究组24%,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阴道炎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万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生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 统计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口腔科医生职业暴露情况. 结果 我院口腔科医生3 年中均有不同程度被车针、扩大针等锐器损伤或被血液、唾液污染,明确发生职业暴露的12例,其中锐器伤8例,占66.7%,血液、唾液污染4例,占33.3%;12例职业暴露者中,乙型肝炎职业暴露9例,占75%,丙型肝炎职业暴露3例,占25%. 12例暴露者进行了积极的处理,随访,未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 对于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相关组织,共同调查,分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总结分析,落实进一步防控措施,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刘淑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老年肾肿瘤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在老年肾肿瘤治疗中,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做好全面防范措施.
作者:顾德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方法 52 例 CVA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8 例,对照组24 例. 治疗组每晚顿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 岁4mg,6岁以上5mg)基础上加沙丁胺醇0.25ml+布地奈德0.5ml雾化吸入;对照组沙丁胺醇0.25ml+布地奈德0.5ml雾化吸入,每日早晚各1 次,总疗程3个月. 结果 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复发例数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孟鲁司特+沙丁胺醇0.25ml+布地奈德0.5ml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比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更有效减轻咳嗽症状,控制复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魏云莉;王建忠;尹婷;孟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中医在月经不调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纳入病例800 例,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2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应用中医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江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18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186 例进行分析研究,对病情及化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统一针对性规范治疗,6个月后进行复查,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此组护理干预的患者中高血脂症的各项指证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正常水平,平均值与第一次体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有效治疗手段是综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原始标本涂片检查对微生物检验整个过程的指导作用. 方法 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42例送检的原始标涂片的镜检数据实施分析,同时和细菌培养结果展开对比. 结果 涂片和培养结果符合率:痰液72.62%,尿液71.83%,腹水75.00%,脓液80.72%. 正式培养前的标本涂片染色与培养结果高度符合. 结论 要开展微生物检验,要先开始原始标本的检查,终获得的结果较佳,这种方式可让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
作者:卞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收治的120例有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记录分析诊断的意义. 结果 符合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发作要求的有84 例,共发生缺血性ST-T改变355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81.8%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应用于临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薛秉文;蔡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6 例,根据确诊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 n=38例)和观察组( n=38例) ,观察组早期明确诊断后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延期确诊,前期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期进一步确诊为肺结核后再给予抗结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及胸片空洞改善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1.05%,对照组显效率为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早期做好全面检查,明确合并症的发生,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努尔卡马力·瓦依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中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2月——2014年12月间548例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中,腹腔穿刺检查、B超检查和CT检查阳性率均超过了90%,X线检查阳性率虽然很低,但患者确诊率较高. 治疗效果显示548例患者的治愈率为75.2%,有效率为18.4%,病死率为6.4%. 病死患者中,多以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失血为主要原因. 治疗过程中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1%,其中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所占的比例高. 结论 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复杂,失血及休克状况多,并发症产生的几率较大. 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及时抢救,采用多种有效的诊断检查方法,增加抗感染强度,从而抑制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褚全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mRNA水平IL-21 的表达,探讨IL-21 在RA患者外周血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40 名RA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和10名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提取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 的表达. 结果 RA组IL-2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期患者IL-21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 结论 IL-21 在外周血mRNA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以及判断RA疾病活动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推测IL-21 的升高促进RA患者TNF-α的上调和Th17细胞的增殖,为临床上针对IL-21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高犁;姜晶;钱惠忠;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