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研究

何小芬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心理,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心理情况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优良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有积极影响,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认真制定了相应的整体护理计划,按护理程序认真实施并总结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全部6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氮平衡、促进切口愈合、减少胃肠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肠道功能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了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采用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后对其肠道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匡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微课制作技巧探究

    依据临床医学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大纲,本文主要从临床微课的选题、设计、准备、排摄、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于临床微课制作的一些技巧和经验。

    作者:王楠;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肺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给予肺脓肿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肺脓肿患者70例,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4.28%、患者满意度为97.14%,而对照组依次为71.43%、62.86%,组间数据依次对比分析,P 均<0.05,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给予肺脓肿患者综合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或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普遍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霞;任少伟;任雪静;张换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地班”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的探析

    校企合作是我国改革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点方向。本文以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现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借鉴,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契机,创建“基地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管理制度、培养措施、校企联系等方面都进行研究,并对培养成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认知等有明显提升作用,同时可有效深化校企合作意识,分清合作权责,完善管理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可继续探索的改革模式。

    作者:徐芳辉;丁宇翔;王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改进的研究

    随着整体化护理的开展和洁净手术室环境的需要,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尝试手术室与供应室进行一体化管理。但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之间进行器械交接时容易出现各类问题,本文就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中,手术器械交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器械交接环节进行改进,如制作手术器械图谱,重新修订器械交接单,设置专职联络员定期沟通交流等,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廖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将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采用开腹式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 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理想的治愈效果,但采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等显著优点,具有极高的手术价值。

    作者:张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论述,大限度上减少孕妇流产与早产发生率。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前后护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这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前后护理情况的观察,12例孕妇没有1例发生流产、早产及其他病发症现象。结论:通过对1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病情的严密观察,消除患者心理不良影响,对患者开展专业护理与基础护理等有效措施。可以确保患者身体恢复状况良好。

    作者:应航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鼻咽癌采用强放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鼻咽癌采用强放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5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头颈肩面膜固定、 CT 扫描定位,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并将治疗计划传输到直线加速器实施调强放疗。结果:随访6~25(中位时间12)个月,1、2 a 生存率为100%和98%,总体局控率为96%。调强放疗口干反应多为1、2级,皮肤反应多为1级,咽部和口腔黏膜反应多为2级。结论:调强放疗能使鼻咽癌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周围正常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朝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杜绝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的护理工作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41例安全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解决方案,制定严谨的护理工作流程。结果:2016年2月以来,通过建立杜绝安全隐患的护理工作流程和措施,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了低限度,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结论:对住院患者的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护理规范流程,开展人性化护理,是预防眼科住院病人安全问题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顺朵;徐明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2例)和实验组(45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89% vs.28.57%],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的积极抢救治疗,治愈30例,好转8例,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有效的内科护理在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患儿预后的保障。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9例为研究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及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了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姚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继发骨转移的重要药物。早期实验研究显示出双膦酸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存在冲突,随着几个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完成,明确了双膦酸盐,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郧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谈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比如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细菌的治疗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准确性以及疗效都要更高。所以通过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药理药性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这些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伴随着当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让很多护理人员对于不同药物的药性以及药理特点都无法进行充分的认识,这样便导致了一些药物的滥用。本文选取了抗菌类药物中为常见的阿莫西林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针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其药理和药性的了解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分析,以规范在临床上对于抗菌类西药的使用。

    作者:郑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ICC置管的维护

    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正确维护和护理,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及降低置管并发症极为重要。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清肠化浊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清肠化浊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5例研究组35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清肠化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美沙拉嗪治疗。比较(1)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前结肠镜下黏膜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下黏膜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清肠化浊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对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丁小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于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对照组采取随机口头与书面健康教育资料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通过责任护士在对患者心理、文化程度情况收集的基础上,对其健康做出全方位评估,并采取一对一宣讲、书面指导等方式开展健康护理。并对患者讲解照射野皮肤护理、阴道冲洗等放化疗反应预防等各方面知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放化疗时,其发生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在放化疗时,产生的副反应明显降低,并对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率做到明显提升,从而有利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开展。

    作者:韦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同服致INR异常升高的药学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例服用华法林的肺栓塞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情况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给出药学意见,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对患者治疗过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协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韩晶晶;张雪晓;张建东;张永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胃肠外科患者管道护理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索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在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降低意外脱管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还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加以研究和应用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