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东杰;张荣波
当前我国在无偿献血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推动我国献血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讨论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在静脉肾盂造影( IVP)中拍摄立位腹部平片对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作用. 方法 我院经过临床证实的1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做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松开压迫器后拍摄仰卧位平片,如果发现因肾积水,输尿管及肾显影不良时,给患者行站立前后位腹部平片,观察患侧输尿管及肾的显示情况. 结果 立位腹部平片患侧梗阻以上输尿管及肾的显影情况明显好于卧位腹部平片,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李辉;黄嵘甡;焦卫东;王平;刘娜;晋克;赵阳;白亮;郭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联合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2013 年7 月至2014 年2 月临床疑似宫腔息肉的病人经阴道二维超声及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检查,且经宫腔镜确诊的6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49 例,诊断符合率为76.56%(49/64). 联合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60 例,诊断符合率为93.75%(60/64). 结论 联合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冯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着重地探讨了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CSEA)在脐以下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 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66例脐以下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效果和其不良反应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 结果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麻醉效果、作用时间、麻醉药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p<0.01). 结论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脐以下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佳,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副作用少的优点,应在临床手术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对45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复诊治疗情况的分析,了解在当地农村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同时参照我国相应的指南要求找出差距,并探讨分析可能的原因;由于农村患者的个人素质,对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医疗环境、医疗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以及传统治病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明显滞后,离指南的要求相差甚远,使相当数量的脑血管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现状,应引起政府、社会、医疗界对农村的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给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高淼;刘林莺;闫雯;韩旭东;肖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过去几十年间,受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认知偏差、社会一些不良宣传及营养因素导致巨大儿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剖宫产率一度高达 60%以上[1]. 随着对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医生、孕妇及家属都逐渐了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但由于剖宫产术后受疼痛、少食、活动不便、产妇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影响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我院对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56例剖宫产产妇及498例正常产产妇进行了临床观察及产后4个月追踪,对剖宫产及正常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014年1月——2015年1 月1 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选取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其中剖宫产356 例,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无任何影响母乳喂养并发症的阴道分娩产妇498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产次、家庭条件、营养状况、孕期检查情况均无明显差别,均无影响母乳喂养的全身并发症.
作者:关素华;刘君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绝经后女性接受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绝经后有取环需求女性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例). 对照组女性接受常规节育环取出手术方案,观察组女性接受在B超引导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方案. 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 治疗后记录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取环成功率、扩宫率、疼痛率、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绝经后取环女性在 B超引导辅助之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相对于传统取环手术成功率更为突出,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对患者身体损伤程度更低,有效保障患者预后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于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藏医外治疗法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49 例痛风患者,对其行藏医外治疗法,治疗完成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行藏医外治疗法的149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02例,好转的有43例,无效的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2%,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 藏医外治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剔除腐肌、排除脓血的作用,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疗效持久,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梁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耳鼻喉教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耳鼻喉教学的正常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证耳鼻喉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建构式教学法开始得到了较多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构建式教学法在耳鼻喉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作者:徐婧瑶;于红霞;高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且讨论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COPD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开展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患者26 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IPF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特点、以及X线胸片、胸部CT等表现. 结果 分析出COPD组患者较IPF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发展较快,具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低氧血症十分明显,但是IPF组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有所缓解. 结论 通过两组实验对比研究发现,COPD组和IPF组都有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这两种反应特征都存在.
作者:江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对收治的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微波治疗的42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微波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无痛苦及出血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长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mRNA水平IL-21 的表达,探讨IL-21 在RA患者外周血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40 名RA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和10名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提取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 的表达. 结果 RA组IL-2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期患者IL-21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 结论 IL-21 在外周血mRNA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以及判断RA疾病活动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推测IL-21 的升高促进RA患者TNF-α的上调和Th17细胞的增殖,为临床上针对IL-21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高犁;姜晶;钱惠忠;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治疗;C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以及踝肱指数定量分析ABI等. 结果 三组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5 );A、B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差异更明显;治疗后三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 三组治疗前的IMT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A、B两组患者的IMT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更明显,C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三组治疗前的踝肱指数ABI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更明显,C组患者无明显变化. 结论 氟伐他汀和阿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控制斑块,效果显著,且氟伐他汀可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 月收治的老年肾肿瘤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在老年肾肿瘤治疗中,后腹腔镜辅助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做好全面防范措施.
作者:顾德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较单纯口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此报道共选择自愿配合治疗的UC病人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安奈德加中药灌肠治疗组34例,强的松加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 SASP)口服对照组34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表现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西药配合灌肠治疗UC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情况. 方法 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2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血常规检验结果. 结果 110例贫血患者中小细胞性贫血67 例(60.9%),大细胞性贫血43 例(39. 1%). 对照组与小细胞性贫血组相比,MCH、MCV、Hb、MCHC及RDW指标水平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与大细胞性贫血组相比,RBC、MCH、RDW、Hb及MCV指标水平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孕妇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应定期开展血常规检验,早期发现贫血情况,对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控制.
作者:马清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呼吸功能锻炼,时间维持半年,采用肺功能仪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锻炼前后的肺功能的检测.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锻炼6个月后其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锻炼前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锻炼前后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锻炼6 个月后其肺功能指标明显比同一阶段的对照组患者良好. 结论 坚持系统的呼吸道锻炼有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王金凤;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药指纹图谱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鉴定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所应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及其他方法. 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弥补了性状、理化、显微鉴别不足. 以指纹图谱作为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共识.
作者:魏晓琳;王建龙;赵海南;王茜;李涛;唐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小组讨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客观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笔者在皮肤性病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的尝试,并在学期末与学生进行座谈反馈,取得了一定成绩.
作者:王秀芬;丁长锐;张松迪;徐羽龙;于浩淼;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n=60)和常规心电图组(n=60),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诊断,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率差异显著(P<0.05);在检查结果方面,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动态心电图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和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结果均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
作者:张风兰;马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