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谭黎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茵, 肠毒素, 荧光 PCR
摘要:目的:建立引起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国标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从食物中毒样本中分离及培养,并用荧光 PCR 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进行快速检测。结果10份呕吐物样本中8份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80%,样本通过荧光 PCR 快速法检测,全部为 B 型肠毒素。结论荧光PCR 检测法作为初筛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支持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儿科肿瘤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①对两组患儿家长发放《置管患儿家长认知表》,评估患儿家长护理前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肿瘤 PICC 置管患儿家长对置管的认知度,减少 PICC 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淑贞;张小满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注意事项分析

    目的:研究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临床护理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中心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狂犬疫苗接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在其接种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研究干预效果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结果狂犬病的发病率为0%。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狂犬病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惠秀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调查

    目的: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意义。方法采用使用前后对照研究。将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实施前1年(对照组)以及实施后1年(干预组)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8-80岁、机械通气时间≥48h 的患者纳入本调查。用 VAP 临床诊断标准进行 VAP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 VAP 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住院病死率、细菌分布变化等。结果调查患者89例,对照组41例,干预组48例。VAP 发生率(对照组42.7%,干预组32.6%)、VAP 发生时间[对照组(4.3±4.1)d,干预组(6.2±3.0)d]以及住院病死率(对照组36%,干预组32.6%)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干预组发生 VAP 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O.03)。结论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可显著降低早发型 VAP 的发生率。

    作者:卢云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方法对73例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7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均于射频消融治疗后4-7d 出院。出院后随访1、3、6个月,复查超声、CT 检查,56例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17例肿瘤消失。结论术前全面护理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中娴熟的医护配合与观察、术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成功保障。

    作者:李智瑶;李国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增强 CT 检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CT 增强前不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发放调查表,对比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 CT 检查认知程度。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CT 检查认知程度比较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0%,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少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至2016年10月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治愈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治愈2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按照 ADL 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分,对照组患者>60分和<40分的患者分别为20例、46例;治疗组患者>60分和<40分的患者分别为45例、24例,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治疗

    目的:分析探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进行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出现膀胱颈痉挛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颈痉挛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日痉挛出现频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以及双氯芬酸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痉挛消失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泗阳县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泗阳县参加管理的部分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泗阳县疾控中心随访管理的部分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分组纳入,即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行针对性随访管理,参照组行常规随访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管理效果。结果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接受随访管理,研究组患者高血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随访管理效果更佳,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随访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有效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中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史春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种听力方法组合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种听力方法组合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未通过的164例出生3-9d的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等三种不同多种听力组合方法测定3月龄-6月龄患儿听力情况。结果本次所测的328耳中84.8%(278/328)为正常耳,15.2%耳异常。50耳异常耳中3耳听力轻度损失,13耳听力中度损失,19耳听力重度损失,15耳听力极重度损失,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耳占68.0%。结论多种听力方法组合是客观、准确诊断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虽然 ABRV波反应阀被视为听力损失指标,但不能作为听力损失诊断的唯一工具,为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率需将多种听力检测方法联合应用。

    作者:张晓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先心病患儿手术250余台,其中室间隔缺损89台,房间隔缺损72,动脉导管未闭46台,法洛氏四联症10台,其余为复杂先心病。结果所有接诊患者中60%-70%需要在手术室全麻下行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低年龄段患儿而言,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监护和处理对其手术成功和术后顺利恢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性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性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比较突出的问题。髋关节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手术风险大,据权威研究报道: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的1年内因并发症造成的死亡率达30%,致残率高达50%[1]。早期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更多的卧床时间,更好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锻炼,降低骨折术后致死率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案。临床常见的髋关节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解剖锁定钢板等;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及加重基础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好,争取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翼锦;潘观华;刘春莲;谢伟雄;王忠;杨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多种西药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与用药前后的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联合用药前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就属神经系统。结论由于头孢菌素类临床药物联合西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吐尔逊·吐尔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灭幽汤对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使用灭幽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40例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加用灭幽汤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门诊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灭幽汤对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曹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R 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危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领域也十分薄弱。在医疗机构当中,国外对危机管理较为重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医院危机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方法可及时防范和应对突发危急,从而实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蒋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开展基础治疗加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采取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 Fugl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的(P <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佳,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勇芹;周美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快速记忆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快速记忆法,就是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的,能够指导人们遵循记忆的规律,有效提高记忆速度和质量的方法。快速记忆法由多种具体的方法组成。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同仁作一交流探讨。

    作者:郭志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为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抗凝治疗、控制高血压、纠正酸中毒及饮食疗法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予以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两组完成治疗后,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大于后者(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其采用百令胶囊联合尿毒清予以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延缓其进展。

    作者:陈逸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评估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42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干预组(n =22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参照组(n =20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后,干预组2例(9.09%)发生并发症,参照组6例(30.0%)发生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干预组、参照组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等指标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术后予以综合护理所起到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在明显缩减患者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的基础上,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晋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