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

宋志斌

关键词:急性, 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0.7%(P<0.05);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治疗效果提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小儿喘憋性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6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试验对象,且所有患儿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氧气驱动雾化护理联合的护理模式用于观察组的30例患者.比较治疗结果有何不同之处.结果 比较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以90%的优质高于对照组的70%,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法对憋喘性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具有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非常适合在日后的有关护理中加以参考和借鉴.

    作者:龚长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致大咯血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各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护理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护理组为2.27%,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上,护理组则明显(84.1±5.9)低于护理组(96.7±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大咯血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3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护理非常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不仅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状况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凤平;朱玉娟;邹太玉;项盼盼;侯贝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实施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实施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57例未实施神经内科护士分层进阶管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79例已实施神经内科护士分层进阶管理病患划为研究组;研究两组管理价值.结果 外在的满意度研究组是(96.32±2.46)分比对照组(70.16±3.23)分高(P<0.05);病区管理研究组是(94.26±3.14)分,相对对照组(72.16±2.51)分高(P<0.05).结论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实施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价值高,护理管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临床中研究中分析儿童脑性瘫痪康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自医院门诊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随机抽调78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康复,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现代康复+家庭康复,对比不同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脑性瘫痪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用于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脏CT对心脏肿块的诊断的研究进展

    心脏肿块临床上较为少见,心脏肿块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包块分为良性和恶性.在心脏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肿瘤比原发性恶性肿瘤更为常见.心脏包块可以通过一系列心脏影像学检查诊断,虽然心脏超声仍为心脏疾病诊断的首选技术,但随着CT技术的进步,随着其快速采集图像技术和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心脏CT越来越多的用于心脏包块的诊断,特别是在不能使用其他成像技术或存在禁忌症时,心脏CT的对这些病人的诊断价值尤为重要.现根据心脏肿块的CT特点,探讨心脏CT在心脏包块中的诊断进展.

    作者:赵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现代食品的安全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国家卫生组织部高度重视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污染问题,并提高微生物检测判定食品安全的标准,从而对现代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做出正确评价.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对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其次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对现代食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食品卫生的安全性.

    作者:牙伟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食管癌鼻饲管营养支持下放化疗的疗效观察和耐受性分析

    目的 观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期间,鼻饲管营养支持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患者分两组,鼻饲管营养支持治疗组21例,放疗定位前插鼻饲管,放疗期间营养支持,放疗结束1月拔除鼻饲管;常规治疗组21例,放疗期间经口进食流食.放疗结束1月做影像学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鼻饲管营养支持治疗组和完成常规治疗组患者肿瘤病灶评价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治疗完成率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食管癌定位前鼻饲管营养支持到放疗结束后1月,显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韩建军;蒋元学;邓彩旧;罗希;黄福喜;胡家柱;曹小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的意义

    目的 分析研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1b)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中选取46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人员46例为对照组,均测定两组人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指数,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研讨对象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研究组54.35%、15.22%比对照组0%、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把研究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阳性组(7例)和阴性组(39例),其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和阳性率均比阴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研讨对象尿微量白蛋白指数为(10.6±3.3)mg/L,其阳性率0%,和研究组中阴性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2,X2=57.2145,P=0.0000).结论 测定糖尿病肾病早期疾病者体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可从检测结果上看出患者肾功能损伤状况,为早期诊治此疾病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证据.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18 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研究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雌激素受体(ER)特异性显像剂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对乳腺癌患者原发及转移灶ER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活性可通过PET/CT有效反映.为对乳腺癌的早期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文对乳腺癌患者体内病理免疫组化与18F-F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翔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赛肤润与50%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赛肤润与50%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情况.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输液性静脉炎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50%硫酸镁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赛肤润为敷料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使用赛肤润后,红肿以及疼痛缓解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00%,观察组为93.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结论 对于输液性静脉炎病患,使用赛肤润为敷料进行治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局部疼痛以及红肿现象,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敏;戴琳峰;张洁;丁蓉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针对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与病理确认为胰腺囊性病变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测后,有4例胰腺真性囊肿,8例潴留性囊肿,20例假性囊肿(其中有10例有胆囊结石),胰腺脓肿4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导管乳头状瘤2例.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测,能更好的显示出病变的细节,误诊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9日——2017年1月18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118例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验血脂水平,观察两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健康检查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健康检查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多异常,临床进行血脂检验不仅可诊断冠心病,还具有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祁先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大理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的探讨分析

    目的 探讨大理地区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检出率情况,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到我院健康体检的1200名体检人群进行尿素呼气试验,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大理地区体检人群HP的感染检出率为29.50%,男性感染检出率为30.51%,女性感染检出率为28.25%,20-29岁年龄段感染率低为24.27%,50-59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为37.79%.结论 开展HP筛查对健康体检人群有必要的,有助于H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苏家安;朱星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尼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别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及联合尼可地尔+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负荷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正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就诊的轻症手足口患儿200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2次/天,观察期为一周.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9.0%)高于对照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皮疹萎缩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于促进手足口病患儿体温恢复及疱疹愈合方面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解细燕;占桂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将西药房开的1600张处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未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800张处方药作为对照组,而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完善了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800张处方药作为研究组,进而对两组工作效率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 两组药方经过比较后发现,研究组的取药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时间,并且研究组的账目符合率98.6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并且研究组的给药差错率0.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给药差错率2.25%,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药房做好了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方面的工作之后,其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药品发放错误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拥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彬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的康复训练

    目的 探究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的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 2016-01月至2017-0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行腰椎后路术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未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应用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的康复训练模式,观察并分析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再发下背痛的情况以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应用常规指导与康复训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出现腰痛、大小便障碍、肛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指导并发症发生率为15.39%,且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训练的优良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7.57%,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后路术后应用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了疼痛,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范春娜;常馨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对比.方法 选取300例入伍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末梢血、静脉血及动脉血,观察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与动脉血血常规差异.结果 静脉采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与动脉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血上述指标均高于末梢血(P<0.05);静脉血、动脉血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MC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血RBC、MCV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动脉血(P<0.05);三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脉血采血方式血常规指标与末梢血检测更加准确,因此临床应尽量采取静脉血采血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龙支勇;刘恩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被认为是一种局限性角膜缘缺陷症,是眼科常见病,该病既影响美观,又损害视力.用药物、冷冻、超声波及激光等保守疗法,却很难有效控制其复发.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采用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间断缝合结膜植片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此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价廉,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术式.

    作者:张小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