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华;陈中洪;顾增浪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90,予以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90,予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BI、Fegl-Mev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推广。
作者:郭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垂体后叶素被广泛的应用于呼吸内科大咯血的治疗,被誉为“内科止血钳”。其是由猪、羊、牛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经脱水、干燥、研细制成,有效成分为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素为平滑肌收缩药,能收缩肺血管、内脏血管,对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作用尤为显著,从而可以降低肺动脉、门静脉压力,使血小板聚集,达到止血的作用。
作者:苏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观察该38例肝癌患者,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通过对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的成像,提供关于组织微观空间组成变化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交换的功能状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小肝癌位于肝硬化背景上,硬化再生结节中水分子的扩散度是该结节是否恶性变的一个标志。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扩散加权成像( DWI)对小肝癌的诊断效果比较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1.2%和82.9%,优于常规磁共振的形态学成像检查的67.6%和61%。在肝癌患者的应用中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欣贺;杨红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脂与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约日古丽·居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血液灌流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院进行急诊抢救的重症药物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抢救方式的不同,将接受常规内科抢救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血液灌流加血液净化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5%,对照组治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65%,对照组死亡率为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中采取急诊血液灌流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脊柱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实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袁长云;杜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重点。通过制定计划、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课程小报告、随堂测试及自我评定计划执行情况等方式,通过成绩比较发现,巧妙的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技巧,可有效提高了医学生的考试分数,通过问卷调查确认促进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刘佳;贺气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应用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引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的118例孕妇放入水囊至取出水囊后,宫颈成熟度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升高,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结论水囊联合人工破膜加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简单、安全,能大力减少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慢性腰背痛人群护理干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综述,提出针对本病预治健康教育是基本的护理干预形式、运动保健干预、心理指导干预以及家庭访视等多种护理干预形式正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尚存在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少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这也预示社区护理干预的发展方向。
作者:丁爽;刘玉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预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取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效率,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术后行激素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48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配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赵梅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膳食管理质量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医院膳食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少泽;许庆梅;方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证患者26例的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单味花椒口服治疗,并观察中药治疗效果。结果连续服用一个月花椒,大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症状全部消失。其中显效治愈患者13例,占50%;有效治愈患者10例,占38.46%;无效治愈患者3例,占11.54%。总有效23例,占88.46%。结论采用单味花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性晕厥的病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7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详细检查,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晕厥引起的意外伤害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心源性晕厥占43.42%;反射性晕厥占42.11%;脑源性晕厥占10.53%;低血糖性晕厥占1.32%;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晕占2.62%。晕厥致意外伤害率19.74%。经1年回访晕厥复发率14.47%;死亡率11.84%。结论老年性晕厥的病发因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晕厥,其次是反射性晕厥,易造成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具有较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预后较差,临床需及时对老年晕厥患者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及早确诊,及早给予治疗,才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该患者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多月并出现下腹疼痛1周于2015年5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查体: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味,无异常分泌物,粘膜无充血,宫颈质硬、脆、触诊时极易出血,遂活检6块组织送病理。
作者:成兰云;杨峰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得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取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为77.9±6.9mmHg,心率102.7±16.3次/分,氧分压99.2±2.5%,二氧化碳分压39.1±5.4mmHg,对照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为61.9±2.4mmHg,心率123.5±36.5次/分,氧分压93.2±1.2%,二氧化碳分压35.1±4.45mmHg,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优与对照组 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为术后6.1±0.2分,苏醒时间为术后10.3±1.4分,苏醒评分6.4±1.9分,对照组的拔管时间为术后12.5±3.2分,苏醒时间为术后13.6±2.4分,苏醒评分4.3±2.1分,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术中麻醉效果好,指标稳定,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苏醒评分高,可在临床中优先选择。
作者:王东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而且疾病进展十分迅速,患者若未经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永久性丧失听力。中医在我国应用几千年,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中药、针灸等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简单述评了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夏晶晶;马华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比较护理查对制度完善前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认真落实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可有效避免透析治疗过程中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吴托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8天的治疗,两组饮水试验评定及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讨论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作者:张胜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