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瀛瀛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42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患者的优质化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急性酒精中毒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促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无患者自伤事件发生,发生暴力伤害护士事件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自伤事件1例,护士遭遇暴力行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行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促醒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和护士的人身安全.
作者:朱正香;李兰香;葛乃永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如何对阑尾炎病例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手术佳时机,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239例阑尾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保守治愈出院,其余病例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6%.结论 对阑尾炎病例进行综合评估,选手术时机至关重要,可显著减少术中困难,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双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而44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结果 采用常规治疗的44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的44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建议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景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在这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年龄在5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岁,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了形成对照,避免分组不均匀而导致的护理干扰,分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现状给予相应的整体护理干预.治疗期间应消除其他干扰因素,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果并做好记录.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抑郁障碍以及焦虑现状等症状的恢复方面都有所好转,明显优于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姚显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6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4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40例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240例儿童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儿童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儿童治疗依从性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家长满意度9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用护理干预,有效提高儿童治疗的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辉;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2月——2015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炎氧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第一疗程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3个月的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BV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评估两组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浆脑力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及6min步行距离实验评分(6MWT)指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上述心功能指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洪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防治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和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医院进行诊治的颌面部受伤的120个病人,依照性别和病种不同,按比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实施个性化护理防治和普通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研究组进行具体化护理防治后,患者创伤处痊愈和口腔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个性化护理防治有利于口腔颌面受伤后创伤部位痊愈和口腔功能回到正常水平,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潘婷;王玉洁;张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效果的观察.方法 给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包括清洁病房和护理药物还有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给观察组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要比对观察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高.结论 完成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要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并且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的工作,大部分患者针对临床服务质量的评价都较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很少出现.
作者:王兢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六部标准沟通流程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学习六部标准沟通流程,采取确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应用.结果 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和谐了护患关系.结论 六部标准沟通流程应用实施,有效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密切了护患关系,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降低门诊患者的抱怨及服务投诉,值得探讨.
作者:张宏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正确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婴幼儿,共6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进行正确的儿童保健,对两组婴幼儿的发育情况与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客观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方面身体发育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且疾病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早期发育阶段,进行正确的保健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并且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作者:徐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研究消食导滞推拿法在治疗儿童伤食呕吐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所收治的患有伤食呕吐症的共50例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食导滞推拿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消食导滞推拿法能够大大的提高小儿伤食呕吐的治疗效果,且对患儿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稚薇;单晓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法 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练功法、药物疗法及封闭、针灸综合治疗.结果 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生;赵培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别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及联合尼可地尔+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负荷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正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早期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确诊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对其制定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应干预措施为单纯西药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方剂治疗.在疗程后对患者病情改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对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观察组判定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例,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24h尿白蛋白含量、尿素氮、血钾、肌酐)等进行检测,提示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24h尿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干预相对于以往单纯西药对症治疗对病情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对该病相关指标有着令人满意的积极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旭烽;刘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初步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肺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肺腺癌组织及相匹配的6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IRT1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T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70.6%(43/61),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缺失8.2%(5/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T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民族及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 SIRT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侯绍章;张婷;贺茂涛;李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应用品管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经验性转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转运基础上加用品管圈.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管理能有针对性解决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安全隐患,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郭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于2015.3月——2015.11月间我院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内住院老年患者131例,作为常规组;于2016.1月——2016.10月间我院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内住院老年患者131例,作为干预组,评价两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5例(26.72%),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例(6.87%),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风险预防评分为(72.41±1.92)分、院内安全管理评分为(76.29±1.20)分、夜间管理为(80.23±1.23)分、无菌技术为(79.08±1.23)分;而干预组患者对风险预防评分为(83.28±1.20)分、院内安全管理评分为(85.28±1.23)分、夜间管理评分为(90.51±1.00)分、无菌技术评分为(88.21±1.31)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科室于2016.1月——2016.10月间为随机抽取的医院各科室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心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