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市玄武区2008-2012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特征分析

王克芳

关键词:肺结核, 全球基金, 预防和控制
摘要:目的:发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的不同特征,为如何更好地开展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0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实施中登记的玄武区现住址的流动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分析两者的不同特征。结果:流动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为青壮年,职业主要是民工。常住人口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在两种人口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职业为不详和其它的构成比分别是57.9%和46.4%。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加强了我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为更好地开展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护理干预的使用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跌倒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侯晓连;薛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招生复试改革的探索

    目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教育,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关键是要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以考核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为主旨的招生复试的改革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复试的新模式。结论:以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复试招生改革可以选拔出优秀生源,为后期临床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夏玲玲;马頔;习雯雯;姜艳;胡蓉;李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与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53例普通黄疸及35例HIE合并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分析HIE与普通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并对HIE分度与胆红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E较普通新生儿更易发生黄疸(83.33%),尤以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χ2=8.239,P 0.01);HIE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高于对照组(P 0.01);HIE组黄疸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 0.01);HIE分度与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21,0.803,0.762;均P<0.05);HIE组患儿经综合治疗1~2.5周,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HIE密切相关,加强HIE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尽早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尽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梅春蕾;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临床带教探讨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段,也是培养他们实际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护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增强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名优秀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产妇产褥期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共计134例作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两组。67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67例接受整体护理,设研究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发生会阴切口感染、乳腺炎和产褥感染的几率较低,满意度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产褥期实施整体护理,护理效果好,不易发生切口感染、乳腺炎等,康复迅速,产妇极为满意,应推广。

    作者:郝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充分强化职业风险意识及个人防护技能。方法:了解去污区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程度和实施个人防护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器械污染物品的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对粉尘、气溶胶、高压水枪、气枪的微生物分子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认识偏低。结论:加强职业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从而能够降低职业方面的危害现象发生。

    作者:解瑞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济南市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提高院前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医患矛盾。方法:根据院前急救特点及纸质病历要求,结合网络系统升级,设计建立及应用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结果: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近两年,录入病历16万余条,满足了急救管理和质量控制、科研数据储存、实时数据汇总等需求。结论:电子病历的实施改变了院前管理松散的现况,增强了医疗质控力度,规范了院前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在非文字与文字信息的整合、疾病病种模块的设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任爱凤;宋成珍;杨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结合Ramsay评分调整镇静深度在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结合Ramsay评分调整镇静深度在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患者30例,A组实施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实施Ramsay评分,C组实施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联合Ramsay评分,观察三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均优于A组以及B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实施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联合Ramsay评分调整镇静深度,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莉;肖佩华;姚小芳;李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美两国药品监管体系比较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全世界大以及早对食品药品进行系统性科学监管的机构之一。FDA近百年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现在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其合理的机构设置,成熟的运作体系及科学的监管理念。FDA的管理经验是值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学习及借鉴的方向。

    作者:万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螺旋CT机故障维修探讨

    根据医院内部各项诊断的数据和资料来看,螺旋CT机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之一,螺旋CT机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螺旋CT机在使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只有针对螺旋CT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措施和建议,提高螺旋CT机使用的性能。

    作者:赵允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继发骨转移的重要药物。早期实验研究显示出双膦酸盐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存在冲突,随着几个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完成,明确了双膦酸盐,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郧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如何在社区医疗中开展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知识及健康需求,开展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深入基层,了解居民的需求,对于社区护理工作来说,社区健康教育是我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已成为社区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医疗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对社区开展不同人群的综合性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己、家庭及社区的健康问题,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充分有效的利用卫生保健资源,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预防疾病工作,从而降低社区内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辖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美玲;王桂芝;乌兰图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近两年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242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上述患者临床表现、发病诱因、临床对应治疗措施及临床治疗效果等,对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1)脑血管疾病61例,急性中毒53例,糖尿病59例,肺栓塞29例、心肌梗死22例及其他病因18例;(2)经医护人员紧急救治202例患者完全恢复知觉,33例患者恢复知觉较为良好,总临床有效率为97.11%;(3)有7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此次实验中脑血管疾病致3人死亡,死亡率为4.92%,急性中毒致2人死亡,死亡率为3.77%,糖尿病致2人死亡,死亡率为3.39%。其中脑血管疾病致死率高。结论:致使患者昏迷诱因复杂多变,医护人员需根据其临床病症及身体检查结果尽早对其确诊,并根据确诊结果实施对应救治措施,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减少临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长,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元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与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气管异物患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38例气管异物患儿,根据患儿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治疗措施,实施全过程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没有出现术后喉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时做好常规检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治疗措施以及全过程护理,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开展护理人员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通过开展护理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更好地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标准统一(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首先由以科为单位组织技术操作训练,对护师以上人员(包括护士长)进行各项操作考试,从中选出8名示教老师,协助示教及考试。经过考核从各科室选拔出技术操作优秀选手,于5月份组织技术操作比武。结论:开展护理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使护士岗位技能和沟通技巧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柳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重症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重症平喘方治疗的效果以及现代药理学评价。方法:选取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重症平喘方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评价,并与其余30例行基础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指标的对比统计。结果:行重症平喘方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其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对比显著优于行基础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在本文中将重症平喘方有效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丰富中医学知识,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志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研讨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的管理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采用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2%和76%,两组总满意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门诊的静脉输液护理两种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总满意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莉;臧娟;常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在糖尿病(DM)患者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70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正确应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能使糖尿病患者能主动地配合,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率。结论:健康教育与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郭慧娟;于豪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14-2015年度秦皇岛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秦皇岛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秦皇岛地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收到的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调查、整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秦皇岛地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中成药,各种剂型在常规剂量范围内使用时均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包括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应注意品种的选择、使用时间、中药注射剂应用时间隔液的应用等,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侯瑞蕊;邵玉锋;杨云峰;赵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选用不同方剂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中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离子导入、辨证施护治疗肾虚血瘀型、风寒痹阻型、湿热阻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可较好地控制症状。结论: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医护并重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桂花;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