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郑颖;王彤彤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儿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患儿,均予以FeNO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分析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有57例,阴性者有43例,阳性者FEV1水平(58.63±10.27)%低于阴性者(68.54±15.23)%,阳性者FeNO水平(53.68±11.34)ppb高于阴性者(31.36±9.20)ppb,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呈正相关(r=0.643,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咳嗽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中为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对于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磊;张静;李佳;孙云;王大卫;张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4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外49例加用他汀治疗(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脂代谢(TC、LDL-C、HDL-C、TG)情况,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部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处直径(Dmax)、对侧斑块薄处直径(Dmin)、斑块面积(PA)及管腔面积(LA)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C、LDL-C、TG指标下降比对照组明显,HDL-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IMT、PA、PA/LA及E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他汀治疗冠心病,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还具有调节血脂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临床可积极推广。
作者:陈敬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与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53例普通黄疸及35例HIE合并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分析HIE与普通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并对HIE分度与胆红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E较普通新生儿更易发生黄疸(83.33%),尤以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χ2=8.239,P 0.01);HIE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高于对照组(P 0.01);HIE组黄疸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 0.01);HIE分度与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21,0.803,0.762;均P<0.05);HIE组患儿经综合治疗1~2.5周,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HIE密切相关,加强HIE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尽早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尽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梅春蕾;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实施阶段性医生指导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观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5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3例。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医师指导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指导方式。研究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对产妇的住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满意度为98.85%,对照组产妇住院满意度为94.25%,观察组产妇住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观察组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母乳喂养率,(p<0.05),研究中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实施阶段性医师的临床指导对产妇的分娩情况和产后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使初产妇了解整个分娩过程还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以及提高新生儿的护理保健知识,缓解产妇焦虑紧张的情绪,享受整个分娩和转变为母亲角色的过程。
作者:万常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阳气的“清静”,在《黄帝内经》中有深刻的体现,这种“清静”是对自然界中阳气正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笔者主要以《内经》理论为依托,结合道家的清静养生观,从自然界的阳气活动的规律;人体自身阳气的运行;以及阳气自身的特性等方面,来阐述阳气的清静之用。
作者:于小菊;张林娟;周发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并发症状性癫痫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8例并发症状性癫痫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展开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诗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Meta进行分析。方法:以文献检索:1230例Ⅳ期 DN 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56d,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h 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终末期方面,中药灌肠组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IV 期 DN 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临床应用价值高,成本低。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93%,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疗效显著,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减少感染发生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谷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前卫生和计生部门的合并使得十五年前的基层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体制的双重改革,需要落实到现在卫计部门主体身上,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本文重点分析了此次两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改革误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体制改革的再思考。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七氟烷对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ip)、七氟烷1 ml·kg-1、2 ml·kg-1剂量组分别用避暗法步入潜伏期及错误次数,以及Y迷宫法10次测试中一次性正确次数作为评估小鼠学习记忆成绩的指标。结果:避暗实验麻醉后10min与NS比较,Sev1、Sev2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Sev1比较Sev2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麻醉后1d与NS比较,Sev1、Sev2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Sev1比较,Sev2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麻醉后2d与NS比较,Sev1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Sev1比较,Sev2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Y迷宫实验麻醉后10min与NS比较,Sev1、Sev2组成绩增长P<0.05,麻醉后1d与NS比较,Sev1组成绩增长P<0.05,麻醉后2d与NS、Sev1比较,Sev2组成绩增长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七氟烷对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有影响。
作者:李妍;朱慧杰;唐盼盼;王东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1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资料。从溶栓前、中、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言语、肢体功能、生命体征、药物反应。结果:在13例患者中,有9例血管再通良好,3例血管部分再通,1例因慢阻肺,心功能差,溶栓后6小时,血管再通无效,自动放弃治疗。
作者:朱丽芬;熊潮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索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疑似子宫腺肌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分析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诊断正确率、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00%,诊断正确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误诊率为10.00%,而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子宫形态饱满,呈球形状,可见偏强回声区或中等偏低回声区。结论: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苏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知识及健康需求,开展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深入基层,了解居民的需求,对于社区护理工作来说,社区健康教育是我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已成为社区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医疗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对社区开展不同人群的综合性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己、家庭及社区的健康问题,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充分有效的利用卫生保健资源,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预防疾病工作,从而降低社区内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辖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美玲;王桂芝;乌兰图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RR)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量、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苗雪松;吕明阳;王建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总结1例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治疗及护理均较复杂,处理不当危及生命。要做好病情观察,胸腔置管、纵膈引流管及鼻肠管的护理等方面。本文旨在总结成功经验,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丽;李冉;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开展护理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更好地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提高护理技能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标准统一(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首先由以科为单位组织技术操作训练,对护师以上人员(包括护士长)进行各项操作考试,从中选出8名示教老师,协助示教及考试。经过考核从各科室选拔出技术操作优秀选手,于5月份组织技术操作比武。结论:开展护理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使护士岗位技能和沟通技巧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柳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利用消化内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中2015年0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利用消化内科对症治疗、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参与实验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好转,同时治愈的有31例(49.20%),有效23例(36.50%),无效9例(14.28%),总有效率为85.71%。另外患者的白蛋白以、血淀粉酶以及乳酸脱氢酶均得到改善,并且 P<0.05,呈现出临床不均衡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消化内科治疗后,63例患者均成功治愈,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其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栾贵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提高病房管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云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