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花;范金环;马宁;陈曦;高平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例服用华法林的肺栓塞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情况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给出药学意见,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对患者治疗过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协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韩晶晶;张雪晓;张建东;张永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清肠化浊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5例研究组35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清肠化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美沙拉嗪治疗。比较(1)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前结肠镜下黏膜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结肠镜下黏膜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清肠化浊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对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丁小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龟仙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0、200、400 mg/kg的龟仙茶提取液20 d,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BUN)、肝糖原等指标。结果:龟仙茶提取物能较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血清BUN浓度,提高肝、肌糖元储备量,增强清除乳酸能力。结论:龟仙茶具有较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刘杰;邱瑞霞;单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对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虚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胀饮加穴位按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胀饮加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脾虚型腹胀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急诊实习护理人员80名开展回顾性分析,将80名护理实习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40人,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研究组接受临床路径教学法,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带教效果,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实习人员的理论成绩、急救应急能力以及技能操作成绩等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促进急诊带教质量,使实习人员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急救知识和临床技能,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韦荣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总结1例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皮肌炎合并食管纵膈瘘病人治疗及护理均较复杂,处理不当危及生命。要做好病情观察,胸腔置管、纵膈引流管及鼻肠管的护理等方面。本文旨在总结成功经验,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丽;李冉;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与阿维A治疗头部牛皮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头部牛皮癣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维A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92.5%,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的PASI下降百分比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头部牛皮癣患者实施甲氨喋呤治疗在效果上好于阿维A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其PASI评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媛媛;刘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72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44%,,并且实验组吸痰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咳嗽、气促,痰多等不良症状,帮助患儿早日回归家庭,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左良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与评价阶梯式管理在实习护士护理培训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入院的436位实习护士为研究主体。2014年度者为A组178例,2015年度者为B组258例。B组进行阶梯式管理培训考核,A组进行传统方式的培训考核。对比两组的技术操作考试成绩与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考试优秀率为53.49%,明显高于A组的优秀率40.45%,两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8.06%, A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1.0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管理培训考核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增强其服务意识、医德修养与综合素质。同时,该种培训方法能够加强护患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实习护士的交流能力、判断能力等,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普遍应用。
作者:薛永丽;田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实施城市医生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具体体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用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城乡口支援工作,是“知与行”在具体工作中的统一。本文用具体工作实例阐述了求真务实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前提。
作者:林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合理的膳食营养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不仅降低透析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改善透析效果,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秀芳;刘永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布情况,改进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5年1-12月的门急诊处方161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12月的处方不合格率为1.42%,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不规范处方(22.39%)和不适宜处方(75.62%),超常处方(1.99%)。不合理原因主要是诊断不明确或书写不规范,修改未签名、用药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现象,可通过对医务人员定期合理用药培训,借助信息系统设置预警改进处方质量。
作者:谭婕;李根;王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单号日期入院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双号日期入院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肺活量比量(FEV1%)及FEV1/FVC值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分泌减少、便秘、心率增加、心悸等轻微不良反应,均配合完成研究。结论:临床应用噻托溴胺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且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吉;韩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采用一步法与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差异性,总结各方法的优越性,旨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住院患者。穿刺肝内胆管内径≥5mm,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自主选择一步或二步穿刺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及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分别为51例、45例(其中有一步法失败12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操作时间、难易程度,统计各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差异性。结果:采用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的51例患者(共56支),置管成功39例(共43支),置管失败12例(共13支),成功率约76.79%(43/56)。采用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45例患者(合计共49支),置管成功44例(共48支),置管失败1例(共1支),成功率约97.96%(48/49)。两种穿刺方法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二步法比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更高,其中一步法操作较二步法简单,但适用于肝内胆管内径较宽的患者,二步法更适于广泛应用。
作者:陶山;蒋玲;高艳;吴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在中国大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培养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培养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在护理教育中建设老年护理专业,本文旨在分析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的现状,通过学习和借鉴老年护理经验丰富地区并结合中国大陆国情,探索中国大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的建设方法。
作者:汪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溶血症(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86例在我院确诊治疗的HDN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实验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结果:经过72h的治疗后,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光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HDN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哈斯塔娜;王红云;安艳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索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疑似子宫腺肌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分析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诊断正确率、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00%,诊断正确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误诊率为10.00%,而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子宫形态饱满,呈球形状,可见偏强回声区或中等偏低回声区。结论: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苏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93%,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疗效显著,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减少感染发生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膳食指导、营养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将孕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妊娠期间接受营养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妊娠期间接受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孕妇实施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析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56例,实施术后并发症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析护理措施对改善并发症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并发症加重2例,其余54例患者病情均在接受护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对肝癌患者给予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缓解患者痛苦,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护效果,延长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