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波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mal cel lung cancer,SCLC)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在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57例健康人血清中NSE、CEA、CA125、CA199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一疗程后血清中NSE、CEA、CA125、CA199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NSE(P<0.001)、CA125(P<0.001)、CEA(P<0.001)、CA199(P<0.05)水平出现显著升高;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NSE(P<0.001)、CA125(P<0.05)水平出现显著下降.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可以用于反映化疗效果.
作者:汪汀;田新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促进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苦碟子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思考并结合文献检索,对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抱茎苦荬菜不完全等同,临床应辩证使用,并注意用法用量的合理性,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赵颖;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和防护对策.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抽取共4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同样高于对照组.结论 医院必须要大力实施风险管理,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准则,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大程度避免护理事件的发生.
作者:董智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讨论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时采用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的具体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就诊妊娠期糖尿病病人90例,通过抽签将其评分为两组,每组45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方案;2组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方案.对比两组病人用餐前后血糖含量、不良妊娠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用餐后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妊娠率分别为8.88%和24.4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56%和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明显降低病人餐后血糖含量,减少了不良妊娠率,病人反映较好,值得各大医院推行实施.
作者:彭英;邱桂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讨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对心率变异性与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两组均按常规标准进行用药,在此基础上,给予Ⅰ组口服美托洛尔,给予Ⅱ组口服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同时统计患者半年、1年的生存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检测SDNN、SDANN等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显著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的生存率统计结果为97.7%和90.9%,与Ⅰ组的90.9%和86.4%相比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同时其远期生存状况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陈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126例急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4.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因手术切口较小,更好的保持了腹部外观,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抽取52例作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抽签原则下予以分组;对照组(n=26)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n=26)则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就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是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②研究组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分别是(121.28±4.38)d、(64.12±5.31)min,相较于对照组的(148.93±3.29)d、(91.72±8.26)min均较短(均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加快愈合进程,且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调剂的规范化处理对于处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自2015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中药调剂规范化处理,在实施前后的1年,即2014——2016年收治1200例患者,分析实施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在中药调剂规范化处理后,中医药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调剂规范化处理可明显提升处方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指导判断预后.方法 根据PBC、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指南,选出临床诊断为PBC的无合并症患者60例(设为PBC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6例(设为PBC合并病组),分析肝功能、免疫学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 ①PBC合并病组患者AST、ALT水平高于P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GGT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PBC合并病组IgG水平高于PBC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腾;刘凤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妇产科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内容;研究组69例,加用环节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对照组为15.94%,(P<0.05).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周、2周后,研究组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节质量控制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中,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帮助患者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瀛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可吸收止血膜在口内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11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接受口内小手术的患者36例,术中均采用可吸收止血膜分别处理牙龈瘤,硬腭小肿物,粘液腺囊肿.其中牙龈瘤9例,腭部乳头状瘤及小涎腺囊肿10例,口内软组织切取活检手术6例,颊部下唇部粘液腺囊肿11例.结果 大多数患者术中止血效果确切,牙龈瘤,腭部小肿物术中,术后均无出血及感染.下唇部粘液腺囊肿术后出血2例.结论 可吸收止血膜应用于口内小手术,具备术中术后止血效果明确,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创口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申载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临床中研究中分析儿童脑性瘫痪康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自医院门诊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随机抽调78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康复,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现代康复+家庭康复,对比不同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脑性瘫痪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用于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讨儿科临床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儿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Ⅱ组在此条件下施行肢体语言沟通,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服务效果.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上均有显著提升,分别达到92.0%、96.0%和(94.1±8.7)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引入肢体语言沟通对患儿进行强化干预,不仅可明显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在提高家长满意度、优化科室服务质量方面也相对有效,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有直肠癌手术治疗人工肛门患者32例,为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各组16例分为常规组(常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和综合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组间各项临时数据.结果 干预后综合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后留有人工肛门患者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消极心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娇;兰慧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当归龙荟丸联合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肝火亢盛证的疗效.方法 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病例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25mg/次,3次/d;口服当归龙荟丸,6g/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肝火亢盛证症状评分、眩晕程度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火亢盛证症状(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及面红目赤)评分和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障碍量表(DH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P<0.05).结论 当归龙荟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肝火亢盛证疗效明显.
作者:杨赣军;张小强;孙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7年7月份收治住院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40例,联合氨氯地平以及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水平,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压、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更为理想,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联合氨氯地平以及贝那普利治疗,对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改善有积极意义,安全有效.
作者:姚保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本县麻疹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导致麻疹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6个月-5周岁发病率占42.31%,12岁以上占57.69%;4-6月发病率占76.92%,高于其他月份;接受麻疹免疫疫苗接种的患者占30.77%,明显低于未接受麻疹免疫接种的患者比重69.23%.结论 及时实施有效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年龄、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是影响麻疹出现的危险因素,所以必须做好适龄人群的麻疹接诊工作.
作者:李玉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应用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中心接收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中心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西药药物诊治手段,观察组采取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结果.结果 给予对应诊治处理后,观察组临床诊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应用石斛养胃汤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诊治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临床表征,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作者:孟文高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