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目的 探讨Ⅱ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64例Ⅱ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好转率. 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77.7%. 结论 对Ⅱ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羽;刘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查找分析引起产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积极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樊德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全麻脊柱外科手术后改良交接单设计与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脊柱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14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责任护士应用改良后的术后交接单(由交接单1与交接单2组成),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记忆性床边交接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交接班和健康宣教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交接班用时、护士病情了解率、漏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相关健康知识掌握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后的脊柱外科全麻手术后交接单能节省交接时间;护士掌握患者病情,保证患者交接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减少交接漏项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能较全面掌握相关健康知识.
作者:王文泽;姜晓丽;齐宝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及应用价值. 结果 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12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为依据:优良率达到92.5%. 结论 对胫骨平台双踝骨折患者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解剖复位,强化内固定效果,方便患者早期接受功能锻炼且发生软组织并发症概率偏低,患者满意程度高.
作者:崔洪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接收的48 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闭合或切开式复位,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5.71%;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62%;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5.71%. 所有患者中无1例发生感染或钢板螺钉断裂等并发症. 经2年回访,复发的患者有2例,复发率为4.17%. 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损伤部位的恢复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继续探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唐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13例,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9%,低于观察组92.3%,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江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16 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观察组采取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先评估病人的学习状态及学习需求,同病人保持协调. 教育目标由护士与病人共同制定. 对照组则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根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护士制定教育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及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高于对照组(x2 =5.15,P﹤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优于对照组(x2 =5.85,P﹤0.01);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 =4.42,P﹤0.01). 结论 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教育结果明显优于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胃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治疗及转归的影响分析. 方法 从2014 年4 月到2015年1月,选取我院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44/48);102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成功止血占比97.06%(99/102),转外科进行急诊手术止血患者占比1.96%(2/102),死亡占比0.98%(1/102),恶性肿瘤患者经胃镜下治疗症状好转后进行手术治疗. 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效果显著,早期发现出血可以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降低病死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彦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了解女性哺乳期子宫上环术出血的原因,更有效提高女性在哺乳期接受子宫上环术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子宫上环术且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患者,随机收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葆宫止血颗粒.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以下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子宫上环术前月经量、治疗前月经量以及治疗后月经量,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患者有一定概率发生出血情况,对此类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联合葆宫止血颗粒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且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50 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钼靶乳腺片的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程度. 结果 钼靶乳腺片的检出率94%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80%,钼靶乳腺片的诊断准确率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78%,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为乳腺疾病患者使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进行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程度,在临床为乳腺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陈昌洋;薛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S100A4与ki-67基因在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培养SGC-7901人胃癌细胞系,用该细胞建立裸鼠胃癌模型;收集36例伴腹膜转移的胃癌原发灶及腹膜转移灶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判定S100 A4以及ki-67基因在癌旁正常组织、胃癌原发灶以及腹膜转移灶中的不同. 结果 发现S100A4以及ki-67 基因在转移灶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而原发灶中的表达又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 结论S100A4以及ki-67 基因在胃癌的发生以及种植性腹膜转移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殿栋;段建中;张克实;刘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治疗不典型异位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破裂运用腹腔镜探查辅助药物杀胚与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作用分析. 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42 例不典型异位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破裂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1人,其中一组为腹腔镜辅助药物杀胚组,另一组为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组,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血HCG值以及三个月后输卵管是否通畅. 结果 经过分析讨论显示腹腔镜辅助药物杀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组,无论在住院天数、血HCG值还是输卵管通畅情况等方面都比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组效果好. 结论 在不典型异位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破裂疾病的治疗当中,腹腔镜辅助药物杀胚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住院时间短、血HCG值较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结核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比较荧光染色法应用前后实验室涂阳检出率及发现涂阳患者占活动性患者的比例的变化. 结果 通过荧光染色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阳性检出率及涂阳患者占活动性患者的比例(P<0.05). 结论 荧光染色法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也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传染性.
作者:丁瑶;叶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120 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甲组患者应用传统基础护理,乙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 对比治疗效果、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结果 干预后乙组患者满意评价、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甲组,疗效明显比甲组好(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对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 -01——2014 -11 在本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孕妇1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8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对2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及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1).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控制率的影响. 方法 对辖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了解有关于糖尿病防治知识. 结果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居民了解糖尿病正确生活方式,提高了糖尿病控制率. 结论 虽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糖尿病控制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长期、大范围的进行,才能有长远的效果.
作者:纪军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文对近10几年刮痧疗法的实验研究作了详细分析,从机制研究的角度指出了刮痧有效的机理,并综合分析相关文献,从不同方向提出了研究刮痧机理的角度和切入点,对刮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米永琼;苏莹;贾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 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4例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并愿意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病人,无心肝肾等疾病,无米非司酮禁忌症,而且用药前三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并无子宫内膜及颈管内恶性病变,观察用药后效果. 结果 患者用药后出现闭经、下腹坠胀明显好转,无痛经,贫血得到明显改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分别缩小32.6%与48.3%. 结论 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爱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高血压病空巢老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152例高血压病空巢老人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方面的行为情况,并对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使高血压空巢老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饮食、生活习惯、情绪方面的不良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 .01 ). 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干预是能有效地提高高血压空巢老人患者相关知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娟;李娟;张家明;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