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王玉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从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选取我院的4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死的部位,其中广泛前壁28 例,占70. 0%,局限前壁7例,占17.5%,下壁3例,占7.5%,下壁合并右室、正后壁2例,占5.0%. 超声提示心包积液13例,占32.5%,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3例,占7.5%,胸片提示胸腔积液15例,占37.5%.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延展6例,占15.0%,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3 例,占7.5%,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细菌性肺炎1例,占2.5%;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胸痛在24 -48h 缓解,均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结论 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超声和胸片检查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明确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腰椎牵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示观察组95.00%,对照组81.6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分析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定向药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的腰椎牵引治疗术,该法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音乐放松疗法对医疗工作者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仅不利于医疗工作者的工作,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集中了心理学、医学以及音乐学于一身,在舒压、放松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医疗工作者. 本文主要介绍了医疗工作者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后探讨了音乐对于医疗工作者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

    作者:吴波;田润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探究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 月期间收治的198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 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98.99%)明显高于对照组(84.85%),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考虑将阿奇霉素作为首选治疗方式,该药物可提高患儿治疗疗效,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古丽娜尔·肯加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92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后者在其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中医康复护理措施,使得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神经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探析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

    目的 分析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本研究所选取对象经病理诊断,发现患者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包括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淋巴管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粘液样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和核分裂活跃平滑肌瘤. 结论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和一般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依据良性肿瘤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文长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 n=45例)与对照组( n=45 例) ,研究组患者在其瞳孔未出现变化时进行手术,对照组则在患者瞳孔发生改变后为其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42 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例),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且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6 例);对照组患者总发生率为31.11%(14例),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及时的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可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质量,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谢丙豪;陈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后镇痛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在手术前15 分钟进行静脉注射,量为0.1ug/kg;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在手术前15分钟进行静脉注射,量为0.1ug/kg.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具有更明显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更低,P<5%. 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作者:陈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58例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以找出肝血管瘤治疗的佳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2012 年7 月到至今收治的58 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并对58 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在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血管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常见,占72.41%(42/58),肿瘤发生部位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血管瘤以单发病灶常见,占74.14%(43/58),单发病灶中右叶病灶多于左叶病灶,多发病灶以双叶多发常见. 结论 肝血管瘤在肿瘤大小、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临床治疗方面,我们要分析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肿瘤的大小、肿瘤的位置等,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肝血管瘤治愈率.

    作者:杨文雄;郑永;康利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56 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 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痊愈率,而且风险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亚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运动处方在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采用运动处方在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5 年8 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模式,研究组则根据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分析两组对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结果 运动后,研究组HAMD、PSQQI评分下降程度,ADL评分上升程度及心率改善程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 05). 结论 运动处方在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腹症误诊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腹症误诊的原因,提高急腹症( acute abdomen)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9例急腹症误诊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9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 急腹症病因复杂、变化快、误诊率高,提高对急腹症的认识,掌握诊治技巧.

    作者:王爱华;郭云霞;刘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治疗过期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治疗过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2 年1 月至2015年8月间确诊收治的240例过期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组织物排出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1.7%,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68.3%,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不完全流产率、失败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能够使得两种药物达到药效的峰值相接近,提升完全流产率,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田红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情况.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随意、分散的教育指导,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的母乳喂养的专门指导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泌乳量满足率、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的片面性和随意性,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术后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作者:黄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5 ±5.2周,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 ±5.2周,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德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后牙冠根折保存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后牙冠根折保存治疗的疗效. 方法 对13例13颗折裂牙结扎、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 结果 对其中13例13颗牙经3个月至3年的随访观察,优良率达84%. 结论 本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高艳艳;李玉兰;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的患者98例,分析和观察这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康复痊愈. 其中有23例患者遗留有角膜薄翳,1例患者患有角膜新生血管,1例患者有角膜白斑. 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显效,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达吾提;吐尔逊阿依亚合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GC-MS代谢组学平台研究血清和脑脊液的差异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通过采集相同来源大鼠的血清及脑脊液,甲醇提取并衍生化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对两者的差异进行研究. 结果 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的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存在区别,在鉴定出的84种化合物中,74种(占88.1%)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糖类、氨基酸等能量物质在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脑脊液. 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之间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为今后代谢组学样本取样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王亚琼;陈卫;钟水生;张华峰;邢以文;顾炳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这项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肺部占位和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提高了重要的诊断依据,通过活检枪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肺部疾病可以明确疾病性质. 我科自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对46例胸部疾病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28例急性内科老年性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对我院128例急性内科老年性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128例青年急性腹痛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 结果 老年急性腹痛患者较青年患者病因更加复杂,误诊率更高. 结论 老年急腹痛的误诊率比青年急腹痛的误诊率高,医生应加强对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认识,完善检查手段,减少误诊率.

    作者:李克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质量检测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工作的重点是灭菌与消毒,质量检测是确保供应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1]. 为了保障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效果,我们严格遵守卫生部关于医疗器械灭菌消毒效果的检测管理规定. 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质量检测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姚代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