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玉奎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9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恢复性分析. 结果 81例患者胎盘早剥存在明显诱因,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常见,其次为胎膜早破;早期表现以阴道流血及持续性腹痛为常见,其中轻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4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其中41例存在异常表现,诊断率为48.8%,其中重型30例,轻型11例,其它辅助检查诊断48例. 结论 胎盘早剥的发生往往存在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诊断需根据发病情况,症状、B超检查结果及其它检查综合分析,并根据孕周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生的发生率,改善母婴孕后.
作者:张会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营养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选取102 例在我院治疗后处于康复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采用临床营养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临床营养治疗联合常规治疗的非常满意占比70.59%(36/51)、满意度88.24%(45/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45.10%(23/51)、58.82%(30/5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占比11.76%(6/51)、不满意占比0%(0/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15/51)、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营养治疗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永秀;曾利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 年9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28 例患者,经口腔确诊均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要先正畸,然后通过正颌手术,纠正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上、下颌不协调部位,并且对患者错位牙列给予调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上、下齿咬合密切,咀嚼功能得到更好发挥,通过测量患者的 SNB与 ANB,结果显示,手术后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牙颌畸形,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颌密切度,提高咀嚼功能,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理想的选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广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依照患者发病时间分成两组,其中72h之内为观察组,72h之外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显著P<0 .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对发病在72h内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可行性分析. 方法 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08例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名患者,给予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临床治疗方法,即根管准备后填入氢氧化钙糊剂,在复诊无其他症状后给予根管填充,给予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临床治疗方法,即根管准备好后在牙胶尖蘸树脂类侧方给予加压术进行根管充填,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一周、一个月内的疼痛发生率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1 年复诊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一周、一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8.52%、12.9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周、一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11. 11%,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1 年后复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 88%,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与多次根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接近,可行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由于患者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基础疾病多且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因此病死率较高. 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迟缓,负性情绪多,家属的期望值高,给工作量较大的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结核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某社区150例人群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90),对照组不予以与结核病相关的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予以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干预组人群对调查问卷的各个内容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对结核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常见症状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在社区预防结核病中应用,提高了人们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瞒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84例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的有效情况、复发率和并发症. 结果 Ⅰ型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Ⅱ型、Ⅲ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1.82%. Ⅰ型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Ⅱ型组,而Ⅱ型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Ⅲ型组. 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以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随着患者病情的轻重而较好或较差. 此外,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因此,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刁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氟桂利嗪+布洛芬的方式对偏头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布洛芬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 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 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布洛芬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因为母婴同室的特殊性,因此容易出现极高的临床风险,临床危险性较高,所以对其开展全面的感染管理可以切实的降低母婴同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不确定性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对母婴同室病房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管理的方式做综述评价,文献资料从Medline、PubMed、CBMdisc、CBISTIC医学数据库等处整理获得,并进行综述评价.
作者:李菊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胆宁片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且都进行清淡饮食、适当体育运动. 治疗组28 例给予脂必泰治疗外加用胆宁片,对照组12例单纯给予脂必泰治疗. 两组均治疗3 个月,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TC、TG、LDL-C 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DL -C 升高(P <0. 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胆宁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邹昌群;谢辉;付生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为肥胖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5 年1 月——7 月间体检的9574 名儿童,进行肥胖发病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标准的20%为肥胖判定标准. 结果 9574 名儿童肥胖的总检出率为6.2%,男、女童分别是6.8%和5. 5%. 肥胖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各年龄组间的检出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1岁、2岁、3岁组分别是2.0%、5.0%、7.7%,4岁略有下降(6.1%),5岁和6岁明显回升,并达到高峰(10.4%和11.2%). 肥胖的性别检出率比较,总体上男童高于女童(P<0.05),3 岁、4 岁、5 岁年龄组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地区6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男童高于女童,学龄前期儿童是肥胖的高发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任惠梅;麻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其护理. 方法 本院康复科2012 年01 月——2014 年03 月收住院脑瘫患者80 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疗,磁疗,蜡疗,水疗,按摩,引导,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针灸、牵引及舒适护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法. 3个疗程后统计2组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中医药特色,有效的扩展了本病的治疗途径.
作者:娄欣霞;石彩晓;柴红;吴跃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盆腔炎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5 月至2014 年11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盆腔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研究组(98.48%)明显优于对照组(83.83%),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研究组(1.52%)明显低于对照组(7.58%),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将盆腔炎治疗仪和康妇消炎栓联合进行治疗,医生在确定治疗方式时可将此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伊拉达·乎玛尔别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从4各方面浅谈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升功力:①从一开始;②循序渐进;③增强体力;④练意运气. 以期在临床在可以优化推拿手法,增进功力,更好的发挥推拿在临床中的疗效.
作者:戴细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50 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钼靶乳腺片的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程度. 结果 钼靶乳腺片的检出率94%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80%,钼靶乳腺片的诊断准确率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78%,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为乳腺疾病患者使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进行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程度,在临床为乳腺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陈昌洋;薛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院环境是一个特殊的公共性区间,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作为医院重要的从业人员,护理人员是较为特殊的工种,需要每天处理和接触多种感染液、病人分泌物等等,从而成为感染高危人群. 为此,强化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杨正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 型糖尿病患者新的炎症指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 方法 对164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 PSG) ,根据是否有OSAHS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93例及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71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计算并比较两组NLR. 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而淋巴细胞数目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计算NLR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NLR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13 ±1.244对1.57 ±0.605,P<0.001). 结论 OSAHS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新的炎症指标:NLR.
作者:王龙;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绝经后女性接受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绝经后有取环需求女性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例). 对照组女性接受常规节育环取出手术方案,观察组女性接受在B超引导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方案. 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 治疗后记录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取环成功率、扩宫率、疼痛率、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绝经后取环女性在 B超引导辅助之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相对于传统取环手术成功率更为突出,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对患者身体损伤程度更低,有效保障患者预后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于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泵入咪达唑仑、芬太尼等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 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
作者:李俊;李仁虎;郑立东;李家宽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