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林冬梅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3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明显的促进临床上心血管疾患者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促进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病理黄疸5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测量值.结果 观察组经蓝光照射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后经皮胆红素测量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能加快新生儿的恢复时间,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作者:郝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栓塞(P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PE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满足肺栓塞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燕;李锦霞;方平;张宝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运动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治疗中采用运动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物理疗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A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治疗中,采用运动功能训练与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影响产房护理安全因素与对策的探讨

    目的 研讨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此因素的解决对策.方法 经过考察发现我院妇科产房中的一些隐藏着的不规范及危险因素,通过制定产房护理管理工作规则来制约和提高助产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降低产房事故发生率.结果 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产房的相关护理工作得到高效安全运行.讨论 当今社会,人们对医疗卫生的安全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产房的护理人员所担负的安全责任也越来越重,因此产房人员应不断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步骤进行,才能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参芎葡萄糖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参芎葡萄糖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观察组.结论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石慧娟;郭惠;王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0.05%地奈德乳膏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取158例我院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5月份到2016年8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实验组采用0.05%地奈德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 (77/79),对照组为75.9% (60/79),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症状分值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性不明显,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以及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0.05%地奈德乳膏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高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普通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普通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腰椎滑脱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平片进行判定,对照组采用MSCT进行判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滑脱程度、类型、部位.结果 治疗组的普通X线平片判定腰椎滑脱类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8.2%,阴性预测值53.8%,阳性预测值为100%;对照组的MSCT判定滑脱类型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普通X线平片和MSCT判定对腰椎滑脱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普通X线平片和MSCT判定腰椎滑脱部位和程度的准确性较高;但是在判定腰椎滑脱类型的时候,MSCT比普通X线平片的效果好,MSCT在普通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息.

    作者:薛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措施,研究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痰菌转阴情况来比较护理疗效.结果 研究组48例患者中,护理疗效为显效或有效的有46例,总有效率达95.9%;对照组48例患者中,护理疗效评定为显效或者有效的患者为39例,总有效率为81.2%,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利于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步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病人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病人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搜集近一年内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人,观察组44人,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作者:杨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研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并对比研讨.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者中抽取88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8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44例对照组(传统手术方式),44例研究组(微创手术),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90%比对照组77.2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瘢痕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9%比对照组36.36%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疾病可考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疗效好,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可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在外观上的需求.

    作者:孟和吉日戈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 将本院收取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晚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一个月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效,对缓解患者病情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杨晨;冯群;郝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症状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此病发病急而且出血量多,若不及时诊治和急救,可因急性大量内出血而导致休克,甚至造成临床死亡[1].急救能否成功与抢救时间与护理措施紧密相连,因此,妇产科护士对急性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熟练掌握,这是术前准备的必要措施,也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讨论的急性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汇报如下.

    作者:韩颖;李岙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中抽取2013级学生共37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专题讲座,并比较培训前后护生的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培训后,绝大部分知识点知晓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护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帮助在校护生掌握预防职业暴露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水群;陆春;韦文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药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医药行业,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设备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到医疗设备中为病例的诊断提供了依据.医药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医疗设备管理中心职能也发生了变化,打破了传统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推动了医院的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医药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作者:袁景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阴道分娩产妇使用预见性护理后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阴道分娩产妇共140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就产后出血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产后2小时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的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病患者病例共计1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老年病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老年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在接受老年病疾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应用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使脊神经前后根阻滞的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腹、盆腔手术,肛门、会阴部手术,及下肢手术.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具有低脂溶性、较低的神经心脏毒性、感觉-运动分离、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现将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应用的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陈璐;孙义;张析哲;马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白血病患儿应用PICC及普通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白血病患儿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普通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6例白血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静脉化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给予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28例给予PICC,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和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2.1%和7.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和3.6%,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接受静脉化疗中采用PICC置管方式可有效减少静脉炎和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柯美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血脂异常1850例患者,收集其血清血脂生化检验样本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检验,对照组使用拉网式检验方法,研究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检验,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检测血脂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以及载脂蛋白B的阳性率,并对比两组方法检测血脂中这些指标的准确性和效果.结果 经检验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检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时,两组方法检测无显著差异,但在检测载脂蛋白A(ApoA)(实验组8.2%,对照组3.5%)、载脂蛋白B(ApoB)(实验组o为33.5%,对照组为18.9%)时,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准确率和可靠性较高,能有效辅助临床诊断,提高患者诊断率.并且,分级检验成本更低,更适合大众,值得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并与和本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和DD水平及Hcy和DD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DD水平明显上升,Hcy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宽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