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对胆囊术前胆囊周围粘连评估的价值研究

钟洁愉;孙德胜;钟立明;胡正明;宫琳

关键词:超声检查, 造影剂, 胆囊切除术, 粘连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造影评估胆囊术前胆囊周围粘连状态的可行性及判断要点.方法 102例胆囊结石患者在行胆囊切除术前进行胆囊区超声造影检查,并根据术中胆囊周围粘连情况分为无粘连组及粘连组;分析两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及差异,总结粘连组的胆囊区增强特征.结果 3个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有助于诊断胆囊周围粘连:(1)胆囊壁不均匀增强;(2)胆囊游离缘与周围组织间正常平行低增强带的消失;(3)囊壁游离缘周边存在不规则的条片状高低混杂增强区.该3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可于胆囊切除术前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胆囊周围粘连,对手术难度判断和术式选择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声速测算对乳腺肿物诊断价值的初探

    目的 通过声速匹配技术测定乳腺肿物的声速(sound velocity,SV),探讨SV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女性患者共99个乳腺肿物进行声速匹配技术检查,获得相应的声速匹配值(zone speed index,ZSI),进而得到病灶的SV.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SV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肿物的SV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 1).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佳临界点为1 561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5%、91.7%、88.9%.结论 SV测算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欧冰;智慧;吴嘉仪;罗葆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与骨水泥相关的致死性肺栓塞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86岁.主因摔伤后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h入院.X线提示:左股骨颈骨折.欲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41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室射血分数:64%.下肢血管超声:双下肢深浅静脉未见阻塞.CTPA未见肺栓塞征象.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填入抗菌素骨水泥,植入即刻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遂进行心肺复苏术.

    作者:王萤萤;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频术中探头测量正常青年手腕部小关节结构正常值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术中探头测量掌指关节及近节指间关节的有效性,获取相应结构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选择无手部症状的4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Philips iU22 7~15 MHz靴形线阵术中探头观察其优势侧手的掌指关节、近节指间关节及腕关节的相关结构,并进行关节积液、滑膜、软骨厚度、滑车等结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计算积液及滑膜的平均值、标准差、95%医学参考值范围,分析籽骨的出现率.结果 近节指间关节直接可见积液的平均深度为0.72 mm,积液直接可见率为70.5%;掌指关节直接可见积液共7例,显示率为3.5%,腕关节均未显示直接可见的积液.拇指籽骨显示率为100%,小指籽骨显示率为53.8%.结论 术中探头小巧,分辨率高,操作灵活,适用于手部小关节观察,测量的正常参考值准确,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钱亚君;沈伟伟;贾建文;崔立刚;刘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弹性成像诊断BI-RADS Ⅳ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助力式弹性成像(EI)及声辐射脉冲力技术(ARFI)在BI-RADS Ⅳ级乳腺肿块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BI-RADSⅣ级乳腺肿块采用EI及ARFI技术诊断其良恶性,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EI及ARFI技术诊断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6%、100%、88.5%及75%、99.3%、67.9%.两种方法在诊断BI-RADSⅣ级肿块良恶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成像能辅助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花;成涓;冉海涛;张萍;宋卫香;游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对胆囊术前胆囊周围粘连评估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造影评估胆囊术前胆囊周围粘连状态的可行性及判断要点.方法 102例胆囊结石患者在行胆囊切除术前进行胆囊区超声造影检查,并根据术中胆囊周围粘连情况分为无粘连组及粘连组;分析两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及差异,总结粘连组的胆囊区增强特征.结果 3个超声造影增强特征有助于诊断胆囊周围粘连:(1)胆囊壁不均匀增强;(2)胆囊游离缘与周围组织间正常平行低增强带的消失;(3)囊壁游离缘周边存在不规则的条片状高低混杂增强区.该3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可于胆囊切除术前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胆囊周围粘连,对手术难度判断和术式选择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钟洁愉;孙德胜;钟立明;胡正明;宫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原发性肝内妊娠1例

    患者女,28岁.停经56 d,HCG阳性,因纳差不适来我院查体.既往有3次人流史.超声显示:子宫轻度增大,内膜回声增粗,宫内未见妊娠囊回声,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肝脏扫查于肝右叶胆囊内侧见一大小85 mm×80 mm×55 mm椭圆形高回声,中央为无回声区,其内可见一团块状较强回声(图1).CDFI:该回声中可见一小管状无回声区,具有节律性搏动,连续多普勒测量大约150次的原始搏动(图2).

    作者:邓振刚;刘德祥;彭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主动脉窦部结构参数改变对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影响的三维超声研究

    目的 采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技术测量轻度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患者主动脉窦部结构参数,探讨其在轻度AR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76例轻度AR患者和32例无AR的对照组行RT 3D TEE检查,测量左、右、无冠窦面积(Al、Ar、An),冠窦顶到窦部的高度(Hls、Hrs、Hns)及冠窦容积(Vl、Vr、Vn),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进入Logistic回归的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轻度AR组Al、Ar、An、Hls、Vl、Vr和Vn的增大是不均衡的.Hls、Sr和Vl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P=0.048、P=0.012、P=0.040),在ROC曲线下面积均>50%.结论 冠窦容积的不均衡改变使主动脉窦空间结构失常,冠窦面积和窦顶高度亦发生不均衡的改变,导致轻度AR的发生.

