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

赵世杰

关键词: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长骨骨折, 运动功能, 延迟愈合
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掌指关节损伤的临床诊疗

    目的:浅谈掌指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掌指关节置换应慎重实施。关节活动度丧失50%以上、关节软骨接近完全损伤的患者可选择关节置换。结论治疗的目的是减轻关节的肿胀,提高关节的活动度。

    作者:包广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意义评析

    目的:本文案例均选自于我院骨外科34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应护理对策,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17例患者中3例出现切口红肿的现象。1例出现切口感染,14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2例膝关节韧带拉伸受限,1例出现膝关节弯曲障碍。对照组17例患者中3例出现创口延期愈合的现象。10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5例膝关节韧带拉伸受限,2例出现膝关节弯曲障碍。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精神出现轻度焦虑1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者精神出现轻度焦虑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0.3%。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多因暴力引起膝关节的损伤,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然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丽;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2-6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1.8±1.5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6.3±0.2,显效率为86%,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2.4±1.3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5.4±0.6,显效率为80%,比较上述数据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但是泮托拉唑抑酸作用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精神神经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氧疗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保暖,帮助患者勤翻身拍背并定时吸痰。结果90例患者中,65例经过了积极的治疗及有效护理痊愈出院;20例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并出院;5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要密切留意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一旦发现患者产生突发性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郝秀杰;张利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新进展

    吞咽作为人类必须进行的基础的生理活动之一,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发生在脑卒中患者身上一种非常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呈直线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吞咽功能障碍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以此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作者:张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 AchR 抗体水平及病情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 AchR 抗体,并对病情程度评分。结果AchR 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有特异性,其水平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应重症肌无力的严重程度。结论我们观察发现 AchR 抗体测定一定范围内不能用于判定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

    作者:孙慧勤;刘芷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核磁共振扫描(MRI)检查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探讨核磁共振扫描(MRI)检查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腮腺区肿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所需分别应用核磁共振扫描和 CT 扫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展开观察与研究。结果所选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在60例患者中,病灶属于良性的患者共有44例,属于恶性的共有16例,经 CT 诊断检出腮腺区有肿块的患者有3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50.0%,其中,诊断为良性的患者有24例,符合率为54.54%,诊断为恶性的有6例,符合率为37.5%;核磁共振扫描诊断检出腮腺区有肿块的患者有3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53.3%,诊断为良性的患者有28例,符合率为63.6%,诊断为恶性的有4例,符合率为25.0%;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腮腺区肿块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扫描或 CT 技术诊断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病灶的发展状况,对恶性或良性肿瘤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是提高临床确诊率的重要技术。

    作者:南晓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6年10月在灵台县西屯镇卫生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疗效总结。结果中医骨伤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结论手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机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杜永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静脉采血时发生晕针的护理干预对策

    晕针是一种心理活动导致生理现象并产生临床症状的过程。是由于患者精神紧张而造成暂时性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为能力的现象[1]。特点是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晕针多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床广泛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晕针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探讨,从而尽量减少晕针现象的发生,使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作者:张艳锟;杨建霞;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方面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45例,第二组45例。第二组给予手术全期护理,第一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第一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0%,第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4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手术全期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泗阳县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泗阳县参加管理的部分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泗阳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部分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分组纳入,即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行针对性随访管理,参照组行常规随访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管理效果。结果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接受随访管理,研究组患者高血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随访管理效果更佳,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随访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有效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中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史春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分析小儿术后深麻醉、浅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术后深麻醉、浅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共56例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儿在深麻醉下拔管,对照组患儿在浅麻醉下拔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心率血压较拔管前有明显上升(P <0.05),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术后深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浅麻醉下拔除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军;肖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析前列地尔与长春西丁治疗急诊眩晕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析急诊收治眩晕患者用前列地尔、长春西丁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2016年收治存在眩晕症状患者8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本文数据来源,以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为准将其分为 A 组(前列地尔治疗)和 B 组(长春西丁治疗),各组有患者40例。比较两种药物对急诊眩晕患者的疗效。结果经眩晕相关疗效判断后,A 组患者有8例患者为无效,B 组患者判定无效患者1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7.5%,统计学处理,P <0.05,提示有差异;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种药物治疗下患者血流平均流速和收缩峰值数据进行检测,提示在药物干预后指标均有改善而 A 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统计学处理,P <0.05,提示有差异。结论眩晕患者用前列地尔和长春西丁药物治疗对于相关症状均的改善均有一定作用,相对于长春西丁,前列地尔对患者眩晕的缓解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应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FP 方案(5-FU 750 mg/m2持续泵静推 d1-4,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TP 方案(TAX 135-175mg/m2静滴 d1,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DCR =90.32%,对照组 DCR =70.9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 TP 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病情。

    作者:马德;候娟;吴志伟;陈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体检流程健康体检;对照组采用传统体检模式。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受检时间较观察组长,但对照组体检效率、受检者满意度及体检可信度均不如观察组;观察组沟通能力、护理礼仪、健康宣教及主动服务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健康体检路径对提高体检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议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中心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中心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7.61%;常规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5.2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发现无差异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结局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若使用药物流产,排除绒毛之后的两周,患者阴道流血不止,且通过病理诊断以及超生检查发现结果反常时,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谭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下咽癌的诊断治疗与误诊分析

    下咽癌,是原发于下咽部的恶性肿瘤。其以鳞状细胞癌为主(95%以上),易发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梨状窝、环后区、咽后壁。下咽癌发病率较低[1],虽然各国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年发病率仅约为(0.17-0.80)/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5.0%,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0.3%。虽然其发病率并不高,但早期发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待症状明显(如吞咽困难、痰带血丝以及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且浸润性较强,恶性程度较高,半数下咽癌确诊时已并有淋巴结转移[2-3],是头颈外科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4]。而且下咽癌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仅有30%-50%[5]。正因为这些特征,以及其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是局部晚期,所以下咽癌的诊断与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难题之一。本文对下咽癌的诊断进展、误诊分析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长玉;刘业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经治疗后,显效者26例,无效者4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丁丽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延边地区森林脑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对延边地区2007年至2016年森林脑炎的发生、发展、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按照地理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及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延边地区近10年来森林脑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延边地区周围各县市均有发病病例,其中以安图县、汪清县、敦化市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月份主要从4月份到10月份,发病的高峰期为6、7月份。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仍需继续加强对森林脑炎预防教育,并应提高病毒检测及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马哲;许银花;吴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