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淯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糖、血脂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为显著,血脂水平普遍下降。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治疗时可根据其具体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范莉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变化及胰岛素用量合理调整。方法收治拟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分析其透析开始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规律血液透析后,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后需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常锋;周波;李银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措施及成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5年11月起启动的人文关怀,总结护理措施及成效。结果发放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团队协作、本职工作、护理管理、职业环境、工作回报、职业生涯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人文关怀之前。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通过对护理专业人员开展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于莉莉;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重症加护病房(ICU)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我院重症加护病房的患者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费用、入住的时间、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P <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在重症加护病房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徐梅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72例足月妊娠且临产出现胎儿窘迫的产妇进行研究试验,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36例接受阴道助产术分娩,Ⅱ组36例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对该两种方案的分娩结局作评估。结果Ⅱ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率为2.78%,显著比Ⅰ组的并发症率(19.44%)低,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新生儿 Apgar 评测≥8分者占69.44%,平均评测结果为(8.45±1.01)分,相比Ⅰ组的52.78%和(7.28±0.87)分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结论对足月妊娠且临产出现胎儿窘迫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分娩,对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常桂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旨在对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收集22例我院临床确诊的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者的基本信息、诱发因素、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与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引发和没有按医嘱使用胰岛素与没有进行按期产检等诱因有关系。内分泌和产科医生会诊确定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全部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28.37%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54.55%、实验组早产的发生率18.24%低于对照早产发生率24.37%、实验组剖宫产率27.27%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43.37%(P 均<0.05)。结论进行科学合理的产检、不断降低血糖、按医嘱使用胰岛素能预防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通过治疗后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孟春园;宫晓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新生化颗粒结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利用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安络血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采用服用新生化颗粒结合安络血片,连续服用五天,同时给予三天的肌内注射缩宫素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主要通过对比两组流产出血量,以及平均出血时间的对比,两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新生化颗粒结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减少流产后子宫出血症状,临床效果较佳,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正念减压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常规药物替代治疗与健康心理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训练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经过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 <0.05)。结论正念减压能有效对患者的负性念头、情绪进行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靳芳;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临床上有一些特殊患者,不能自主进食,但是若是长期不能进食,会直接影响到其营养摄入,长此以往,不仅其营养摄入难以保证机体的实际需求,还容易导致代谢紊乱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鼻饲法是一种有效的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开展鼻饲治疗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性,很容易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使得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主要对社区家庭护理中鼻饲操作的风险管理予以简单分析。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度和Ⅱ度概率之和为92.00%)、阴道 PH 值(4.76±0.27)、雌二醇(19.57±2.64pg/ml)、促卵泡素(49.35±4.76IU /L)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安全有效。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经治疗后,显效者26例,无效者4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丁丽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应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相应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半年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相应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在本次研究实验中,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晓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中 Caspas -3和 Caspase -9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术前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 Caspas -3和 Caspase -9检测。结果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中的 Caspas -3、Caspase -9表达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动脉介入治疗能够缩小患者病灶体积,在动脉介入后患者癌组织中的 Caspas -3、Caspase -9的表达增强,说明介入治疗能够促进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具有预测肿瘤组织对介入治疗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张亮亮;王绍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30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共完成百余次化疗,其中完成全部疗程者7例,其余患者完成部分化疗或放弃。结论给予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化疗的护理,教育患者配合治疗,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不良反应,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保跃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自2013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 ICU 收治的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定义的标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对象,同期抽取ICU 的无感染征象的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非感染组对象,抽取此期间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测定 sTREM-1,并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测定三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发现,除 TNF -α指标外,三组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 <0.05);其中 sTREM-1、PCT、hsCRP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正常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通过评价三种指标对于 SIRS 的诊断效能发现,sTREM-1的诊断临界值是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也均高于其余两种指标。此外, sTREM-1在死亡人群中是呈显著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存活人群,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sTREM-1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可早期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沈丽娟;关云艳;王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中度持续哮喘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中度持续哮喘患者采用常规的吸入激素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即包括 ACT 评分和呼气流速峰值(PEF),经过治疗好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中度持续哮喘,和常规的激素吸入治疗,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效果相对较佳,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疟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例疟疾患者为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从发现疾病、医院上报、疾病治疗、健康宣传、疫情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就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首例发病患者后,及时采取镜检、恶性疟原虫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经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防科复核,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送服治疗。后期开始接诊5例输入性疟疾,累及报告6例。随后,我院按照传染病防御和控制措施开展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结论针对疟疾应及早确定病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做好疫情有效控制措施,预防疫情进展。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消心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不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采用小剂量氯比格雷与消心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边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血站血液标本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措施。方法对现阶段我站血液标本质量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失误、标本送检失误、试管的保存温度、受检者身体因素等,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的制定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结论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相关血站工作人员应该规范各项操作,以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郭双梅;田利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