    作者:潘宇;古丽齐满·霍加阿布都拉;穆玉明;唐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直至肺动脉瓣口1例

    患者男,42岁.因胸闷、气逼半年,加重3个月入院检查.查体:呼吸20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10/5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叩诊向左侧稍扩大,心率86次/min,律齐,心前区闻及连续性杂音,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胸片:两肺充血;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右心室增大为主.

    作者:叶艳艳;刘燕娜;盛旅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肺静脉血流频谱改变对胎儿心脏异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肺静脉血流频谱改变对胎儿心脏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6例胎龄为22~38周的胎儿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胎儿心脏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146例和异常组60例,异常组中包括心律失常8例和心脏结构异常52例.检测两组肺静脉血流相关参数:S波(收缩期峰值速度)、D波(舒张期峰值速度)、A波(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计算S/D、S/A、(S-A) /D(静脉峰值速度指数),比较两组间上述参数,以上参数与胎龄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 52例心脏结构异常胎儿中,5例肺静脉频谱A波缺失,9例A波反向;8例房性早搏肺静脉频谱中A波提前出现,打乱正常的A-A间期,A波之后可见一高大的S波.正常组与心脏结构异常组中A波正向病例比较:(S-A)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 /D与孕周相关系数为-0.156,P-0.061.结论 肺静脉血流参数可作为评价胎儿心脏异常的一项指标.

    作者:罗兵;董凤群;王义成;张晓花;郭亚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对尘肺病患者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尘肺病患者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尘肺病患者胸膜进行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尘肺受检者的胸膜病变在超声影像学检查中有胸膜增厚、胸膜结节、胸膜粘连、胸膜钙化、胸膜凹陷、胸腔积液、气胸等7种主要表现.CT、超声对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6.00% (132/200)和65.00% (130/200).两种检查方法对胸膜病变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824),两者的Kappa系数为0.779(P<0.001).结论 超声对尘肺病胸膜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CT相媲美,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朱林平;李忠学;杨金平;王瑜;陈圆圆;李智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钙化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再认识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中的钙化类型和微钙化分布特点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对已行甲状腺手术及穿刺活检的730例患者(764个结节)的病理结果与其术前甲状腺高频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764个结节中恶性结节191个,良性结节573个,含钙化结节189个,恶性及良性结节含钙化者分别占55.50%(106/191)、14.48% (83/573),P<0.01,含钙化灶与不含钙化的结节恶性构成比分别为56.08% (106/189)、14.78% (85/575),P<0.01;微钙化结节恶性发生率高(64.39%),粗钙化、周边钙化及含钙化斑的结节亦有恶性的可能(39.13%、28.57%、25.00%).结论 任何形式的钙化都是恶性的风险因素,微钙化更具有特异性,尤其是簇状或密集分布以及合并粗钙化的微钙化结节恶性风险更高.

    作者:郑静;徐金锋;李华峰;罗慧;彭启慧;石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维超声评估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及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分析盆底肌收缩期盆膈裂孔超声形态学参数变化与盆底肌力的相关性.间隔1个月后,由2名医师分别对存储的超声三维容积数据再次进行后处理及测量.结果 纳入统计分析77例,盆底肌力值与盆底肌收缩期各超声参数改变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5),其中与耻骨直肠肌长度及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变化幅度呈中度相关(r=0.46~0.68),与盆膈裂孔左右径变化幅度呈弱相关(r=0.33).同一观察者前后2次超声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7~0.97,不同观察者超声测量的ICC为0.70~0.91,可重复性好.结论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可有效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肌收缩功能.

    作者:陶均佳;徐莲;刘菲菲;胡兵;应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胎儿先天性膈疝的产前诊断和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CDH)的产前超声表现,评价超声肺重比(UFLB)对CDH胎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CDH的胎儿26例,应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VOCAL)技术获得胎儿肺体积,采用二维超声测得的生物参数经Hadlock方程系统自动生成胎儿质量,计算得到胎儿UFLB,随访胎儿产后及引产结果,并与产前诊断结果作对照.结果 26例孕妇中,18例选择中止妊娠,尸检后病理证实为CDH;选择出生后手术的8例患儿,2例术后未建立自主呼吸而死亡,其余6例胎儿术后至今均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应用UFLB诊断胎儿肺发育不良(PH)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1.8%,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81.8%,诊断准确率为83.3%.结论 产前超声对CDH的诊断是可靠的,应用UFLB可以较准确的评价CDH胎儿肺脏发育情况,单纯CDH不合并其他畸形的患儿预后与胎儿肺脏的发育情况关系密切.

