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针灸、理疗和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

黄建辉;郝佳玉

关键词:针灸, 慢性盆腔炎, 中药保留灌肠, 理疗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针灸、理疗联合保留灌肠方式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照,随机将其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理疗及中药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00%,对照组为2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的方式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早期改善肠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口服厚朴排气合剂;对照组给予等量温水。疗程24h。结果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万里;薛彦生;马志;徐青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降之联合力平之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舒降之联合力平之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在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血脂异常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舒降之联合力平之)组和舒降之组,每组68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 TG 下降、HDL -C 升高较舒降之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下降与舒降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舒降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和舒降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错峰联合用药治疗血脂异常可有效调脂,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梁艳薇;鲁剑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舒适细节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舒适细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添加舒适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间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细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当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延缓了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进程,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中职生内科护理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在生源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师资力量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只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其职业竞争力。文章立足于内科护理专业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5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解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护理

    目的:了解髌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和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昌宁县中医医院为例,对30例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痊愈出院29例,手术治愈成功率达96.67%。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可提高髌骨骨折术后治愈率和有效控制并发症,对促进康复作用明显。

    作者:沈桂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鉴别作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螺旋 CT灌注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CT检出甲状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7例,确诊率达(95.56%),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 <0.05);通过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病变 CT 灌注参数对比可知,良恶性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灌注达峰时间(TTP)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兴武;匡荣岩;马岩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结果

    目的:研究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110例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抽取同等剂量的静脉血液,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110例群众随机分为研究组( n=55例)以及对照组( n=55例)两个小组,对照组成员的血液采取普通的真空试管进行放置,研究组成员的试管中则添加肝素钠抗凝血浆,对两组成员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测得知,研究组群众与对照组群众在钾、钠元素以及葡萄糖3种指标上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镁、氯、钙元素以及尿素氮、肌酐5中指标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显著,该检测方式方便快捷且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其临床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检验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郭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5年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类型中前三位分别为乙脑疫苗、麻疹及百白破疫苗,占比分别为28.8%(15/52)、23.1%(12/52)及17.3%(9/52),发生不良反应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患儿体质、药物影响及接种时间,占比分别为32.7%(17/52)、26.9%(14/52)及21.5%(11/52)。不良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P<0.05)。在12-24h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明确高于其他时间段患儿比例(P<0.05)。结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及疫苗类型,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儿童安全。

    作者:董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在临床小儿区域的麻醉操作中使用芬太尼与氯胺酮的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进入本院并接受术前麻醉的94例患儿。将以上患儿分作对照、研究两组,各47例,对照组向本组患儿施行氯胺酮单药麻醉,研究组向本组患儿施行芬太尼、氯胺酮双药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成效。结果经分析,研究组47例患儿中,SBP、SpO2、HR、RR、DBP等各指标变化情况都优越于对照组的47例患儿,即研究组的生命体征状态更为稳定,组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55.17±9.97)mg/kg,芬太尼的平均值是(20.38±8.74)μ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10.39±5.17)min;对照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168.46±31.17)m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33.74±9.49)min。两组比较,所得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芬太尼+氯胺酮共同运用于小儿临床区域麻醉当中,可将患儿生命指标的变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且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少,患儿能在较短时间得以苏醒,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国华;陈中洪;顾增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对12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围手术期通过分析制定个体护理计划,施行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23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及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人的心理焦虑,减轻术后的疼痛,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秀霞;秦冶娟;刘芳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会诊应用在消化内科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会诊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自愿接受本研究的消化内科患者200例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处理,而研究组则加用护理会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与护理差错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更高,而护理差错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会诊,不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同时可提高满意率,减少差错事件,值得借鉴。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6-24个月后,患者Lysholm 评分平均为(93.5±3.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2.5±3.8)分,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1.67%。结论应用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进行治疗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得到更快恢复。

    作者:肖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撤除呼吸机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撤除呼吸机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3年5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5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按撤机状况分为A、B、C三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明确此次治疗方案,并签字确认),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撤机,B组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3-4分时撤机,C组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比较三组患者撤机状况和 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等等。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和总撤机成功率,C组和A、B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状况,B、C两组明显优于A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3-4分时撤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情况下,可降低 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申玲君;张海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牙周炎与PLBW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的关系。方法以150例孕产妇为对象,分为早产低体重组(PLBW 组)及健康新生儿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组),测定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 TNF-a)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牙周炎与 PLBW之间的关系。结果 PLBW 组中 TNF -a水平高于 NBW 组( p<0.01)。结论牙周炎与PLBW 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作者:徐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29例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在预防压疮上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9例进行康复治疗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29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发生压疮率为零。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彻底杜绝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身芳;王身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一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调查处置报告

    目的:评价镇江市丹徒区的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流调和处置。方法对此例病毒携带者进行个案调查、粪便样本采集送检、测定免疫功能。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采集送检、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调查、OPV查漏补种以及医疗机构和社区 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该病例检出III型VDPV 和脊髓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当地儿童OPV接种率较高,未检出阳性病毒。结论本次疫情造成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解琴;王涛;张春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动态心电图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结果首先,我们需要运用多导睡眠仪来对患者进行整夜的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其中,要求实际的检查时间必须要与PSG保持同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筛查SAS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6.2%,患者的误诊率为12.8%,患者的漏诊率为9.0%,总的符合率为90.6%,Youden指数为78.2%。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SAS筛查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对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评估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的对照组和60例的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相比之下,显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在尿蛋白量减少方面,显然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的治疗方面,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出现感染患者11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病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染药敏试验,分析感染因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下呼吸道是心内科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合并症、抗菌药物预防和侵入性操作均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症状的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应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感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陶超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