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烁;耿立梅;闫红倩;刘新发;于向艳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6 例,根据确诊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 n=38例)和观察组( n=38例) ,观察组早期明确诊断后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延期确诊,前期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期进一步确诊为肺结核后再给予抗结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及胸片空洞改善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1.05%,对照组显效率为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早期做好全面检查,明确合并症的发生,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努尔卡马力·瓦依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盆腔炎治疗仪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5 月至2014 年11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盆腔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研究组(98.48%)明显优于对照组(83.83%),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研究组(1.52%)明显低于对照组(7.58%),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将盆腔炎治疗仪和康妇消炎栓联合进行治疗,医生在确定治疗方式时可将此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伊拉达·乎玛尔别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将80 例18 岁至65 岁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人. 对照组: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5ml+0.9%氯化钠注射液5mL;观察组: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5ml+舒芬太尼10μg(2mL) +0.9%氯化钠注射液3mL. 比较麻醉前、后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镇静、运动阻滞评分及镇痛作用时间. 结果 麻醉前、后2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5min,1、2和4h 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麻醉10 -30min,观察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丛阻滞麻醉,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减少静脉镇痛镇静药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
作者:胡俊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肺栓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当前医学史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此种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而且让广大医生头疼的是此疾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高,提高肺栓塞疾病的诊断效率已成为当前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分析了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并对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及其诊断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作者: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中医在月经不调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纳入病例800 例,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2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应用中医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江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本院近三年呼吸内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148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5.0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41株,占70.24%,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 结论 本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陈庆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探讨CT与MRI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临床特点以及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与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中,25 例为多发者,5 例为单发者,一共有55 个病灶.T2WI均呈现高信号,T1WI10例呈现低信号者,20呈现中等信号. 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患者的CT与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有利于原发性脑淋巴瘤的临床诊断.
作者:常广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继发性肠套叠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情况. 方法 我院近一年收治符合标准的小儿继发性肠套叠患儿35 例,均实施超声检查,研究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空气灌肠检查或手术治疗证实诊断结果. 结果 35例患儿中,26 例出现右侧腹部套叠包块,9例患儿为非右侧肠套叠包块;26例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4例为不典型低回声包块. 35例患儿中,30 例行 X线透视空气灌肠,15 例整复成功,20 例行手术治疗. 结论 超声检查对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超声检查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可作为临床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三氧化物多聚体( MTA)与Vitapex糊剂对成年根尖孔未闭合炎性病变的治疗效果. 方法 筛选出34例患者共37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给予MTA待其凝固后根充,对照组Vitapex根尖诱导待根尖硬组织形成后根充. 术后定期复查,评价临床效果和X线结果. 结果 实验组中X线片显示12例根尖低密度影完全消失,6例根尖低密度影范围缩小,1例未缩小或增大,平均就诊次数3.2次,周期12.6d. 对照组中X线片显示5 例根尖低密度影完全消失,5例根尖低密度影范围缩小,8例未缩小或增大,平均就诊次数6.4次,周期312.7d. 结论 MTA有效促进成年未闭根尖孔炎性病变愈合,缩短就诊次数,提高患牙的治愈.
作者:金月;金明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对IVF成功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7月间来我院不孕不育科就诊并进行常规体外受精( IVF)者55 例(女方排卵正常) ,进行精液常规化验,并且进行精子染色分类,观察各种畸形精子的比率,按照头部畸形在50%为界分为两组(大于50%者26例,小于50%这29 例) ,并在IVF的过程中观察两组各自对卵子受精的影响,然后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头部畸形的精子在各畸形精子占多数,但头部畸形占比率相对稍低的人怀孕几率相对偏大. 结论 在不育症患者中,精子畸形率的高低对怀孕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头部畸形的精子比例与怀孕的几率呈负相关.
作者:余金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采用运动处方在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5 年8 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模式,研究组则根据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分析两组对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结果 运动后,研究组HAMD、PSQQI评分下降程度,ADL评分上升程度及心率改善程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 05). 结论 运动处方在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除应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以外,发病24 h后均应用祛瘀益气利水汤口服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莹;王彦红;何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疝及腹壁外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腹壁切口疝与腹股沟疝病例数增长尤为明显,大部分外科医生对此病认知不断加深,并越来越重视该病的治疗. 关于腹壁外科手术方式较多,大部分手术还需要移植人工合成材料及生物材料. 广泛的应用累积了较多有益经验,但也有部分不甚理想的结果与状况. 因此,对于腹壁疝的诊断及治疗应制定文件进行规范.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及腹壁外科学组2012 年6 月颁布了《中国腹壁疝诊疗指南》. 理解掌握指南有助于腹壁外科手术技术进步,将具有法律效应及规范性的条款为医生提供参考,可使腹壁疝诊断与治疗得以更好结果,并对临床工作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灵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侵袭性肺部真菌性疾病,目前其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但由于该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现报告我们诊治的1例肺隐球菌感染患者.
作者:杨艳娜;赵广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胃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治疗及转归的影响分析. 方法 从2014 年4 月到2015年1月,选取我院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44/48);102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成功止血占比97.06%(99/102),转外科进行急诊手术止血患者占比1.96%(2/102),死亡占比0.98%(1/102),恶性肿瘤患者经胃镜下治疗症状好转后进行手术治疗. 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效果显著,早期发现出血可以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降低病死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彦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穿孔修补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3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治疗.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 例( 3%)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例(12%),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传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6 例采用常规的抗凝与溶栓西医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改善,观察组治愈47例(54.7%),显效24例(27.9%),有效14例(16.3%),无效1例(1. 2%),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治愈22例(25.6%),显效28例(32.6%),有效20例(23.2%),无效16例(18.6%),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防治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的效果,不良反应少且用药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回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 这种病常将目标锁定在少年或青壮年,虽然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或仅有轻度心前不适、心悸,但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至猝死者也并不鲜见. 它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因此,做好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兰春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n=60)和常规心电图组(n=60),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率差异显著(P<0.05);在检查结果方面,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动态心电图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结果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
作者:张风兰;马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亦可用于军团菌肺炎和衣原体感染等等. 阿奇霉素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临床上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尤其是小儿和体弱者,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明显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 本人于2015 年1月——6月对静滴阿奇霉素的100例患者加口服蒙脱石散后减轻胃肠道反应效果明显,分析如下:
作者:侯荣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