    作者:王晓光;陈骊珠;蔡爱露;孙佳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健康人群颈动脉弹性

    目的 探讨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评价健康人群颈动脉弹性的参数及其影响冈素.方法 健康体检志愿者168例,按年龄分为5组:20~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0岁以上组,分别表示为A、B、C、D、E组.应用QAS软件记录双侧颈动脉的弹性参数顺应性系数(C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反射波增强指数(AIx),分析各项参数在颈总动脉左右两侧、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PWV、AIx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年龄呈正相关,CC呈逐渐降低趋势,与年龄呈负相关;两侧颈动脉弹性参数之间不存在差异;AIx在两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中性别差异明显,表现为男性AIx值低于女性AIx值;PWV与CC呈负相关,而AIx与PWV、CC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应用QAS技术能为颈动脉弹性功能的评价提供全面的弹性参数,为临床准确评价动脉弹性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刘婷;周琦;姜珏;冯晓蕾;李容;王华;李安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胎儿四肢畸形1例

    患者女,20岁.孕1产0,孕36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顶径8.7 cm,头围32.1cm,腹围32.7 cm,股骨长7.1 cm,ROA,胎盘左侧壁,2级,羊水大无回声区2.7 cm,羊水指数6.7 cm,胎心率138次/min,右上肢近段可显示,远端未显示,左上肢近段可显示,远端见一手指,余手指似未见明显分离,右下肢可显示,足底长3.2cm,足趾未显示,左下肢可显示,足底长4.8 cm,第一、二足趾似可显示,余足趾未显示(图1),胎儿颈部见U形压迹,余未见明显异常,灰阶超声检查,无CDFI显示.超声提示:(1)单活胎,头位;(2)胎儿双足畸形,左上肢远端异常待排;(3)羊水偏少;(4)可能脐带绕颈1周.孕妇不同意进一步检查,足月顺产1女婴,四肢远端肢体缺陷畸形:右手掌、右足缺失,左手、左足分别有一指、趾,余指、趾缺失,其他情况良好(图2~3).

    作者:周金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正常高值血压者股总动脉弹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检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63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双侧股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即弹性系数(β)、僵硬度(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用常规血管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同期检查的5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左、右侧股总动脉的β、Ep、AC、AI、PWVβ及IM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之间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高值血压组股总动脉的β、Ep、PWVβ均增高,AC降低,IMT、AI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下降;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优越于常规超声,能更早的发现股总动脉弹性改变,对临床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股总动脉作为采样血管波形相对稳定,重复性较好.

    作者:阚艳敏;马琳;杨华;韩秀玲;吴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DFI与CEUS对卵巢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超声造影(CEUS)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分析6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这两种诊断技术均能较好诊断和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果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超声造影更有利于及时发现病灶组织变化,能进一步提高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

    作者:周文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误诊子宫肌壁间、宫旁及盆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患者女,48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3d入院.患者除偶有下腹坠胀外,无任何不适.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触及不清楚,盆腔可触及一巨大实性不规则包块,大小约14.0 cm×12.0 cm×8.0 cm,边界清楚,质地偏硬,较固定,无压痛.B超显示:子宫略大,宫体左侧壁回声不均匀,探及一13.6 cm×7.8 cm×11.0 cm实质不规则低回声包块,与子宫左侧壁分界不清楚.CDFI:血流信号较丰富,为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PSV 75.2 cm/s,RI 0.59.诊断提示:子宫左侧巨大实质非均质肿块,考虑卵巢肿瘤,子宫左侧壁受侵可能.术前检查肿瘤5项无异常.

    作者:郭亮;张近;袁权;蔡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新鲜标本的超声影像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离体新鲜标本进行超声检查,对所探察到的97个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并编号标记,将标记淋巴结声像图与其病理结果作对应分析.按病理结果分为2组,淋巴结转移为阳性组46个,淋巴结无转移为阴性组51个.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二维声像图特征.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表现为形态趋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光滑,短径>0.7 cm,长径/短径≤1.6,淋巴门移位或消失,皮质不均匀增厚,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表现,灰阶超声多可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玲;何以敉;林礼务;薛恩生;高上达;叶琴;吴丽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体-肺循环分流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肺动脉瓣血流动力学的动态观察

    目的 通过建立体-肺循环分流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猪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肺动脉瓣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实验组30只小猪,外科手术建立体肺循环分流模型,假手术组6只.术前及术后每间隔2个月做1次超声心动图,连续监测7次.取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肺动脉加速时间(PAAT),肺动脉减速时间(PADT),右室射血时间(RVET),计算PAAT/RVET比值.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V)和压差(△P),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统计学方法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 PASP逐渐增高(P<0.05);不同观测时点的PAAT、PADT、RVET、PAAT/RVET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呈先增高后降低表现(P<0.05).结论 建立左向右分流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随着PASP的升高,PAAT、PADT、RVET及PAAT/RVET值呈先增高后降低表现.

    作者:罗小菊;吴棘;郭盛兰;罗帅伟;黄喜玉;李群;郭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