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郭云霞;刘文利
目的 分析医院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 年5 月——2014 年12 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在DL-Bt64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培养阳性者进行常规的细菌分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培养的阳性率为11.6%,革兰氏阳性菌53.3%,革兰氏阴性菌占42.9%,真菌占3.8%. 所检出病原菌主要分布在 ICU、感染科、呼吸科和肿瘤科等. 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 结论 对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分析,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有效防止抗菌药物滥用,控制细菌耐药的增加.
作者:张新春;陈小波;王开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枣仁安神液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 方法 将235 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7 例和对照组118例. 两组均予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枣仁安神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枣仁安神液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增强患者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18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186 例进行分析研究,对病情及化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统一针对性规范治疗,6个月后进行复查,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此组护理干预的患者中高血脂症的各项指证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正常水平,平均值与第一次体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有效治疗手段是综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6 例,根据确诊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 n=38例)和观察组( n=38例) ,观察组早期明确诊断后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延期确诊,前期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期进一步确诊为肺结核后再给予抗结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及胸片空洞改善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1.05%,对照组显效率为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早期做好全面检查,明确合并症的发生,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努尔卡马力·瓦依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由于患者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基础疾病多且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因此病死率较高. 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迟缓,负性情绪多,家属的期望值高,给工作量较大的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辖区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辖区内一所中学和三所小学在校学生开展调查. 结果 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5%和7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传染病相关行为方面,中小学生行为正确率总体为78.6%,手卫生行为正确率较低,仅为33.7%,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处置方式正确率仅为29. 1%. 获得传染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分别为家长、教师和医生. 结论 辖区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总体较好,但与传染病相关的部分行为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孙佳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影响. 方法 对我院2013年运用的普通药学服务模式和2015年运用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观察两种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的不同影响. 结果 观察组采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药品差错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依从性、合理服药时间等方面要均优于普通药学服务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药学模式对患者用药的影响不同,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到院就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2%,而试验组为96.6%,对比得知,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姜忠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老年肾肿瘤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在老年肾肿瘤治疗中,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做好全面防范措施.
作者:顾德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食品中砷的测定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 方法 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砷的前处理方法研究,探讨不同方法对食品中砷测定结果的影响. 结果 在食品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好微波消解温度和压力、时间、试剂加入量以及取样量等,可以有效地进行上机测定,减少微量元素的损失,简化操作步骤. 结论 微波消解技术是一种经济、快速以及简便的检测前处理方法,适用于食品中砷的测定中样品的前处理.
作者:刘成相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剖析早期肺癌诊断过程中采用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男性肺癌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每组50人的方式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分析组给予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进行诊断,对比组则采用X线胸片方法,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分析组ⅠA期阳性检出率为48.00%,ⅠB期12.00为%,Ⅱ期为12.00%,Ⅲ-Ⅳ期为18.00%;对比组ⅠA期阳性检出率为22.00%,ⅠB期为8.00%,Ⅱ期为10.00%,Ⅲ-Ⅳ期为32.00%. 结论 在早期肺癌诊断过程中运用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方式,可有效检出早期肺癌病例,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可在肺癌筛查中广泛使用.
作者:徐跃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检测,分析哮喘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120例哮喘患儿为观察组,80 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利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两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 Mp-IgM)进行检测,并对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对比两组患儿的阳性率. 结果 两组患儿中,Mp-IgM感染阳性48例,其中观察组阳性44例(占36.7%),对照组阳性4例(占5%),观察组MP-IgM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 结论 哮喘患儿的发病与Mp感染密切相关,对发病患儿应尽早做Mp测定,尽早治疗有助于控制哮喘发病.
作者:范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生存质量. 方法 对152 例住院患者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 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所提高.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纠正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不良行为,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高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现代社会颈腰椎疾病越来越普遍的发生,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不乏严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给患者在身体和经济上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以牵引疗法为主配合针灸、药浴熏蒸、液体疗法为辅的治疗心得,对某些已达到手术程度,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手术的病人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道路. 同时,不足之处,也希望得到广大同行的指正.
作者:马强;于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方法 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仅使用蓝光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二联活菌颗粒0.15g,每天3次;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每日2次抚触,每次15-20min;3组均连续治疗6d,治疗后经皮黄疸仪测定经皮黄疸指数. 结果 治疗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与B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治疗A组(P<0.05). 结论 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触及枯草二联活菌颗粒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加湿加温下联合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轻、中度哮喘患者50例,在氧驱动下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及肝素. 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变化. 结果 治疗哮喘有效率92.59%,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联合雾化能快速缓解老年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控制病情,是一种较为安全、方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祖木热提·阿不都热合曼;木尼热·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防治结核病的效果. 方法 结合淄博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依据患者登记本等资料上报的中国结核病控制季报表,依据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且项目办定期开展技术质控与监督检查,探讨防治效果. 结果 DOTS市可疑者就诊率为1. 9‰,高于非DOTS市0.5‰;DOTS市涂阳率28.5(1/10万),高于非DOTS市为10.5(1/10万);DOTS市涂阴率46.2(1/10 万),高于非DOTS市20.4%(1/10 万);DOTS市活动性人数80.0(1/10万),高于非DOTS市36.8(1/10万);DOTS市初治治愈率为92.3%,复治治愈率为85.8%,高于非DOTS市78.7%、68.0%. 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可强化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光;纪淑英;宫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21 世纪人类社会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问题之一. 为此,从2013年开始政府在全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活动,2014年我院作为石景山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被选为健康示范医疗机构的试点单位,为了全面创建健康示范食堂,食堂在环境、食品加工和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实践,并取得可喜的成效.
作者:姜凤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较单纯口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此报道共选择自愿配合治疗的UC病人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安奈德加中药灌肠治疗组34例,强的松加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 SASP)口服对照组34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表现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西药配合灌肠治疗UC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