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敏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抗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2014 年1 月份至10 月份我院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者88 例在使用前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探讨检测结果在支持细菌感染方面的异同. 结果 C-反应蛋白支持患者感染率为94.32%,白细胞支持患者感染率为54.5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支持患者感染率为76.14%,淋巴细胞比率支持患者感染率为68.19%. 结论 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在结果判断上有差异性,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率和准确率.
作者:孙改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院的资源管理多见于内部管理,在耗材采购时显示出与供应商互动繁琐、反应迟滞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建设的供应商管理平台的应用打破了低值耗材人工采购的传统模式,通过平台,供应商和医院共同参与对医院低值耗材的有效管理.
作者:沈海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针对儿科临床治疗消化不良使用莫沙必利所具备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4年2月到2015 年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1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每组50 例,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莫沙必利进行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接受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患儿治疗总体有效概率为98%,参照组则为86%,两组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 儿科临床治疗消化不良使用莫沙必利所具备的效果非常理想,不良反应非常小,患儿预后良好,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广泛的使用.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扩增VCP(799-1560)、VCP(1447-2406)、VCP(1 -891)基因,并将扩增片段导入猎物载体 pMyr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猎物载体 pMyr-VCP (799-1560)、pMyr-VCP(1447-2406)和pMyr-VCP(1-891),用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酵母菌 cdc25H,检验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有无毒性及自激活作用. 经序列分析,该试验成功构建了VCP截段基因酵母双杂交猎物载体,且该猎物质粒的表达产物对酵母菌cdc25 H无毒性和无自激活作作用.
作者:于海强;杨万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可行性分析. 方法 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08例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名患者,给予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临床治疗方法,即根管准备后填入氢氧化钙糊剂,在复诊无其他症状后给予根管填充,给予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临床治疗方法,即根管准备好后在牙胶尖蘸树脂类侧方给予加压术进行根管充填,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一周、一个月内的疼痛发生率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1 年复诊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一周、一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8.52%、12.9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周、一个月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11. 11%,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1 年后复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 88%,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与多次根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接近,可行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传染病防控的基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按照目前的免疫规划程序,每名儿童从出生到上学前需接种常规免疫22针次,每年全市接种量达到了120余万剂次,每完成一针次接种需要经过问诊、登记、告知、接种、观察等多个环节,由于等候时间长、人群拥挤,增加了接种工作的难度,极易出现不安全隐患和纠纷,为了适应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自2004 以来,沈阳市先后进行了标准化门诊建设和数字化门诊建设,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儿童家长的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高冬梅;董桂华;朱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本研究所选取对象经病理诊断,发现患者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包括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淋巴管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粘液样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和核分裂活跃平滑肌瘤. 结论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和一般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依据良性肿瘤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文长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重型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急、症状重,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我们自2002年以来,我们科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重型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
作者:申作青;管勤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肺栓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当前医学史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此种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而且让广大医生头疼的是此疾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高,提高肺栓塞疾病的诊断效率已成为当前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分析了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并对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及其诊断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作者: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玄菊解毒含漱液治疗妊娠期冠周炎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 例妊娠性龈炎患者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 A 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B组予以1%双氧水5ml/牙+生理盐水5ml/牙冲洗治疗基础上,联合玄菊解毒含漱液含漱治疗,疗程为一周. 采用视觉模拟尺法,让患者分别评价治疗前后自发性疼痛和吞咽疼痛的强度,对其止痛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A组)对疼痛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玄菊解毒含漱液组方精简,剂型优越,对于妊娠期冠周炎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作者:杨里娜;徐倩容;左渝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84例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的有效情况、复发率和并发症. 结果 Ⅰ型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Ⅱ型、Ⅲ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1.82%. Ⅰ型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Ⅱ型组,而Ⅱ型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Ⅲ型组. 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以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随着患者病情的轻重而较好或较差. 此外,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因此,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刁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法医学实践中,如何正确评价损伤、疾病在死因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成为这类检案对当事人进行量刑定罪及调处的关键. 为探讨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特点,明确损伤与疾病在检案中的关系,划分损伤与疾病关系参与度原则,本文对有损伤参与的70 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死因鉴定提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曾浩天;崔瑶;高云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及结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数据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中的Hb、Hct、PLT、RBC值显著优于对照组,WB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 MCV、MCH和 MCHC值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凤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针对基础疾病及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单用胺碘酮.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 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的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是季节性常见病、多于冬季,且发病率逐年增高. 现在致病因素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恶化的自然环境、绿色逐渐减少、各种生产排放有害气体,再加上来自各方的压力,用烟缓解压力已成习惯.清泻活血汤对于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火瘀闭证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如下:在100 例治疗组患者中,有55例患者治愈,有20例患者的疗效为显效,有8 例患者的疗效为有效,有3 例患者的疗效为无效,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在60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治愈,有12例患者的疗效为显效,有11例患者的疗效为有效,有2例患者的疗效为无效,患者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方配伍特点有三,一是以麻黄五桂枝解散在表之风寒,配白勺酸寒敛阴,兼制麻黄、桂枝辛散之性,使用方散中有收;二是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在肺之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阖,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三是以麻黄、桂枝散风寒,并以姜、辛、夏温化水饮,内外同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吾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 取纳入病例40 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中医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别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 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差别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且视力改善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阳;张丽华;封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给予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阳明经针刺法治疗. 每周5-6 次,4 周1 疗程. 两组患者均采用 Ashoworth张力评分评定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AD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r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 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痉挛程度.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痉挛程度分别为(2.61 ±1.36)、(81.11 ±14.88)、(84.05 ±1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 ±1.18)、(69.60 ±17.80)、(74.59 ±16.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拮抗肌群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均有效,但是拮抗肌群透刺法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现代中药鉴定方法与传统的鉴定方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更多现代科技被应用于中药鉴定中,更好的保证了中药的质量. 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 本文论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和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与其他中药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为这项技术今后的应用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陈云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耳鼻喉教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项目,在此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耳鼻喉教学的正常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保证耳鼻喉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建构式教学法开始得到了较多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构建式教学法在耳鼻喉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作者:徐婧瑶;于红霞;高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 月——2014 年2 月间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98 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 结果 在原因上,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为APA_IgG(抗磷脂抗体)阳性以及其他原因(包括感染、内分泌、解剖以及遗传原因). 对所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95%(96例),效果较好. 结论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较多,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葛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