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峰
目的 本文着重地探讨了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CSEA)在脐以下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 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66例脐以下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效果和其不良反应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 结果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麻醉效果、作用时间、麻醉药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p<0.01). 结论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脐以下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佳,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副作用少的优点,应在临床手术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其护理. 方法 本院康复科2012 年01 月——2014 年03 月收住院脑瘫患者80 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疗,磁疗,蜡疗,水疗,按摩,引导,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针灸、牵引及舒适护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法. 3个疗程后统计2组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中医药特色,有效的扩展了本病的治疗途径.
作者:娄欣霞;石彩晓;柴红;吴跃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及寒战的影响. 方法 将82 例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ASAⅠ-Ⅱ级,对照组术中不给予任何保温措施,观察组术中加用热风毯、加温输液仪.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表现. 结果 ①T2、T3、T4时,对照组体温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 ②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为(5.2 ±0.9)min、发生2例寒战(4.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 ±1.8)min及13例(31.7%),P<0.01. 结论 术中保温措施有利于降低苏醒延迟及术后寒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娜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的患者98例,分析和观察这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康复痊愈. 其中有23例患者遗留有角膜薄翳,1例患者患有角膜新生血管,1例患者有角膜白斑. 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显效,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达吾提;吐尔逊阿依亚合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伤寒、副伤寒传播的流行风险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采用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对某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因子分析法得出经常食用凉菜、经常饮用生水、经常食用烧烤、经常在外就餐、有接触史、卫生习惯差是伤寒、副伤寒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常食用凉菜、经常饮用生水及经常在外就餐是伤寒、副伤寒的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伤寒、副伤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经常饮用生水、食经常用凉菜及经常在外就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控制伤寒、副伤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正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通过采集相同来源大鼠的血清及脑脊液,甲醇提取并衍生化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对两者的差异进行研究. 结果 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的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存在区别,在鉴定出的84种化合物中,74种(占88.1%)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糖类、氨基酸等能量物质在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脑脊液. 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之间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为今后代谢组学样本取样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王亚琼;陈卫;钟水生;张华峰;邢以文;顾炳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中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2月——2014年12月间548例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中,腹腔穿刺检查、B超检查和CT检查阳性率均超过了90%,X线检查阳性率虽然很低,但患者确诊率较高. 治疗效果显示548例患者的治愈率为75.2%,有效率为18.4%,病死率为6.4%. 病死患者中,多以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失血为主要原因. 治疗过程中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1%,其中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所占的比例高. 结论 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复杂,失血及休克状况多,并发症产生的几率较大. 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及时抢救,采用多种有效的诊断检查方法,增加抗感染强度,从而抑制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褚全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1 年5月至2013 年4 月收治的存在高血脂疾病的患者中抽取141例进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 对照组选取血脂康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择达日布八味丸对患者实行治疗. 观察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准. 结果 中医证候的治愈总体有效率为,研究组97.18%,对照组85.71%,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检验血脂的指标中,研究组总体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4.29%,研究组显著优出对照组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蒙族药物达日布八味丸用于治疗存在高脂血疾病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格根塔娜;乌云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心力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的破坏和/或功能的损伤,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运载氧的能力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的临床综合征. 它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探究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总结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应用于慢性心衰治疗的方法.
作者:程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56 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 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痊愈率,而且风险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亚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试纸法与镜检法这两种尿液检验方法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择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的160 例患者,取其尿液样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尿样使用试纸法与镜检法两种方法检测,组间检测结果予以比较. 结果 在假阳性率上,试纸法为4.55%,镜检法为4.35%;在假阴性率上,试纸法为59.09%,镜检法为56.52%. 两种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 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尿蛋白以及尿隐血这三个方面,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其它的指标差异并不明显,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 结论 镜检法与试纸法的检测结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尿检时可以同时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郝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 月接收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以及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梗塞、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予以中西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疑似为肠梗阻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采用X线进行检查和诊断,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以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6 .67%( 26/39 ) ,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38/40). 2组对比,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疑似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进行检查,可有效观察患者的病灶部位和病情程度,诊断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6 例采用常规的抗凝与溶栓西医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改善,观察组治愈47例(54.7%),显效24例(27.9%),有效14例(16.3%),无效1例(1. 2%),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治愈22例(25.6%),显效28例(32.6%),有效20例(23.2%),无效16例(18.6%),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防治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的效果,不良反应少且用药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回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必由之路. 实习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人才的质量,实习质量受学生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实习医院及科室等其它多种因素影响. 下面笔者结合我科教学工作,对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兰;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颞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找出颞骨骨折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颞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采用减低mAs方案) ,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对获得的图像由放射诊断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 名在保证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对意见不一致者2人协商确定,从而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颞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所得图像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所得的图象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在曝光毫安、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以及剂量长度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颞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方面,64 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患者骨折伤势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其图像质量较高,在保证颞骨解剖结构细节显示的前提下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阿依恒·沙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儿科住院患儿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ALRI)占有很大的比例,相当一部分是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其中病毒感染为常见[1].RSV、ADV、IFVA、IFVB、PIV1、PIV2 和 PIV3 是 ALRI的常见病毒病原[2].病原快速诊断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探讨特异性IgM 抗体在ALRI病毒病原快速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对207例ALRI儿童的急性期血清进行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同时用成熟的已被国际公认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DFA)对这些患儿的同期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对临床医生更好地解读检测结果有所帮助.
作者:尹东杰;张荣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情况. 方法 抽查2011年6月——2014年6 月我市某区5 家医院10900 例胎儿出生缺陷产前检查情况,同时调查产前诊断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筛查及诊断的方法有胶体金免疫方法检测、B超检查,利用胶体金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蛋白、孕妇血清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初步筛查唐氏高危患儿,并对其做进一步产前诊断. 利用B超对神经管畸形进行筛查. 结果 在10900例孕妇中,120 例有出生缺陷,所占比例为11.00%,主要包括40例唐氏综合症高危患儿,所占比例为0.37%,24例为神经管畸形,所占比例为0.22%,56例为其他畸形,所占比例为0.51%. 结论 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能够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春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输尿管中段结石运用超声定位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 结果 80 例患者中,79 例完全排出,占98.75%,其中69 例一次性成功,占87.34%;6例二次成功,占7.59%;4例三次成功,占5.06%,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结论 临床上运用超声定位碎石对输尿管中段结石进行治疗时,不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一次性碎石率,降低复发的风险.
作者:闫丽华;魏丽艳;李克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从4各方面浅谈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升功力:①从一开始;②循序渐进;③增强体力;④练意运气. 以期在临床在可以优化推拿手法,增进功力,更好的发挥推拿在临床中的疗效.
作者:戴细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