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 的效果观察

红梅

关键词:个体化对症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2月——2015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炎氧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第一疗程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3个月的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BV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6期间门诊输液室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门诊输液室采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患者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平;陈晓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ICU住院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30例)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42例).监测患者镇静前,镇静后30 min时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压(BP),观察开始镇静至停药后2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前、镇静后30 min时HR、RR及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盐酸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苏醒时间快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对呼吸影响相似,对循环影响较小,谵妄发生率低.

    作者:向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实施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效果的 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5例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44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二者总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疗效(93.2%)相较对照组(75.6%)更高(P<0.05).结论 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纳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总体疗效.

    作者:郑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僵硬

    目的 分析并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僵硬患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并且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随访6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显著优于治疗(P<0.05),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但是经过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给予膝关节僵硬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杜军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子宫肌瘤两种微创疗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诊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指证为前提根据临床不同术式将病例分为TVM组、LM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分别为50例、58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TVM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LM组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花费更少(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肌瘤残留、复发病例.结论 子宫肌瘤采用腹式、阴式两种微创法治疗均具有较好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指证酌情选择.

    作者:崔淑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服务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医院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自成体系,表征着医院这个组织形态中显要的文化特征.本文以洛阳正骨医院服务文化建设为例,介绍其在服务文化建设方面的理念和做法,提出医院服务文化建设需持续深化、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作者:陈睿;吴松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8例的 价值体会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治疗,n=38)和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独用治疗,n=38),对38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和78.95%,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成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超脉冲CO2激光应用于眼袋整复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超脉冲CO2激光在眼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眼袋整复术的276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平行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术中应用超脉冲CO2激光;对照组18例,行常规眼袋整复术.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出现下睑青紫2例,红肿1例,淤血0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9.57%,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在眼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长林;张圆圆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影响西药贮存的因素及其库存管理方法探讨

    西药的贮存管理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西药贮存及其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影响西药贮存的各种因素,据此提出了西药库存管理应采取的方法策略,注重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作者:赵雪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以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为前提,针对普外科临床教学中PLB教学法的运用,从教学优势、实际应用以及启示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为今后医学教育明确了方向.

    作者:柳益书;张清;崔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部分任务训练模型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模拟医学教育中部分任务训练模型在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临床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实践技能及理论成绩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部分任务训练模型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临床操作技能.

    作者:梅花;新春;张亚昱;朝鲁门其其格;宋丹;高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全程优质护理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初产妇患者选取38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和产后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产后疼痛感明显得到了缓解,且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好的提高了婴儿和产妇的护理质量,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王伟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 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早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效果.方法 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以4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均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患者入院后均使用PKP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在患者入院时、手术治疗结束后以及后一次随访调查中均对患者进行疼痛情况以及行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其中手术治疗结束后以及后一次随访调查中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与入院时进行比较均明显较低,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以及后一次随访调查中患者的行动障碍问题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PKP在治疗OVCF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PK属于微创手术,显著降低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应用价值较高,应当在OVCF患者的治疗中使用.

    作者:牛延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并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急诊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急诊科中应当做为首选护理方式.

    作者:李雪;牛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栓前体蛋白和D-二聚体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 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联合检测对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107例患者,分别于入院后3天、7天、14天检测患者血浆中TpP、D-D含量,以D-D≥0.5μg/mL,TpP≥6μg/mL作为阳性标准,第14天时患者行双下肢血管B超和/或深静脉造影.结果 在3天、7天、14天时,D-D阳性数均明显高于TpP阳性数(P<0.01).在TpP及D-D均阳性患者中,DVT确诊率达到36.7%,和D-D阳性组DVT阳性率14.9%或TpP阳性组DVT阳性率30.6%相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 患者TpP及D-D均阳性时,对DVT的诊断率较D-D或TpP阳性时明显增高,减少了临床对DVT的漏诊,同时提高了诊断敏感性,可作为临床初筛DVT形成的快速、高效、无创的手段.

    作者:杨胜鑫;张玮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银杏叶制剂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灌胃法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50、100、200mg/kg)的银杏叶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取肝脏计算小鼠肝脏指数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制备肝组织匀浆液测定其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 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银杏叶制剂(50、100、200mg/kg)能够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状况;降低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和肝组织MDA水平;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 银杏叶制剂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孙晓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儿科门诊自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与儿科门诊的6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目标,对所有患儿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干预,分析干预后患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医护人员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程度.结果 总结儿科呼吸道传染病,干预后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10%(20/200);医护人员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评分对比显示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针对医院儿科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干预,既可减少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又可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程度,值得儿科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姜常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近视儿童应用不同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残余调节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测量眼残余调节(RA)量,评估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及硫酸阿托品眼膏在近视儿童中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方法 60例近视儿童,年龄6-12岁,受试者点用三种药物后测量RA量,统计分析比较三种药物的调节麻痹效果.结果 复方托吡卡胺与盐酸环喷托酯及硫酸阿托品点眼后的RA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盐酸环喷托酯及硫酸阿托品点眼后的RA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12岁以下的近视儿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麻痹睫状肌及放松调节作用有限,应灵活结合其他放松调节的方法获取终的配镜处方.盐酸环喷托酯可替代阿托品对近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作者:孟欢;金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细致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细致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抑郁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根据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细致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值得推广.

    作者:何娟娟;张新宇;徐玲丽;李晓莹;陆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NAP、PCT、hs-CRP检测在局部感染及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的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局部细菌感染患者68例、脓毒血症患者106例及非感染患者40例的NAP、PCT、hs-CRP浓度水平,分析其在各感染组间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NAP阳性率、NAP阳性指数、PCT、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阳性指数、PCT、hs-CRP对鉴别局部感染与脓毒血症感染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NAP阳性指数、PCT、hs-CRP可有效地对局部感染和脓毒血症加以鉴别,且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俊丞;朱星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