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伦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 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4例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并愿意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病人,无心肝肾等疾病,无米非司酮禁忌症,而且用药前三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并无子宫内膜及颈管内恶性病变,观察用药后效果. 结果 患者用药后出现闭经、下腹坠胀明显好转,无痛经,贫血得到明显改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分别缩小32.6%与48.3%. 结论 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爱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和县级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尚未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情况下,一些影响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王宏忠;张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肺栓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当前医学史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此种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而且让广大医生头疼的是此疾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高,提高肺栓塞疾病的诊断效率已成为当前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分析了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并对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及其诊断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作者: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予西药+针灸治疗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判断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皮损结痂时间及进展时间都短,疼痛后遗症少. 结论 针灸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较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好,后遗症少.
作者:张敏;尹红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36例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心脏病类型以及患者发病之前是否进行剧烈运动、饮酒、吸烟、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 结果 在危险因素方面,饮酒、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都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不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有2 例. 在心脏病类型方面,共19 例肺源性心脏病,占比52.78%,急性冠脉综合征7例,占比19.44%,肥厚性心脏病10例,占比27.78%. 结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21 世纪人类社会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问题之一. 为此,从2013年开始政府在全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活动,2014年我院作为石景山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被选为健康示范医疗机构的试点单位,为了全面创建健康示范食堂,食堂在环境、食品加工和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实践,并取得可喜的成效.
作者:姜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mRNA水平IL-21 的表达,探讨IL-21 在RA患者外周血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40 名RA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和10名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提取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 的表达. 结果 RA组IL-2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期患者IL-21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 结论 IL-21 在外周血mRNA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以及判断RA疾病活动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推测IL-21 的升高促进RA患者TNF-α的上调和Th17细胞的增殖,为临床上针对IL-21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高犁;姜晶;钱惠忠;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败血症患儿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以了解患病的致病菌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临床收治的败血症患儿110例,对患儿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试验,使用西门子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测定. 结果 所选败血症患儿的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64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2株,肺炎链球菌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 株;革兰阴性菌46 株,其中大肠埃希杆菌28 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8株. 在对药敏试验的检测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为100%,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98.9%,大肠埃希杆菌对氨苄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敏感.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为82.1%. 结论 通过对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选取有效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作者:夏鸫;武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必由之路. 实习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人才的质量,实习质量受学生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实习医院及科室等其它多种因素影响. 下面笔者结合我科教学工作,对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兰;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对83 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抢救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抢救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 结果 治疗48 小时后,治疗组早期泵衰竭有纠正、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缩分数(FS)、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明显改善、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参附注射液抢救治疗早期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早期死亡率低
作者:李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药学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方法 通过对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结果在290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记录后发现,其中有6大类的药物不合理运用想象较为严重. 超剂量扩大范围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72 .41%;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81.03%;药物联合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4.48%;不明药物成分重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1%;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晰的不合理用药放生率为6.55%;任意减少或延长药物服用时间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0.34%. 结论 在进行用药之前对药物的性能进行了解,避免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孙立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补肾疗法在临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CAA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西医与常规西医+补肾疗法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10%,乙组为89.7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经治疗后,RBC、WBC与Hb、PLT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且乙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 结论 针对临床 CAA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上给予其中医补肾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与血常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加强对以慢性每日头痛为首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和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 年3 月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以慢性每日头痛为首发的13例甲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 例患者女性11 例,男性2 例,年龄49-75 岁,平均(62.6 ± 4.8)岁,均以慢性每日头痛为首发就诊,确诊甲减症时间为1-8 天. 结论 甲减症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见,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以慢性每日头痛为首发时易在临床上被误诊. 因此加强对甲减症以慢性每日头痛为首发的认识,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提高诊断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李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颞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找出颞骨骨折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颞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采用减低mAs方案) ,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对获得的图像由放射诊断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 名在保证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对意见不一致者2人协商确定,从而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颞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所得图像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所得的图象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在曝光毫安、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以及剂量长度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颞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方面,64 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患者骨折伤势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其图像质量较高,在保证颞骨解剖结构细节显示的前提下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阿依恒·沙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20世纪90年年代未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报吿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前列. 东台市梅毒疫情发展态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5 年的4.40/10 万上升到2014年的22.40/10万. 为评估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控制梅毒的流行,笔者对不同人群进行了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现将结果报吿如下.
作者:申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 年8 月——2015 年8 月我院急诊接收并行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1例为A组;选取同期行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的另31例为B组,再在选取同期行卡托普利舌下含服联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31例为C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A、B两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DBP、SBP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A、B两组( P<0 .05 ). 结论 急诊应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海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9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恢复性分析. 结果 81例患者胎盘早剥存在明显诱因,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常见,其次为胎膜早破;早期表现以阴道流血及持续性腹痛为常见,其中轻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4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其中41例存在异常表现,诊断率为48.8%,其中重型30例,轻型11例,其它辅助检查诊断48例. 结论 胎盘早剥的发生往往存在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诊断需根据发病情况,症状、B超检查结果及其它检查综合分析,并根据孕周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生的发生率,改善母婴孕后.
作者:张会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子宫内膜异位累及的肠段,左侧以乙状结肠及直肠常见,在直肠子宫陷凹内可有紫色结节和粘连,右侧累及阑尾及回肠末端,病变位于浆膜层,有时累及肌层,很少破坏粘膜,但穿透性浸润可致粘膜溃疡及穿孔,由于浸润肠壁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反复周期性增生,症状可于月经来潮前明显.
作者:张力;买晓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我科微生物室对我院2014 年全年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作者:张春梅;董玲;杨建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绝经后女性接受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绝经后有取环需求女性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例). 对照组女性接受常规节育环取出手术方案,观察组女性接受在B超引导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方案. 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 治疗后记录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取环成功率、扩宫率、疼痛率、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绝经后取环女性在 B超引导辅助之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相对于传统取环手术成功率更为突出,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对患者身体损伤程度更低,有效保障患者预后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于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