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分子营养学对食品科学专业的重要性分析

田玉洁

关键词:分子营养学, 食品科学专业, 重要性
摘要:分子营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与食品营养学紧密相关.介绍了分予营养学的发生、发展,阐述了食品科学专业分子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新了为食品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分子营养学课程的重要性,有科于新形势下学生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科学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吩嗪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本文概述了吩嗪的DNA的嵌入和结合等相互作用、拓扑异构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抗氧化和抗电荷转移等作用机制,旨在发现生物活性更好的吩嗪化合物.

    作者:居斌;高小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10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采用生理盐水冲管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6例,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能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覃环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乙肝患者纳入慢性病随访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纳入慢性病随访管理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随访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复发率(30.95%)高于观察组(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优质随访管理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安仕勇;王来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影响探究

    目的:探完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 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世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地:研究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异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的方法上加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产的患者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异常妊娠的产妇分娩前后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辅助产妇健康生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尚宪;晏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功能量表(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症状量表(疼痛、恶心呕吐和疲倦乏力)和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动能量表(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症状量表(疼痛、恶心呕吐和疲倦乏力)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功能量表(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疼痛、恶心呕吐和疲倦乏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舟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研究进展

    患者参与护理决策[1]是将患者参与为中心的思想融进护士的护理程序、操作程序及健康教育程序中,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健康决策和促进自我护理.这也意味着护理模式从原来的主动(护士)一被动(患者)型向指导(护士)一合作型(护患)和共同参与型转化.相关研究指出[2-4],患者参与护理决策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对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研究尚少,本文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现状,分析我国在该方面存在的不足,进提高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水平.

    作者:苑娜;刘春娥;于克玲;于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口服酵素引起的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服用酵素(日本产)2粒后,约4小时双上肢出现散在芝麻大小的皮疹,发痒,出汗后,有针刺样疼痛;自主服用开瑞坦10mg,1次/日,效差.次日,病情渐加重,病人眼睑及面部亦出现皮疹,遂即来医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0℃,脉搏82次/分,血压140/100mmHg,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四肢、躯干均可见黄豆或绿豆样大小的皮疹及大片风团.颈软无抵抗,四肢活动正常.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宋晓烨;邵焕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等指标大小.结果: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阴性率为93.33%(28/30),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6.67%(2/30),说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33%(28/30);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阴性率为70.00%(21/30),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0.00%(9/30),说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00%(21/3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溃疡面愈合,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华卫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大豆皂甙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中NO和iNOS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并黄酾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小肠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20mL/Kg生理盐水溶液,其余各组在同一部位注射300mg/kg的D-半乳糖,每天不间断注射,持续7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分别对各给药组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给予大豆皂苷水溶液50mg/kg、1 00mg/kg和维生素E5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小鼠断颈处死后立即取大肠和小肠,检测大、小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豆皂苷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O和iNOS的调节有关.

    作者:宋朱英;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外敷中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护理.探讨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用自制的中药膏外敷,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方法、疗效、作用原理和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50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用自制的中药膏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硬肿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复温、喂养、供给足够热量、补液、纠酸、控制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敷中药与硬肿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在产科急救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制订完善的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持续改进.结果:经过数次演练,护士能有效地掌握并执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提高了护士急救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协调了医护医患关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急救演练是有效地提高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1]产科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中配合.方法:回顾我院于2014年8 月-2016年8月进行的87台妇科腹腔镜手术,探讨术中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6d出院,平均出院时间为(5.04±0.12) d.结论:保证手术成功需要医生精湛专业技能以及完整的设备,也需要医护默契的配合.

    作者:冉晴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卒中患者排便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排便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排便积分降低,观察组排便积分为(1.91±0.57)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9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通畅率为87.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脑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排便障碍显著改善.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制环节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并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配制环节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对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过程当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总结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将药物的配制严格落实到各个环节,不断的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配制的方法.结果:强化对静脉配置中心配置人员的培训,严格的落实配置过程当中的操作规程,保证药物配制的质量,需要确保PIVAS的顺利运行,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临床的需求.结论:对静脉配置中心的药物的配制措施进行完善,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张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拔罐佐治慢性咳嗽气虚痰咳型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中医拔罐佐治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经胸片、病史、临床症状诊断为慢性咳嗽的患儿60例,应用中医拔罐30例.观察组30例,进行症状缓解等疗效方面的比较.结果: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7%,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以上症状改善的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中医拔罐是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方法,应用中医拔罐的观察组,其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安全性好,更具可行性.

    作者:贾春霞;王萍;张爱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地红加味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理论初探

    地龙是蚯蚓的雅称,因用其撤上蜂糖溶化为水液治好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缠腰火丹”病和哮喘病而得名[1].近年来对地龙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在临床应用以地龙为主药的地红加味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理论基础充分,现总结如下:1 脑梗死的中医发病机理脑梗死中医属“中风”范畴,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作者:李兴岭;张海彬;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儿科位 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4例.结果:6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214例(35.43%),其中男女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87%、36.2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也逐渐上升,学龄儿童组抗体阳性率高(64.28%),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年龄性流行特点,男女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菅寅生;刘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采用全程护理方法,分析统计救活效果.结果:在60例患者中,给予积极有效的全程护理措施后,救活成功率为96.7%,并发症率3.3%,护理满意率讨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